為什麼運動撞傷後,你「當下沒事」,回家卻腫得像顆棒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一個在運動場上反覆上演的劇本:選手在激烈的對抗中,大腿被對手膝蓋狠狠撞了一下。當下,他可能只覺得有點痛,但仍然能夠繼續比賽,甚至沒有影響到他的表現。他告訴教練:「沒事,我可以撐。」但當比賽結束、回到家,他才赫然發現大腿已經腫脹、僵硬,疼痛感才如潮水般湧來。

這個現象,並非因為這位選手特別能忍,而是因為挫傷的「出血與腫脹」,是需要時間才會完全顯現的。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這背後的生理機制,並為運動員、教練和物理治療師提供最實用的防護指南。

raw-image

一、當腎上腺素遇上疼痛:為什麼當下感覺不到?

在激烈的運動中,人體會進入一種「戰鬥或逃跑(Fight-or-Flight)」模式。這時,大腦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Adrenaline)與多巴胺(Dopamine)。

這些激素的生理作用,就像是身體自帶的「天然止痛藥」:

  • 提高心率與血壓:讓血液與氧氣更快地流向肌肉,幫助身體應對高強度運動。
  • 抑制疼痛感:腎上腺素會暫時關閉痛覺訊號,讓你在危險或緊急情況下,能夠忽略身體的不適,專注於眼前的挑戰。

這就是為什麼在比賽的當下,即使肌肉組織已經受到損傷,你卻能繼續運動。你的身體暫時欺騙了你,讓你相信一切都好。然而,一旦比賽結束、腎上腺素濃度開始消退,身體的「警報系統」就會重新啟動,那些被壓抑的疼痛、僵硬與腫脹感,便會一次性爆發出來。

raw-image

二、挫傷的「時間差」效應:從微血管破裂到血腫形成

在撞擊發生的當下,股四頭肌內部的微血管會因為強大的外部衝擊力而破裂。雖然血液開始滲出,但這個過程是漸進式的。

raw-image

想像一下,你的大腿肌肉就像一塊海綿,而微血管就像海綿中的小水管。

  • 撞擊當下:水管破裂,但由於身體還在活動、肌肉仍在收縮,血液還沒有完全從破裂處滲出,因此外觀上可能看不到明顯的腫脹與瘀傷。
  • 比賽結束後:身體活動減緩,血壓恢復正常,破裂的微血管開始大量出血。血液會慢慢滲入周圍的肌肉組織,形成血腫(Hematoma)。這時,大腿才會開始出現肉眼可見的腫脹、瘀青與僵硬感。

這個「時間差」正是挫傷最危險的地方。因為當下的「沒事」,可能會讓運動員和教練誤判傷勢,錯失黃金處理時間,甚至導致後續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raw-image

三、給教練與物理治療師的實戰建議

為了避免這個「時間差」造成的潛在風險,無論是教練還是物理治療師,都必須將「賽後評估」視為運動防護的最後一道防線。

1. 別把「沒事」當成「沒傷」

  • 溝通是關鍵:即使選手在比賽中沒有反應疼痛,教練也應在賽後主動關心,並引導選手描述身體狀況。
  • 仔細評估:教練或物理治療師應在選手休息後,對其受傷部位進行詳細檢查,包括觸痛、腫脹與關節活動度受限等跡象。即使沒有明顯外觀變化,如果觸診時發現深層有壓痛,也應高度懷疑。

2. 及時處置,掌握黃金時間

  • 立即將膝關節屈曲固定:對於股四頭肌挫傷,最關鍵的處置是在受傷後的第一時間,將膝關節屈曲至120度並加以固定。這個動作能讓股四頭肌處於短縮狀態,有效減少內部出血與血腫形成。
  • 執行 P.R.I.C.E. 原則:在專業人員評估前,應立即執行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加壓(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這些措施能幫助控制發炎反應,將傷害降至最低。

