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這樣的經驗嗎?
明明沒做什麼.卻莫名其妙腰痛;沒有亂吃東西,卻很容易拉肚子。
這些現象,居然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引起的?
這次要來跟大家分享這本書《自律神經超圖解》,由日本自律神經研究第一人——小林弘幸醫師主筆,書中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插圖,說明了有關自律神經是什麼、會帶給人體哪些影響等,以及該如何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問題。
書中內容豐富,在這裡邊境牧羊犬就幫各位抓出重點,一起來檢視看看自己有沒有符合症狀,以及學習如何改善吧!
開始之前,先了解什麼是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分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當交感神經活躍,血管會收縮,身心會變興奮;當副交感神經活躍,血管就會放鬆,人也會跟著放鬆下來。兩者唯有保持平衡,才有健康身體。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有哪些症狀?
當自律神經因為某些原因失衡,將會導致我們的身體產生什麼反應呢?
- 心理上:不安、意志消沉、失眠、煩躁、集中力不足、情緒不穩定......。
- 身體上:頭痛、心悸、呼吸急促、頭昏眼花、肩膀僵硬、便秘、容易疲勞、手腳冰冷、倦怠、呼吸困難、手腳麻痺......。
其中,心理上的症狀跟憂鬱症雷同,而身體上也有各式各樣的症狀,光是從這些症狀真的很難判斷啊,但如果是不明原因的疼痛,就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自行檢查表
如何調整自律神經?
當因為壓力或生活習慣,發生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時,我們能做什麼來改善呢?在《自律神經超圖解》書中,小林弘幸指出關鍵點,「放慢步調」就對了!
調整自律神經的方法,可以從「生活習慣」、「飲食」、「心理」、「運動」等方向來著手,書中提到非常多的內容,這邊就簡單列舉可以立即執行的項目,可以學到就馬上實踐在生活中!
1. 生活習慣:
- 早晨醒來,先在床上做伸展操,促進血液循環
- 拉開窗簾沐浴陽光,能讓副交感神經切換成交感神經
- 提早 30 分鐘起床,避免遲到或忘帶東西的緊張感
- 晚上 12 點前睡覺
- 就寢前不滑手機、看電視、喝酒
2.飲食
- 早上醒來漱口後,喝一杯常溫水,促進腸道蠕動
- 飯前一杯水,細嚼慢嚥,只吃六至八分飽,可預防自律神經急速切換
- 一天吃三餐,每 6 小時進食一次,是刺激腸道蠕動的最理想模式
- 晚餐最晚 8 點前結束,吃飽後 3 小時再睡
- 別勉強吃難吃的食物,雖營養均衡很重要,也要吃得開心又美味
3.心理
- 別太在意他人意見,試著以第三者角度看待評價或眼光
- 將注意力放在當下處理的事,不去思考下一件事
- 聆聽一首 4-5 分鐘、自己喜歡且可以放鬆的音樂
4.運動
- 適度運動,例如早晚各做一次伸展操、趁空檔深蹲 20 次、不搭手扶梯改走樓梯
- 1:2 呼吸法,用鼻子吸氣 3-4 秒,再用嘴巴吐氣 6-8 秒,能讓自律神經恢復正常
結語
看完《自律神經超圖解》這本書,才知道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百百種,很多時候身體上有疼痛,都會直覺就是痛的地方有問題,然而卻並不一定是這樣。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節奏步調也很快,不管有沒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我認為此書中「放慢步調」的方法都是很值得學習的。
透過調整生活作息、提升睡眠品質,又或者是改善飲食習慣、增加輕度運動等等,都是能夠讓身體變得健康的方法,也是能夠讓緊繃的身體適度放鬆的好作法,非常推薦大家一起嘗試看看!
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 + 愛心 + 留言❤️
💟小額支持我~請我喝一杯珍奶🧋
💟追蹤我的粉絲專頁 / Instagram / Threads,看我分享生活!
💟訂閱【茶水間|陪你跨職場旅人生】,看 10 位職人專欄文章
延伸閱讀
🟧設計實驗室:用圓形、方形、三角形幾何圖樣,打造多元圖卡背景
🟧旅行小筆記:屏東下淡水溪鐵橋絕美「九月雪」甜根子花海!
🟧書影輕鬆讀:閱讀《人性的優點》精選 10 大金句,讓你忘掉煩惱
🟧職場下午茶:找不到人生方向?3 提問,協助你探索自我
🟧邊境隨筆:第一次裝潢要注意什麼?5 個踩雷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