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限制性思維模式,運用現實治療法練習認知重建,清除阻礙前進的內在障礙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執行目標時,你是否曾經被卡住呢?

除了負面想法外,還有一種「限制性想法」會阻礙你前進。

限制性想法不一定是消極或悲觀的,也不一定來自他人,更不一定會讓你感到難過、失望或自責。正因如此,你有時會誤以為它是你的真實想法和評估,沒有察覺這其實是你固化的信念,不知不覺就落入思維囹圄而動彈不得。簡單來說,負面想法是「感受與評價偏負向」,而限制性想法是「把負面結論固化成規則,限制未來行動」。這兩種想法常在心情低落時同時出現,需要你細心抽絲剝繭,才能一層層撥開,看清想法的真面目。



▌常見的限制性思維

❶情緒抗拒型:「我不想做」、「好無聊喔」、「一點都不有趣」

這類說法,我自己也常遇到。它們原本是我的選擇標準,例如:這個好無聊,我不想做;這個看起來太簡單了,我不想做;這個不是我的菜,我不想做;我對這個沒興趣,我不想做。但若只停留在原地,你永遠無法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也永遠不會體驗到做事的樂趣。 試著將這些話語視為情緒的「訊號」,它們提醒你現在心情有些悶悶不樂,但當你依照計劃完成進度時,相信我,成就感會立即湧現,讓你心情好轉。

我最近發現「不有趣」的判斷其實涉及許多因素,包括你的能力、與他人的比較、他人的主觀看法、個人價值觀等。除了一些普遍的娛樂活動——對孩子來說如遊樂園、踢球、盪鞦韆,對成人如享受美食、看電影、玩手遊——要真心覺得一件事有趣,往往需要時間培養。所以別讓「沒興趣」成為阻礙前進的藉口,先給自己3分鐘做一件小事,持續幾個月後再重新評估。

❷全有全無型:「我好幾天沒做到,這對我來說太難了,我不要做了」

我們設定目標時,即使是簡單的目標,也可能做不到。比如一週運動3天,每次1小時心跳達130以上,對我這種喜歡宅在電腦前的人來說就太難了。但我不能就此放棄運動。我可以調整強度,選擇簡單的伸展運動;調整時間,如果下班後去健身房不可行,那清晨或中午呢?如果外出不便,在家能做什麼運動呢?

許多目標都難以不間斷地執行。傳統的21天打卡確實帶來成就感,但中斷幾次再重新開始也不會太困難。我現在的心態更積極:假設一天要執行10個小習慣,只要完成6個以上就值得開心;至於剩下的4個,可能是目前狀況不適合,或方法不對,我會適時調整,找到適合的節奏。許多事情都可用類似心態調整。

❸立即成效偏誤:「根本沒成效」

「這個沒什麼用,我不想做」、「這個太多人做了,我不想做」、「別人這樣做就可以,我這樣做就不行」——我經常這麼說。雖然我上英語會話課、用英語學習app,但常覺得「這有什麼成效嗎?」看到別人開口就是流暢英文,而我還是說得很弱。

現在我已能坦然面對:你練習時間確實較少,一天只花10-20分鐘說英文,相較於他人一天8小時,當然相形見絀!投入時間少,成果自然不明顯。但只要方法正確,穩定輸入後再嘗試多些輸出,成效就會逐漸顯現。

▌WDEP模型

認知重構的關鍵在於識別並轉化限制性思維,讓我們重新看見行動的可能性。現實治療法提供的WDEP框架能幫助我們突破限制性思維,進行認知重構,重新擬定前進策略:

W-需求確認(Want):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首先要超越表面情緒和反應,深入探索核心需求,提問:「在這情況下,我真正想達成的目標是什麼?」當我們清楚認識真實需求,就能更容易識別與需求不符的限制性思維。單是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就是一種練習。要表達正面清晰的想法,避免說「我不要」(如「我不要孩子變壞」),或設定自己無法掌控的事(如「我不要遇到討厭的上司」)。相反地,說「我想和孩子有10分鐘親密聊天時間」或「我希望每天能設定並完成三項必做任務」。

D-當前行動(Doing):我現在正在做什麼?

