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產品經理的資源分配:面對無限需求該如何溝通|EP103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回到新創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幾乎是在資源有限下進行一場精密的資源配置策略,比起大企業擁有充裕預算、寬裕時間、完整團隊,新創環境下的每個決策都要能影響公司生存或客戶,這篇會記錄近期打造從 0.5 到 1 產品的實戰心得。

raw-image

一、如何做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

▍思考哪些是必要的事項

產品經理不論在哪個環境,都是在處理:

在有限資源、需求無限的情況下,做出對公司最有價值的產品判斷。

而這件事對於新創公司更有感覺,新創公司的特點是「客戶少」,因此業務團隊為了搶下客戶,幾乎會將需求被標記為緊急,因此身為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技能是建立自己的優先級框架。

優先級框架我最常使用的是「Must have」vs「nice to have」

⠀⠀

▍劃出明確的權責線

當業務提了一堆需求,並說明他們在前線遇到了一些困難,這時我會先問「這 10 項當中,哪幾項是不做客戶就不會簽約的?」,把那條「產品能解決的線」畫出來,剩下的就是靠業務說法去談判。

這也是我在各種 PM Coffee Chat 學到的技能,明確告訴業務「10 項需求當中,有 2 項是 Must have 是簽約必要條件,我可以排入開發,至於其他 8 項既然不是 Deal-breaker,就先向客戶說暫時不會安排,但我可以協助你準備一套說法」。

資源配置一直是產品經理的課題。

資源包含工程師、設計師、測試人員、產品經理等產品團隊的時間,每一個功能都會經歷前期研究、可行性評估、效益拆解、流程規劃等,因此對於新創公司來說要不要投入資源就變成非常重要。

⠀⠀

▍符合客戶的最小可行性產品

投入後,接著另一個題目是:要做多深?

一個功能可以花 2 天做得超級簡易,也可以花 2 週做得很完善,因此對於產品經理來說要決定規劃到多麼細節以及為什麼。

這時就不得不提到 MVP 這個概念,a.k.a. 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性產品),在新創公司規劃產品時,我的產品想法包含:

  1. 我手上還有哪些重要功能正在評估,現在這個是最重要的嗎
  2. 如果我要最快滿足眼前的潛在客戶的場景,我至少要做哪些功能
  3. 如果我現在規劃得很陽春,會不會在可見的未來又要重改一版
  4. 如果下一間客戶提一個相反的場景,能不能也滿足其他人
  5. 如果現在投入做這個,我可能會犧牲了哪些機會

快速驗證與完美規劃的取捨,是新創很常遇到的決策,因此對於產品經理來說與其花 2 週打造一個完整的功能,不如先用短時間做出一個基礎版讓客戶使用,畢竟沒有人能 100% 把握客戶對於完整功能的想像跟自己是否一致。

⠀⠀

二、如何平衡業務和產品的平衡點

⠀⠀

▍持續和業務走在第一線

業務簽約壓力對於 B 端產品經理是很常遇到的難題,如何在滿足短期業務需求時,又不造成產品長期的技術債,是一個需要長遠眼光的思考。

我發現關鍵仍在於能否更近距離觀察客戶的真實痛點和使用場景,過程中在於提問方式,當客戶說他們需要「更詳細的報表功能」,深入詢問後發現真正的痛點是「無法及時掌握庫存狀況」,這種從表面需求挖掘到核心痛點的能力,會很直接影響產品決策的品質,也許客戶要的不一定是報表,是一個儀表版,但礙於開發時間,做一個報表也許速度最快,到這裡就會有初步的需求脈絡。

而要做到上述的事情需要仰賴和業務密切溝通,透過頻繁的交流客戶想法,才能挖出客戶到底在意什麼。

⠀⠀

▍用長期迭代的角度思考現在行為

在追求快速交付的同時,產品技術債的風險管理同樣重要,因此當業務說「能不能為 OO 客戶客製化一個 XX 功能」時,內心的產品思維就會浮起:「我能不能把這個需求做成盡可能滿足多數情境的功能」。

過往在不同公司做客製化功能的經驗,客製化有時候是向未來借債,這些技術債在未來的某天可能都要償還。

因此現在在規劃產品功能時,第一個想的都是:

長遠來看這個功能最理想是什麼樣態,假設會有 phase 1 ~ 5,那我現在 phase 1 應該要做哪些事,才會讓我未來可以做 phase 2 ~ 5

這個提前性的思考能夠大幅降低短期為了符合業務所造成的技術債,也可以更好說服工程師說現在產品在哪條路上,我發現這件事很關鍵是因為將產品長期願景描述清楚後,工程師也比較不會質疑為什麼你現在要做這個,因為他們可以理解長期產品要去哪裡。

⠀⠀

▍累積長期的產品視角

但要能夠時時想到產品的長期發展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代表我需要對每個功能掌握度極高,同時也要對於市場、競品擁有更多的認識,因此這也是我現在每週的工作:(1) 持續調查競品的發展動態、(2) 持續收集客戶的談判意向。

