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銀行」與兒童金錢教育(五):盜領案與轉賣事件帶來的啟發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文林銀行」與兒童金錢教育(五):盜領案與轉賣事件帶來的啟發〉2025-09-15

 

  在前一篇文章裡,我們聊到一些校園幣實施時需要考量的問題,包括計畫經費從何而來、可能對教師造成怎樣的影響等。但除了這些「校方實施」面向上的思考外,我們也能透過書中提到的其中兩個「重大事件」,觀察與思考這類金錢教育對孩子可以帶來哪些練習,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發。

  

重大事件一:文林幣盜領案

   在《我在國小裡開了一間銀行》中,賴老師記述了幾個文林幣施行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其中一個事件是「文林幣盜領案」,在某一年開學一段時間後,學務處接獲高年級學生通報,他們班有一名同學最近突然表現得特別闊綽,經常到柑仔店購買大量零食請同學吃,甚至私下說要送錢給心儀的女同學。

 

  因為這位同學並沒有什麼讓他能夠突然獲得大量文林幣的特殊表現,賴老師緊急調閱了銀行系統的帳戶紀錄,才發現該同學的帳戶從暑假開始,就出現多筆異常的金流。

 

  在詢問釐清之下,該名同學坦承自己在放假前,意外從擔任行員的同學那裡得知登入系統的帳號密碼,便在假期之中用家中電腦登入,將本來沒有被發放出來的文林幣,直接轉入自己的帳戶。

 

  之後,老師們除了收回剩下的「贓款」、提升銀行資安外,也向這位同學說明了「盜領金錢」的嚴重性,並讓他透過打掃校園、協助資源回收等「愛校服務」來償還那些已經被他花掉的文林幣。

  

重大事件二:校園轉賣事件

   另一起重大事件同樣是從「不合理的大量消費」開始被注意到的,有一名相對文靜的同學,被發現在柑仔店大量採購零食飲料,拿回班上轉賣,並從中賺取利潤。

 

  在實際與該名學生晤談後,賴老師得知,事件的起因是從幾名愛打球的高年級學生開始,他們雖然想要柑仔店的商品,但既不想排隊,也不想浪費下課寶貴的打球時間,所以請這位文靜的同學幫忙代買。

 

  幾次幫忙之後,她想說既然都要去買,乾脆直接幫所有想買東西的同學統計數量,就可以一次買齊。看到這麼方便的服務,更多同學自然而然也想委託她代買,她才開始收取手續費,一方面以價制量,一方面自己也能從中得到一點收穫。

 

  在得知事情的經過之後,校方並沒有禁止或處罰(因為她實際上也沒有違規),相反的,賴老師決定將她延攬到柑仔店,協助設計商品的銷售與折價方案,讓她的「商業頭腦」可以有更豐富的發揮機會。

  

事件帶來的啟發與思考

   在銀行盜領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金錢教育的另外一個重要面向,也就是「不害怕學生犯錯」,而是讓學生在可控的、安全的範圍裡面犯錯。無論是在什麼場合、什麼階段,盜領金錢通常都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

 

  然而,由於這個孩子盜領的事沒有真實貨幣價值的文林幣,實際上並沒有真的造成任何人嚴重的財產損失。學校能夠及時提醒他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在付出最小成本的情況下讓他得到這個經驗。這是這類「模擬遊戲」的意義。

 

  除了像這樣的事件之外,包括「買錯東西」、「浪費錢的懊悔」也同樣是每個人在初次掌握自己的金錢時,可能會犯的錯誤。如果他們能在校園幣的使用中得到這些經驗,以後就不必用真金白銀來換取昂貴的教訓。這種容許錯誤發生,並將之轉化為學習資源的作法,是教育很重要的一面。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去思考,為什麼這名孩子會想要盜領?以及他盜領到錢之後為什麼首先是用來請客跟贈與喜歡的對象?這裡面可能隱藏著更多他沒有被滿足的需求。譬如人際上的不足、或希望被同儕肯定與需要。在告訴他盜領的嚴重性、陪他思考如何歸還之外,這些人際上的輔導,也是教育中不應該忽視的一面。

 

