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論解釋兩性問題並不可靠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此文屬個人觀點,我盡量聚焦兩性動態觀察,不是專業學術領域的批判)

網路上的依附理論資料,多半著重於觀察一個人的行為模式,並且推論過去的成長環境,尤其是在與童年照顧者的相處,如何影響未來與其他人相處的行為判斷。

尤其在兩性與親密關係上有大量的依附理論應用,如果你到任何主流平台搜尋依附理論 ,十個主題有九個在講兩性關係,好像依附理論除了分析親密關係,沒人在乎你在生活上的其他相處情況

我認為依附理論被應用在兩性關係裡,並沒有辦法有效解釋其中的矛盾,反而像是用大量學術用語掩蓋真實的行為反應,阻礙實際與人互動時的理性觀察標準

本文的核心論點很簡單:依附理論擅長「描述」行為,卻拙於「解釋」動機。

這次用紅藥丸的視角來看依附理論,並且以男性視角說明:依附理論是不可靠的應用,甚至是危險的

 

為兩性真實行為開脫

你可能看過以下情境

「我在追的一個女生對我忽冷忽熱,怎麼辦?」

「這個女生應該屬於焦慮依附,你應該耐心與她建立信任,並開放地坦承情感,藉此連結她的情緒,緩解她的焦慮。」


或是

「我跟我女朋友分手了,她說了很多對我的不滿,但又說她曾經很喜歡我,我該怎麼挽回?」

「這個女生是逃避依附,她心裡還是對你有留戀,只是自我保護過強,才會因此逃避。」


甚至反過來看

當你因為女朋友的冷淡和若即若離而感到擔憂,擔心她是不是有了別人,此時如果有人告訴你:「你是焦慮依附型的人。」你心裡會有何感想?

當你的女朋友總是對你頤指氣使、態度毫不客氣,讓你難以應對,以至於你盡量避免與她針鋒相對,這時有人說:「你是逃避型人格。」你又會有什麼感受?


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人在遇到情況時難以應對的困境,尤其是在兩性框架的碰撞上,每個人遇到實實在在的困境,自己也難以解釋,以至於需要到網路上去找各種大師來替你解惑

而依附理論在這些情況上把兩性動態間的行為解釋成了某種「病因」 或是某種需要去「療癒」的創傷,以至於你認為自己是某種不完整 「不完整」、「破碎」、「需要被修復」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用紅藥丸視角看依附理論時,會對於這些情況的解釋有不適的感覺

人會緊張很合理,人會害怕也很正常。焦慮是因為問題難以處理;逃避是因為目前無法應對,「正常的反應」,而不是「有病」



依附人格作為標籤

如果有個你剛認識女人跟你說:「我是焦慮型人格」 你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

她是一個想很多的女生?她是一個比較沒有安全感的女生?千萬不能讓她焦慮,她是一個很需要陪伴的女生?


如果是跟你說:「我是逃避型人格的女生」 你又打算怎麼做?

我不能讓她生氣?我不能跟她開玩笑?我不能靠她太近?我不能跟她聊天?還是想盡方法讓她「不逃避」?


就像網路上最紅的星座和MBTI,每個人都試圖在找到自己的標籤,也想辦法在對方身上找到合適的標籤

若是依附理論成為你的判斷標準,你是否會限制自己的社交發揮?

換句話說,當對方告知自己的「依附人格」時,是否要你遵守規則?


紅藥丸觀察下的依附型態變化

這部份大家應該也時有耳聞,就是依附型態會改變,每段時期都會有不一樣的依附型態


如果用紅藥丸視角看,這不是依附型態改變,只不過是時間、對象與策略上的不同


想像一個20歲的女孩,與一個年輕帥氣的搖滾樂團主唱交往,他迷人的要死,社交圈廣,迷妹超多,就算有女朋友也不乏投懷送抱的愛慕者。女孩既愛他又害怕他身邊的花花草草,每天問他去哪裡、看他手機,一個已讀就足以讓女孩既擔心又恐懼。

最後男孩受不了,與她分手。女孩既憤怒又自責,憤怒男孩總是不為了她避嫌,又自責是不是把男孩逼的太緊導致的分手

這個女孩是個 「焦慮型依附」


十多年後,女孩成了女人,中間的幾段戀情跌跌撞撞的也累了,至少現在的男朋友是個老實又忠誠的愛家好男人,雖然關係已不再激情,但至少她能確定這個男人不會在外面有什麼豔遇

這個女人現在是 「安全型依附」


再過了幾年,這個女人與男人有了家庭,與男人三天兩頭的吵,有時候看著這個身邊的男人,不時還會想 “我當時為什麼選他” ,她看到男人就煩,也不想聽男人想解釋什麼,反正這男人多說一句都令女人煩躁