3. 教育選手,預防更重要

  • 建立正確觀念:讓選手了解「事後才痛」的生理機制,並明白及早處置的重要性。
  • 提醒佩戴護具:若為重複性撞擊風險高的運動(如足球、橄欖球),應提醒選手佩戴大腿護墊,從源頭預防傷害的發生。
raw-image

結語:從「處理傷勢」到「預防風險」

在快節奏的運動世界中,精準的判斷與快速的反應至關重要。當一個運動員抱怨「當下沒事,回家才痛」時,它不僅僅是疲勞或肌肉痠痛,更是一個潛在傷害的警訊。

作為專業人士,我們的價值不僅在於處理已發生的傷害,更在於預測並預防風險。透過對挫傷機制、生理反應的深入理解,以及賽後細心的評估,我們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防止小傷演變成大傷,讓運動員能安全、長久地在他們熱愛的賽場上發光發熱。

記住這句話:對運動傷害而言,「賽後評估」是防護的最後一道防線


↗️ 【升級你的專業】↖️

《臨床思考力:運動傷害》全系列
你還在為處理複雜的運動傷害感到頭痛嗎?

本書是為了解決你臨床痛點而生!透過 26 個真實案例,我們帶你建立一套從觀察、判斷、介入到回場的完整邏輯鏈。這不僅是教科書,更是讓你成為能獨立思考、根治問題的物理治療師的「臨床思考地圖」。

超過 50 位專業人士已經搶先入手,親身驗證它的價值!
💰【眾人肯定價】NT2,479
(原價 NT5,000+,立即省下 NT$2,521)