在新創公司還有一個難點是數據量不多,因此不容易做出「因為 OO 數據指標,因此我決定要做 XX」的判斷,更多是「根據 BD / AM / CS 的資訊,做這件事的效益比較高」,因此在和這些商務端同事的日常互動中,透過非正式會議可以收集到許多細微但重要的信號。

⠀⠀

三、如何維繫跨部門合作默契

⠀⠀

▍讓 BD/AM/CS 成為產品的最佳夥伴

BD/AM/CS 是產品與客戶之間的橋樑,能夠協助產品經理更好傳遞產品資訊,因此產品經理某種程度也算是一個 CS(Colleague Success),協助同事可以更好服務客戶。

我通常會做兩件事 (1) 每個新功能都會有教學手冊、(2) 每個新功能都會有 FAQ。

在教學手冊內容除非操作流程之外,也會提到「支援什麼 & 不支援什麼 & 長期會迭代什麼」,確認閱讀的人可以知道為什麼產品的限制,以及對於產品可以有哪些正確期待。

⠀⠀

▍適度滿足小幅度交付

與商務團隊合作的過程,不定時交付「小需求」也是一個維繫關係的方式,比起一昧說「這不重要我不做、這個很小我不想做」,若可以做到「小需求我可以抽空安排」會讓雙方合作更順暢。

特別是 BD / AM / CS 有時會帶一些需求進來,這些需求不一定是簽約重點,也不是 Deal-breaker,但有些是客戶覺得很擾人的小抱怨,可能每一陣子就會提一次,因此若能適度地將這些內容優化掉,也可以減少前線人員的負擔。

同時也因為產品經理展現出願意解決小需求的問題,就會讓商務端團隊更願意分享一些前線才會知道的客戶細節,像是客戶都在抱怨什麼就會仰賴 CS 協助統整,這些可以讓客戶的資訊交換維持一個正向循環。

⠀⠀

▍了解產品是一個不完美的組合

在與前線人員溝通時,有時會收到的反饋是:

  • 我以為他可以支援 OO 情境,結果好像能做到的事很少
  • 客戶雖然有使用,但他有提到其他延伸需求
  • 有些特殊場景好像沒辦法做到,能一起補起來嗎

如何說服利害關係人接受「不完美」的產品是一個溝通藝術,我過往會用「開發時程 / 機會成本」來說服,像是:

  1. 我知道 A 客戶想要做到 5 件事,但我們無法保證這幾個情境其他客戶都會遇到,我們有把握的是其中 2 個場景。
  2. 我知道 B 功能理想要支援 3 個流程,但因為時間壓力,我們收集完各使用需求,只要先做 1 個流程就可以滿足 80% 客戶。

一樣是用 MVP 的方式,承認我知道現在不完美,但長期我們都想打造完美的產品,只是現階段的時間或人力不允許。

⠀⠀

四、總結

⠀⠀

在新創公司是一個檢視產品決策的機會,像是:

  1. 功能堆砌陷阱:以為功能越多越有競爭力,但其實客戶只在意某幾個重點功能就願意簽約。
  2. 過度完美陷阱:以為功能越齊全越好,但其實只要能達到目標,就算初期會有一些人工作業也還可以接受。
  3. 時間充裕陷阱:以為有很多時間慢慢打磨產品,但其實客戶一錯過有時就不回頭,因此持續和第一線保持互動,不要埋頭做產品。

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不在於擁有無限資源時能做出什麼,而在於在極度約束的條件下,如何創造最大價值。