女人現在是 「逃避型依附」


從女孩到女人,把所有依附都體驗了一遍


而用紅藥丸的視角卻簡單好懂,年輕時的價值高峰,平凡無趣的男生入不了眼,愛上了無法被束縛的ALPHA,關係價值嚴重失衡,在不確定性過高的關係裡,只能焦慮

成為了女人之後,已經過了年輕時的價值顛峰期,趨於平淡,轉而能接受一般的男性,可能在這個時期的女人,也承受不了年輕時那種驚心動魄的浪漫關係,安全一點好

在紅藥丸看來,都是可預見的轉變與策略,而不是各種被解釋的「心理創傷」


依附理論與紅藥丸:分析與解方的根本差異

寫下這篇的動機,來自於我對於網路上用依附理論探討兩性關係時,所提供的分析與解方的效用質疑(診斷與處方-什麼是紅藥丸

我並不是否定整個依附理論,我更認為它提供的是「現象的觀察」,依附理論在描述一個人的焦慮行為、逃避行為時,我認為是準確的,它很適合作為一個行為描述的標籤

我不認同的地方在於依附理論的「解釋」以及「解方

它把這些現象解釋成了某種「症狀」,而通常把這個症狀歸咎於過去的某種「病因」,而有時候,這只不過是正常的現象

小時候有被霸凌過,因此對於社交這件事情更為小心謹慎,會選擇更安全的社交環境,但有可能思慮過多導致社交圈過於封閉

被女生拒絕過,甚至因此被嘲笑過,因此在兩性策略上更偏好風險低的策略,並且對事後傷害的控制做到更防護,而缺點是在選擇上會更狹窄

這些問題也許都有解決的方法,但不應該被視為某種心理問題解決

依附理論將許多可觀察的現實動態,用治療性、感性的語言解釋,並且依此為基礎提供解方

過去的經驗確實會對未來的行為,甚至人格塑造上產生大小不一的影響,而我也認為這是人的性格多樣性展現,不是某種「需要被修復的缺陷」



如果一個女人總是對你「逃避」,你為何要當作某種人格問題來應對,而不直接視為真實反應來應對呢?

如果你在一段關係中總是焦慮,你為何不正視焦慮的原因,而把它當作某種人格問題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ony's Talk的沙龍
3會員
22內容數
兩性與生活的人生哲學,YT頻道:TonysTalk,有任何問題請聯繫IG
Tony's Tal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0
一切都來自於你自己
Thumbnail
2025/09/20
一切都來自於你自己
Thumbnail
2025/09/16
2025/09/16
2025/09/14
雖然我都是在講threads,但使用所有社群媒體都應該注意
Thumbnail
2025/09/14
雖然我都是在講threads,但使用所有社群媒體都應該注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伴侶諮商很難,困難之一是要能將觀點轉移成「系統觀點」,能看見伴侶之間舞出的負向互動模式。然而只擁有系統觀點,並不足以應付伴侶諮商實務上的需要。我們面對的,是許多關於人性的需求與渴望等議題,像是伴侶間發生欺騙、背叛、被輕蔑、遺棄、被拒絕、失去控制感等複雜經驗,我們更需要知道這些人性議題是如何影響著他們
Thumbnail
伴侶諮商很難,困難之一是要能將觀點轉移成「系統觀點」,能看見伴侶之間舞出的負向互動模式。然而只擁有系統觀點,並不足以應付伴侶諮商實務上的需要。我們面對的,是許多關於人性的需求與渴望等議題,像是伴侶間發生欺騙、背叛、被輕蔑、遺棄、被拒絕、失去控制感等複雜經驗,我們更需要知道這些人性議題是如何影響著他們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兩性關係中的共依存和自戀問題,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出發,關注了兩個人之間的平衡怎樣或怎麼被打破了,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另外,文章也強調了多元的問題回應方式,希望讀者可以重新檢視當初吸引兩人的平衡是如何構成的,並以轉化的方式重拾吸引的動力。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兩性關係中的共依存和自戀問題,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出發,關注了兩個人之間的平衡怎樣或怎麼被打破了,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另外,文章也強調了多元的問題回應方式,希望讀者可以重新檢視當初吸引兩人的平衡是如何構成的,並以轉化的方式重拾吸引的動力。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性關係在關係中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新的檢視關係破裂的角度。藉由精神分析師 Richard Zeitner 的觀點,引導讀者以彼此之間的平衡與失衡為出發點,重新檢視關係中的問題。作者以豐富例子和分析探討了不同類型的關係,並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性關係在關係中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新的檢視關係破裂的角度。藉由精神分析師 Richard Zeitner 的觀點,引導讀者以彼此之間的平衡與失衡為出發點,重新檢視關係中的問題。作者以豐富例子和分析探討了不同類型的關係,並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男女之間的刻板印象和對立,並觸及了婚姻中的家庭暴力、出軌等問題。作者通過一個群體討論的案例,提出不應該將個案問題變成男女之間的戰爭,而應該從更全面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男女之間的刻板印象和對立,並觸及了婚姻中的家庭暴力、出軌等問題。作者通過一個群體討論的案例,提出不應該將個案問題變成男女之間的戰爭,而應該從更全面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問題。
Thumbnail
有一個論點是,外遇不是夫妻關係破裂的主因,而是顯形劑……也有一個論點是,威權式管教不是這個家長認為這樣做是對的,而是他種種不安憂慮表現在對孩子的控制慾上。 這兩個論點都提出了一個值得探討的觀點。關於外遇不是夫妻關係破裂的主因這個論點,它強調了夫妻關係中更深層次的問題可能是導致外遇發生的根源,而外遇
Thumbnail
有一個論點是,外遇不是夫妻關係破裂的主因,而是顯形劑……也有一個論點是,威權式管教不是這個家長認為這樣做是對的,而是他種種不安憂慮表現在對孩子的控制慾上。 這兩個論點都提出了一個值得探討的觀點。關於外遇不是夫妻關係破裂的主因這個論點,它強調了夫妻關係中更深層次的問題可能是導致外遇發生的根源,而外遇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這本書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切入兩性關係,探討了現代人為何越來越難踏入戀愛的問題。透過練習和了解情感依戀關係,提供了脫單指南,並探討了交友軟體的利弊和在真實世界認識人的辦法。書中還提供了有趣的照片提升建議,以及對依戀關係和戀愛的心得。
Thumbnail
這本書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切入兩性關係,探討了現代人為何越來越難踏入戀愛的問題。透過練習和了解情感依戀關係,提供了脫單指南,並探討了交友軟體的利弊和在真實世界認識人的辦法。書中還提供了有趣的照片提升建議,以及對依戀關係和戀愛的心得。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