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三法不只是法律》謹言慎行,避免不自覺踩到性騷擾紅線
「性平三法」修法並全面上路已一年半,社會對性騷擾的防治更加嚴謹。
法律明確指出:只要行為違反他人意願,並與性或性別有關,造成不適、冒犯或人格尊嚴受損,都可能構成性騷擾。
性騷擾形式多樣,包含:
1. 言語:黃色笑話、性別歧視言論、不當評論外表
2. 非言語:令人感到不適的盯視(不當之凝視)、傳送帶有性意味的訊息、展示不雅圖片
3. 肢體:不受歡迎或不被對方接受的觸碰、擁抱、摟肩,甚至聞嗅他人身體
性騷擾不限於女性受害,男性同樣可能是被害人。
性騷擾發生在職場、校園,甚至非工作時間的場合,都可能進入法律規範。
因此,「謹言慎行」不只是個人修養,更是避免誤踩法律紅線的關鍵。
任何帶有性暗示或讓人不適的言行,都可能被認定為性騷擾,導致刑事、行政或民事責任。
✔️ 在人際互動中,保持專業、尊重界線,才是建立安全、友善環境的基礎。
法律日趨嚴格,這也提醒我們:就算只是一念之差,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