正是因為資源有限,才被迫思考更具備 MVP 的解決方案,也才能更清楚知道什麼是當下最重要的事。

⠀⠀

如對這系列文章有興趣可以再觀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產品思維的創意想像
119會員
193內容數
《產品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2025/08/30
近期隨著 ChatGPT、Claude、Lovable、Figma 陸續推出各種新的 AI 功能,各公司也在思考如何將 AI 運用到日常的軟體產品開發中,同時也在思考如何為產品經理賦能,這篇會記錄在之前的工作環境中,AI 如何套用到產品工作,以及各職能發生的改變。
Thumbnail
2025/08/30
近期隨著 ChatGPT、Claude、Lovable、Figma 陸續推出各種新的 AI 功能,各公司也在思考如何將 AI 運用到日常的軟體產品開發中,同時也在思考如何為產品經理賦能,這篇會記錄在之前的工作環境中,AI 如何套用到產品工作,以及各職能發生的改變。
Thumbnail
2025/07/30
剛踏入新公司的產品經理,要如何快速熟悉全新的環境、陌生的產品線以及人際關係?Onboarding 有哪些注意事項?剛好這陣子有滿多朋友更換公司,這篇預計透過 3 個維度 Product(產品)、Project(專案)、People(人員)記錄一下產品經理上工流程。
Thumbnail
2025/07/30
剛踏入新公司的產品經理,要如何快速熟悉全新的環境、陌生的產品線以及人際關係?Onboarding 有哪些注意事項?剛好這陣子有滿多朋友更換公司,這篇預計透過 3 個維度 Product(產品)、Project(專案)、People(人員)記錄一下產品經理上工流程。
Thumbnail
2025/07/20
產品經理部落格的第 1 篇從 2022/07/22 開始,到 2025/07/17 第 100 篇,用 3 年的時間成長了什麼?對於產品經理有什麼感受?對於產品經理這個角色的看法?這篇會記錄一下這 3 年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7/20
產品經理部落格的第 1 篇從 2022/07/22 開始,到 2025/07/17 第 100 篇,用 3 年的時間成長了什麼?對於產品經理有什麼感受?對於產品經理這個角色的看法?這篇會記錄一下這 3 年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Thumbnail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Thumbnail
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哪一種比較好?有哪些因素需要考慮?都需要對應到當下想要累積的履歷或經驗,這篇會透過五個關鍵方面來分析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差異:產品主導、產品風險、產品溝通、開發團隊、薪資級距。
Thumbnail
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哪一種比較好?有哪些因素需要考慮?都需要對應到當下想要累積的履歷或經驗,這篇會透過五個關鍵方面來分析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差異:產品主導、產品風險、產品溝通、開發團隊、薪資級距。
Thumbnail
專案工作型態很需要「溝通」,特別是每次交替時期需要與新的合作對象建立關係的時候,對方可能是你從不認識的同事或主管也可能是廠商。除非你是專職的專案經理,否則這種突然爆增的「初次溝通」聯繫的工作、會大量壓縮到你專案執行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達到高效率的溝通,我們可以朝兩個面向來思考看看...
Thumbnail
專案工作型態很需要「溝通」,特別是每次交替時期需要與新的合作對象建立關係的時候,對方可能是你從不認識的同事或主管也可能是廠商。除非你是專職的專案經理,否則這種突然爆增的「初次溝通」聯繫的工作、會大量壓縮到你專案執行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達到高效率的溝通,我們可以朝兩個面向來思考看看...
Thumbnail
分享從創業到經營的實用智慧,涵蓋了人才招募、營運壓力、正面思考、管理智慧等方面,並探討了市場上最棘手的問題。
Thumbnail
分享從創業到經營的實用智慧,涵蓋了人才招募、營運壓力、正面思考、管理智慧等方面,並探討了市場上最棘手的問題。
Thumbnail
■ 內容重點 想讓你用企業視角、以老闆角度思考,對『客戶成功』團隊的戰略和期待。 |Podcast / YouTube 同步上架: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0fe35929-f596-4a04-9603-2009fcae2bfc ■ 訪談老闆介紹
Thumbnail
■ 內容重點 想讓你用企業視角、以老闆角度思考,對『客戶成功』團隊的戰略和期待。 |Podcast / YouTube 同步上架: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0fe35929-f596-4a04-9603-2009fcae2bfc ■ 訪談老闆介紹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產品經理做每個產品決策時,都不斷會被客戶、客戶經理、產品主管詢問各種為什麼,像是為什麼這樣設計?出發點是什麼?影響是什麼?因此這篇想記錄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產品問答,包含影響我哪些產品思維和框架。
Thumbnail
產品經理做每個產品決策時,都不斷會被客戶、客戶經理、產品主管詢問各種為什麼,像是為什麼這樣設計?出發點是什麼?影響是什麼?因此這篇想記錄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產品問答,包含影響我哪些產品思維和框架。
Thumbnail
本文探討初涉產品管理的新手在面對複雜問題時的困境,強調學習區分事情輕重緩急的重要性。建議培養這種辨識能力,並運用堅持和放棄的技巧,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提及常見問題如何優先處理、如何在兩個同樣重要的選擇中做取捨,以及解決加班困擾的建議。總結指出,堅持和放棄是初學者在學習事務管理時的得力助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初涉產品管理的新手在面對複雜問題時的困境,強調學習區分事情輕重緩急的重要性。建議培養這種辨識能力,並運用堅持和放棄的技巧,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提及常見問題如何優先處理、如何在兩個同樣重要的選擇中做取捨,以及解決加班困擾的建議。總結指出,堅持和放棄是初學者在學習事務管理時的得力助手。
Thumbnail
擔任產品經理常常反思自己哪邊可以更好,以及要加強哪些產品思維或技能,和工程師、設計師互動時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制訂策略和規劃時有沒有遺漏什麼環節,因此這篇想記錄近期的產品反思。
Thumbnail
擔任產品經理常常反思自己哪邊可以更好,以及要加強哪些產品思維或技能,和工程師、設計師互動時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制訂策略和規劃時有沒有遺漏什麼環節,因此這篇想記錄近期的產品反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