  而在轉賣事件上,其實發起「代購」的孩子並沒有犯任何錯誤。相反的,她不只幫許多人解決了麻煩,也反映出學校在制度設計上的不足之處。此外,她收取手續費的做法,也是她對於學校「用勞務換取校園幣」模式的一種舉一反三。

 

  雖然這樣的模式可能會讓校園幣的機制愈來愈脫離原設計者的掌控,但就像賴老師一直強調的「貨幣信心」與「自由支配財產」等原則,如果同學之間也可以合理地應用這種機制,或許能夠讓他們學到更多社會上金錢運作的原理。

 

  在看完這一整個校園幣計畫的方方面面之後,在後續的文章裡面,我想再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是,這個制度能為校園以外的我們帶來什麼啟發?作為家長或教育者,我們可以如何進行兒童金錢教育?甚至重新思考家中工作與資源分配等更廣泛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1會員
1.0K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4
  每班可以根據老師不同的理念與班級經營方式決定如何發放,這一方面是對教師風格、班級特色的尊重,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讓學生感覺不平衡,覺得為什麼做同樣的事情,隔壁班就能拿錢,自己卻什麼也沒有。或許比起「讓教師自行決定」,或許,鼓勵各班孩子「在導師引導下,透過班會自行決定」會是更能平衡這些張力的方式吧。
Thumbnail
2025/09/14
  每班可以根據老師不同的理念與班級經營方式決定如何發放,這一方面是對教師風格、班級特色的尊重,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讓學生感覺不平衡,覺得為什麼做同樣的事情,隔壁班就能拿錢,自己卻什麼也沒有。或許比起「讓教師自行決定」,或許,鼓勵各班孩子「在導師引導下,透過班會自行決定」會是更能平衡這些張力的方式吧。
Thumbnail
2025/09/13
  在柑仔店,孩子們必須自己權衡自己要不要買、要買什麼。零食可以滿足口腹之欲,但比較不划算;文具比外面便宜,但好像也可以回家後讓家長買給自己;花了錢可以享受、但存款就會變少……,各種想法在孩子的大腦裡拉扯,因為這是他們透過在校付出「自己賺來」的,所以往往會比花家長錢時更加猶豫、更願意精打細算。
Thumbnail
2025/09/13
  在柑仔店,孩子們必須自己權衡自己要不要買、要買什麼。零食可以滿足口腹之欲,但比較不划算;文具比外面便宜,但好像也可以回家後讓家長買給自己;花了錢可以享受、但存款就會變少……,各種想法在孩子的大腦裡拉扯,因為這是他們透過在校付出「自己賺來」的,所以往往會比花家長錢時更加猶豫、更願意精打細算。
Thumbnail
2025/09/12
  這個時候,有些家長就會擔心,這種制度會不會讓小孩產生「什麼事情都能標價」的想法,或者根據學校的經驗,回家也要求父母做家事要給錢。但其實,與其說「模擬工作領薪水」讓他變得功利,這件事情的真正意義在於:讓他知道世界上有這種對價關係的模式,並開始將金錢納入思考。
Thumbnail
2025/09/12
  這個時候,有些家長就會擔心,這種制度會不會讓小孩產生「什麼事情都能標價」的想法,或者根據學校的經驗,回家也要求父母做家事要給錢。但其實,與其說「模擬工作領薪水」讓他變得功利,這件事情的真正意義在於:讓他知道世界上有這種對價關係的模式,並開始將金錢納入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篇文章透過安德魯.哈藍的著作《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探討了學校沒教的關鍵理財知識,特別是如何妥善管理資金與投資。提供對不良消費習慣的警示,強調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尤其以指數型基金為主。本文為初學者提供實用的理財法則,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理解和駕馭自己的財務狀況,以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Thumbnail
本篇文章透過安德魯.哈藍的著作《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探討了學校沒教的關鍵理財知識,特別是如何妥善管理資金與投資。提供對不良消費習慣的警示,強調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尤其以指數型基金為主。本文為初學者提供實用的理財法則,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理解和駕馭自己的財務狀況,以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Thumbnail