接著客觀審視自己目前的行為和思維模式,覺察哪些想法阻礙你行動,並反思這些限制性思維如何影響日常行為。透過客觀觀察,我們可將限制性思維從「理所當然的事實」轉變為「可以檢視的想法」。

E-評估(Evaluation):這些思維是否有助於達成目標?

第三步是評估當前思維的實用性,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當察覺限制性思維時,問問自己:這想法能幫助我朝目標前進嗎?有什麼證據支持或反駁這個限制性想法?有哪些更能支持行動的思維方式?

「這樣有用嗎?」這個簡單問題能快速導正思維方向。評估階段不在判斷思維「對錯」,而在思維的「效用」——它是否幫助我們前進。

P-計劃(Plan):我可以採取什麼具體行動?

最後,將重構後的思維轉化為具體可行計劃,思考「接下來5分鐘我能做什麼?」並尋找新資源或提醒來強化新思維,讓你繼續邁步前進。


認知重構不是一次性解決方案,而是需持續練習的能力。每當我們停下來問「這個想法對達成目標有用嗎?」,就在強化認知重構的能力。重點不是哪個面向是對的,而是哪種觀點能讓我們前進。如果你覺得某種思考方式能給你前進動力,就從那裡出發;如果某種方法一直用但無法前進,就停下來反思:你這樣思考的邏輯何在?隨著時間推移,我們不僅能識別限制性思維,更能主動建構賦能思維,讓思考成為行動的橋樑,而非障礙。在這過程中,我們從思維的囚徒轉變為思維的主人,創造更多可能性和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喵爪跳跳堂的舒適角落
55會員
78內容數
角落中會探討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心態調整,並嘗試透過英語閱讀和寫作來拓展思維,藉由輸出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嘗試。
2025/09/13
我們在往目標前進時,無可避免會碰到挫折,關鍵差異在於是否能夠轉化這種不適感。挫折本身不是問題,我們應對的方式才是決定因素。 面對挫折時,人們通常展現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一種是沉浸在問題中,不斷抱怨命運不公;另一種則是迅速進入解決模式,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辦」。克莉絲蒂娜‧伯恩
Thumbnail
2025/09/13
我們在往目標前進時,無可避免會碰到挫折,關鍵差異在於是否能夠轉化這種不適感。挫折本身不是問題,我們應對的方式才是決定因素。 面對挫折時,人們通常展現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一種是沉浸在問題中,不斷抱怨命運不公;另一種則是迅速進入解決模式,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辦」。克莉絲蒂娜‧伯恩
Thumbnail
2025/09/06
訂下目標後,你可能以為旅程已經開始,但事實上你僅站在起點,尚未邁出真正的第一步。目標設定與實際達成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而心理對照與執行意圖正是幫助你跨越這道鴻溝的有力工具。 ▌心理對照:連結理想與現實 我們在設定目標時常有兩種極端傾向:直接飛向夢想端或是停留在現在。飛向夢想端的人會直接想像成功
Thumbnail
2025/09/06
訂下目標後,你可能以為旅程已經開始,但事實上你僅站在起點,尚未邁出真正的第一步。目標設定與實際達成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而心理對照與執行意圖正是幫助你跨越這道鴻溝的有力工具。 ▌心理對照:連結理想與現實 我們在設定目標時常有兩種極端傾向:直接飛向夢想端或是停留在現在。飛向夢想端的人會直接想像成功
Thumbnail
2025/08/30
提到目標,我們會將它與夢想、志向混淆。從抽象程度來看,夢想和志向通常是較為抽象的願景,它們能為人生指引方向,但往往缺乏明確的實現路徑。而目標則是更具體的行動計劃,越明確越容易執行。 目標設定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建立橋樑。通過合理設定、拆
Thumbnail
2025/08/30