🔖別再猶豫!加入這群專業上加速成長的行列。
這是你升級臨床技能、提升專業價值的最佳機會。

點擊下方連結,把握這個難得的優惠價格:《臨床思考力:運動傷害》全系列
https://portaly.cc/hyzphysio/product/qsMfvtCks2GVHcdkQeT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貓船長的文獻導航站
31會員
123內容數
🌊 文獻導航站,掌握運動醫學與心理學的知識寶藏! 我是三矯貓物理治療師 洪仰澤 在這裡,我專注於分享最新運動醫學與復健科學的研究成果,將複雜的學術文獻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知識內容,幫助你掌握運動康復與提升表現的科學基礎。同時也會不定期分享心理學相關見解,助你調整心態,實現身心平衡。
2025/09/02
你是不是曾經為了膝蓋疼痛所苦?也許你嘗試了各種方法:冰敷、熱敷、按摩、休息,甚至專注於鍛鍊股四頭肌,但疼痛卻像個頑固的惡魔,反覆出現。你以為膝蓋痛,問題就在膝蓋本身,但物理治療師會告訴你,光看膝蓋,可能永遠找不到疼痛的真正根源。
Thumbnail
2025/09/02
你是不是曾經為了膝蓋疼痛所苦?也許你嘗試了各種方法:冰敷、熱敷、按摩、休息,甚至專注於鍛鍊股四頭肌,但疼痛卻像個頑固的惡魔,反覆出現。你以為膝蓋痛,問題就在膝蓋本身,但物理治療師會告訴你,光看膝蓋,可能永遠找不到疼痛的真正根源。
Thumbnail
2025/08/22
引言:復健的惡夢,你是否也遇過? 想像一下,你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成功地幫助一位優秀的短跑選手從嚴重的腿後肌拉傷中康復。經過數週的努力,他重返賽場,你以為功德圓滿。然而,短短三週後,他卻帶著同樣的傷勢再次出現在你的診間。
Thumbnail
2025/08/22
引言:復健的惡夢,你是否也遇過? 想像一下,你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成功地幫助一位優秀的短跑選手從嚴重的腿後肌拉傷中康復。經過數週的努力,他重返賽場,你以為功德圓滿。然而,短短三週後,他卻帶著同樣的傷勢再次出現在你的診間。
Thumbnail
2025/08/15
你是一名棒球愛好者嗎?當你看到投手在場上飆出火球,是不是也曾驚嘆於他們那看似堅不可摧的手臂?在棒球界,流傳著一個神話:只要天賦夠好,手臂夠強壯,就能投出令人驚豔的球速,並在高強度比賽中毫髮無傷。 然而,這個迷思,正在被現代運動醫學與物理治療師們逐步打破。
Thumbnail
2025/08/15
你是一名棒球愛好者嗎?當你看到投手在場上飆出火球,是不是也曾驚嘆於他們那看似堅不可摧的手臂?在棒球界,流傳著一個神話:只要天賦夠好,手臂夠強壯,就能投出令人驚豔的球速,並在高強度比賽中毫髮無傷。 然而,這個迷思,正在被現代運動醫學與物理治療師們逐步打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很久沒有好好舒展筋骨,解放一下! 健身房的跳舞志從上次試了一下跟不上,挫敗,就沒信心挑戰了。 今天實在是身體心情狀態都不好,負能量太重了! 健身房報到 ! 從籃球機開始,兩百多分,雖然有些機台異常,導致其實沒進麼多顆,只要打到籃框的也算分,手感沒有回來。之後挑戰了旁邊的跳舞機,果真熟能生巧,一首歌
Thumbnail
很久沒有好好舒展筋骨,解放一下! 健身房的跳舞志從上次試了一下跟不上,挫敗,就沒信心挑戰了。 今天實在是身體心情狀態都不好,負能量太重了! 健身房報到 ! 從籃球機開始,兩百多分,雖然有些機台異常,導致其實沒進麼多顆,只要打到籃框的也算分,手感沒有回來。之後挑戰了旁邊的跳舞機,果真熟能生巧,一首歌
Thumbnail
運動防護員專門從事「預防」(防止發生)、「診斷」(識別問題或疾病)和「治療」(提供醫療以改善)肌肉和骨骼的損傷和疾病。
Thumbnail
運動防護員專門從事「預防」(防止發生)、「診斷」(識別問題或疾病)和「治療」(提供醫療以改善)肌肉和骨骼的損傷和疾病。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運動選手受傷後的心理、壓力和情緒轉變。從選手日常生活、同儕壓力、教練壓力、自身壓力、選手性格以及悲傷五階段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此外,作者也提到防護員需要除了照顧選手的傷後恢復進度外,也要關心選手的心理復原狀況。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運動選手受傷後的心理、壓力和情緒轉變。從選手日常生活、同儕壓力、教練壓力、自身壓力、選手性格以及悲傷五階段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此外,作者也提到防護員需要除了照顧選手的傷後恢復進度外,也要關心選手的心理復原狀況。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在親友與網路上病友的支持中逐漸康復,帶著滿滿的感謝與祝福回到球場。
Thumbnail
在親友與網路上病友的支持中逐漸康復,帶著滿滿的感謝與祝福回到球場。
Thumbnail
距離右腳外側韌帶撕裂至今已有一年。當時大概休養了兩個月後便無痛楚,但由於傷處的自我控調能力變得遲鈍的緣故,神經反應也會有所受損,形成慣性受傷。一年過去了,我以握著水杯的手勢,撫摸著自己的大腿...
Thumbnail
距離右腳外側韌帶撕裂至今已有一年。當時大概休養了兩個月後便無痛楚,但由於傷處的自我控調能力變得遲鈍的緣故,神經反應也會有所受損,形成慣性受傷。一年過去了,我以握著水杯的手勢,撫摸著自己的大腿...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從籃球運動中的膝蓋和腰部受傷,到如何轉變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的生命智慧。他以自身經驗開啟學習,分享了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調整方式,從而啟發讀者以更開放的觀點看待和解決問題。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從籃球運動中的膝蓋和腰部受傷,到如何轉變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的生命智慧。他以自身經驗開啟學習,分享了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調整方式,從而啟發讀者以更開放的觀點看待和解決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