隨著美國推動理財知識課程,理財教育在青少年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家庭中強化孩子的理財觀念,包括體驗『用錢賺錢』、維持穩定的財務狀況、以及設定合理的損益目標。透過觀賞相關紀錄片,家長與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理財知識與實用英文詞彙,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財務管理的理解。
Thumbnail
隨著美國推動理財知識課程,理財教育在青少年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家庭中強化孩子的理財觀念,包括體驗『用錢賺錢』、維持穩定的財務狀況、以及設定合理的損益目標。透過觀賞相關紀錄片,家長與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理財知識與實用英文詞彙,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財務管理的理解。
Thumbnail
股市投資遇到的常見盲點及錯誤觀念,怎麼樣才能保證在股市上獲利,文章中以一個兩個小孩辯日的故事來設闡述、讀者需要轉變思維方式,改變錯誤觀念。
Thumbnail
股市投資遇到的常見盲點及錯誤觀念,怎麼樣才能保證在股市上獲利,文章中以一個兩個小孩辯日的故事來設闡述、讀者需要轉變思維方式,改變錯誤觀念。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如何培養儲蓄習慣。作者分享了自己成長儲蓄的經驗,強調儲蓄工具對孩童意義的重要性。同時提到給自己一個儲蓄動機的重要性和財務分配上的戒急用忍。這是一篇很有趣並且有用的文章,對家長或者想培養兒童理財觀唸的人來說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如何培養儲蓄習慣。作者分享了自己成長儲蓄的經驗,強調儲蓄工具對孩童意義的重要性。同時提到給自己一個儲蓄動機的重要性和財務分配上的戒急用忍。這是一篇很有趣並且有用的文章,對家長或者想培養兒童理財觀唸的人來說值得一讀。
Thumbnail
將自己的資源,選擇性投入在某件特定事物上,就是投資。 例如將時間花費在打球而不是打工、將時間花在讀書上,增加專業知識,也是一種投資 將錢拿去買筆電,節省自己工作時間,也是一種投資! 投資在自己能改變的事情 若你對某一個產業不特別了解,只是談話節目或者身邊親友推薦,你就跟著一起買。你很難嗅
Thumbnail
將自己的資源,選擇性投入在某件特定事物上,就是投資。 例如將時間花費在打球而不是打工、將時間花在讀書上,增加專業知識,也是一種投資 將錢拿去買筆電,節省自己工作時間,也是一種投資! 投資在自己能改變的事情 若你對某一個產業不特別了解,只是談話節目或者身邊親友推薦,你就跟著一起買。你很難嗅
Thumbnail
日本首席投資長的《學校沒教,但一定又有懂的金錢觀》以國高中生為目標族群,撰寫相當好懂的金融素養書。 想變有錢就不要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之前在網路上看到,若是家裡不是特別有錢,那就不能太聽爸媽的話,複製一模一樣的思維和行為,這就是階級複製的源頭。
Thumbnail
日本首席投資長的《學校沒教,但一定又有懂的金錢觀》以國高中生為目標族群,撰寫相當好懂的金融素養書。 想變有錢就不要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之前在網路上看到,若是家裡不是特別有錢,那就不能太聽爸媽的話,複製一模一樣的思維和行為,這就是階級複製的源頭。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在孩童從小培養良好的金錢管理習慣的重要性,提到了分散分散收入來源的重要性以及E.S.B.I.(僱用,自僱,企業,投資者)的概念,並討論了金錢應該被視為一個資源幫助我們追求和實現夢想。同時提到了財務獨立對於達成夢想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在孩童從小培養良好的金錢管理習慣的重要性,提到了分散分散收入來源的重要性以及E.S.B.I.(僱用,自僱,企業,投資者)的概念,並討論了金錢應該被視為一個資源幫助我們追求和實現夢想。同時提到了財務獨立對於達成夢想的重要性。
Thumbnail
1.作者開宗明義表示,金錢的功用就是可以買到時間及自主性,另外就是可以買到體驗。 2.過多的選擇會產生許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則會阻礙快樂。 3.如果要教小孩學習一樣財務技能,那一定就是延遲滿足的能力。 4.阻礙我們的22種錯誤思維 (1) 我們太在意短期的結果 (2
Thumbnail
1.作者開宗明義表示,金錢的功用就是可以買到時間及自主性,另外就是可以買到體驗。 2.過多的選擇會產生許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則會阻礙快樂。 3.如果要教小孩學習一樣財務技能,那一定就是延遲滿足的能力。 4.阻礙我們的22種錯誤思維 (1) 我們太在意短期的結果 (2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