提到目標,我們會將它與夢想、志向混淆。從抽象程度來看,夢想和志向通常是較為抽象的願景,它們能為人生指引方向,但往往缺乏明確的實現路徑。而目標則是更具體的行動計劃,越明確越容易執行。 目標設定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建立橋樑。通過合理設定、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瞭如何破除限制性信念,以提升顯化成功的機會。透過反推練習、自我肯定以及接納不安等方法,讀者將學會如何辨認和改變負面信念,從而擺脫舊有的觀念限制。無論是從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是對成功的自我懷疑,這些方法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步驟來促進自我的成長與自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瞭如何破除限制性信念,以提升顯化成功的機會。透過反推練習、自我肯定以及接納不安等方法,讀者將學會如何辨認和改變負面信念,從而擺脫舊有的觀念限制。無論是從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是對成功的自我懷疑,這些方法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步驟來促進自我的成長與自由。
Thumbnail
當我們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時,我們的思維模式就被局限了。 試著觀察你的想法,而不是認同它們。
Thumbnail
當我們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時,我們的思維模式就被局限了。 試著觀察你的想法,而不是認同它們。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在心理層面,當我們想做出改變卻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時,往往是因為設定了不合理的目標和標準。透過降低期待,做一些容易達成的目標,可以為心靈帶來良好的感受,並激勵我們持續努力。
Thumbnail
在心理層面,當我們想做出改變卻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時,往往是因為設定了不合理的目標和標準。透過降低期待,做一些容易達成的目標,可以為心靈帶來良好的感受,並激勵我們持續努力。
Thumbnail
突然發現限制性信念害人不淺,限制性信念等於固定思維,它會讓你原地踏步或是變得更糟糕。
Thumbnail
突然發現限制性信念害人不淺,限制性信念等於固定思維,它會讓你原地踏步或是變得更糟糕。
Thumbnail
若能早點進入「預防性心理治療」,及早調整心理素質,改善不良的行為或思考模式,在未來面臨壓力時, 就可以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Thumbnail
若能早點進入「預防性心理治療」,及早調整心理素質,改善不良的行為或思考模式,在未來面臨壓力時, 就可以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Thumbnail
限制的產生,來自於一些情緒信念或感覺。透過觀察、認識和願意釋放某些東西,能夠使限制流動;學會愛自己的情緒,觀察限制產生的原因。內在的信任對於接受情緒及接納自己是相當重要的。
Thumbnail
限制的產生,來自於一些情緒信念或感覺。透過觀察、認識和願意釋放某些東西,能夠使限制流動;學會愛自己的情緒,觀察限制產生的原因。內在的信任對於接受情緒及接納自己是相當重要的。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控制消極思想,切斷自己的負面信念,並提出了幾個實用的方法,例如正念、挑戰負面想法和感恩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逐步減少消極思想的影響,並開始創造一個充滿幸福和成功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控制消極思想,切斷自己的負面信念,並提出了幾個實用的方法,例如正念、挑戰負面想法和感恩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逐步減少消極思想的影響,並開始創造一個充滿幸福和成功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要來分享關於「限制性信念」如何在無形中影響我們的實相。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限制性信念,那麼在此為你簡單解釋一下,限制性信念指的是那些讓你感到被"限制、束縛"的信念。而這些信念通常當你感到深信不疑時,你總會隱約的覺得對於人生有些絕望與不舒服,這也就是當我們信了某些限制性信念所帶給我們常見感受。
Thumbnail
這篇要來分享關於「限制性信念」如何在無形中影響我們的實相。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限制性信念,那麼在此為你簡單解釋一下,限制性信念指的是那些讓你感到被"限制、束縛"的信念。而這些信念通常當你感到深信不疑時,你總會隱約的覺得對於人生有些絕望與不舒服,這也就是當我們信了某些限制性信念所帶給我們常見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