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觀點】搞懂需求的本質,解決問題或是搞砸了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在職場裡,有時候「計畫」和「現實」的落差,不僅僅是執行力的問題,更是「需求搞錯」所帶來的嚴重後果。需求沒釐清,資源投錯方向,再怎麼高大上的計畫,也可能淪為空談,甚至成為拖累企業的致命傷。

raw-image

某公司曾有一個雄心勃勃的計畫,要在全球拓展六個分公司,並組建一支由十二名高學歷碩博士組成的團隊,準備在國際市場大展拳腳。聽起來氣勢非凡,似乎只差臨門一腳就能躍上世界舞台。公司投入近兩千萬的人事成本,期待這群「精英」能帶來突破。

然而,現實卻狠狠打臉。這十二個人,從頭到尾沒有一個跨出國門,整整一年都停留在「企劃書」和「報告」裡打轉。結果不僅毫無成果,還錯失了拓展海外的最佳時機。最終,人力資源部門的主管因為這場失敗的計畫「背了鍋」,選擇黯然離職。公司白白耗費時間、人力和金錢,形成了典型的「三輸」局面。


一、為什麼會搞砸?

1. 需求定位錯誤

企業需要的,是能「落地」的人才,能執行、能實際推動業務的人,而不是只會寫報告的學術型人才。當初的人才篩選過程裡,過度看重學歷光環,卻忽略了實務能力與跨文化執行力。這就好像想要打一場硬仗,卻找來一群會寫兵法、卻沒打過仗的謀士。

2. 領導層的「想像」與「現實」落差

高層常常有個迷思:只要找來一群聰明人,問題自然就會被解決。然而,職場不是學術研討會,市場拓展更需要的是懂得開疆闢土的人才。領導層沒有釐清真正的需求,只憑「看起來很厲害」的規格,最後導致團隊方向錯誤。不幸的是,他聽從人資的建議,找菁英來做,會比他自己找的來得更好。

3. 缺乏具體行動方案

一年內沒有任何人出國實地開拓,代表計畫從一開始就缺乏明確的「行動導向」。只有文件、沒有落地;只有會議、沒有執行。最終,一切淪為空談。這些人走的是典型的學術解決問題(開公司)的路子。而不是,直接到那國家,直接過地做起。


二、搞懂需求的本質,才是關鍵

需求管理是企業決策中最被忽視、卻最重要的一環。很多人以為需求就是「我想要什麼」,但真正的需求應該是「我要解決什麼問題」。

  • 錯誤的需求定義:我要十二個博士,來做一個全球拓展計畫。
  • 正確的需求定義:我要6個能在不同國家,開分公司,並且拓展業務的人。一支能真正落地執行的國際拓展團隊,包含市場調查、法規研究、當地人脈拓展與業務開發。

表面上看起來差不多,但後者才切中核心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專案一開始就注定失敗,因為需求定義就錯了。


三、解決問題 vs. 搞砸事情

在職場上,判斷一個人是否「對位」,就看他能不能把事情「往前推動」。

  • 解決問題的方式:先釐清公司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明確分工,讓團隊往正確的方向走。
  • 搞砸事情的方式:用華麗的包裝掩蓋需求錯誤,大家開一堆會、做一堆報告,但問題絲毫沒有推進。

很多失敗專案的共通點,就是沒有人敢問:「我們現在到底在解決什麼問題?」一旦這句話被忽略,所有資源都可能浪費。


四、從「三輸」學到的教訓

這場失敗案帶來的,不只是金錢損失,更是整體士氣的打擊:

  1. 公司輸:兩千萬人事開銷打水漂,海外拓展黃金時機流失。
  2. 員工輸:這十二名高學歷人才,浪費了一年的青春,履歷上寫不出成果,士氣低落。
  3. 人資輸:人資主管因為「選錯人」成為背鍋俠,最終只能黯然離開。

這就是典型的三輸,沒有一方得到好處。


五、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1. 需求釐清會議必須在前期完成 在專案開始前,領導層要反覆問自己:「我們真正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只有當需求明確,人才招募與資源配置才不會走偏。
  2. 不要迷信學歷,注重能力與經驗 拓展國際市場,應該優先考量的是語言能力、跨文化溝通經驗、業務拓展實績,而非頭銜或文憑。
  3. 專案設立里程碑,強制行動導向 設定明確時間表:三個月內至少有成員實地出差考察,六個月內必須有當地合作夥伴的接觸紀錄,否則整個專案即刻檢討。
  4. 領導者要勇於面對真相 如果發現方向錯了,要及時止損,而不是繼續投入更多資源「自我安慰」。

六、結語

職場中,最昂貴的錯誤不是「做不好」,而是「做錯方向」。做不好可以學習、修正,但方向錯了,再多的努力都只是白費力氣。

企業要避免「三輸」局面,就必須學會看清需求的本質:我們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是要開疆闢土,還是要寫一堆漂亮的企劃書?這個問題如果搞清楚了,才能真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解決問題,才是人才存在的價值;搞砸事情,則是對資源與時間的最大浪費。職場的殘酷在於,這一念之差,往往決定了成敗。

這件事情的結果是,德、美、日三個分公司都是品牌公司在這三國展覽時,臨時找的台灣留學生,來應聘的工讀生,相熟後,慢慢組建的,韓、印、泰沒有建立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22會員
4.8K內容數
這裡就是一個小報社,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歡迎閱讀。。。謝謝。。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10/16
在職場中,許多人對「應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層次:寫履歷、準備面試、展現專業知識。然而,真正的應徵本質,其實遠不只是「被錄取」這麼簡單,而是弄清楚自己被招進來是「做什麼」。若看不透這層本質,再高的學歷、再亮眼的背景,都可能淪為紙上談兵,最後無疾而終。最近有一個典型案例:某公司原本有穩固的舊
Thumbnail
2025/10/16
在職場中,許多人對「應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層次:寫履歷、準備面試、展現專業知識。然而,真正的應徵本質,其實遠不只是「被錄取」這麼簡單,而是弄清楚自己被招進來是「做什麼」。若看不透這層本質,再高的學歷、再亮眼的背景,都可能淪為紙上談兵,最後無疾而終。最近有一個典型案例:某公司原本有穩固的舊
Thumbnail
2025/10/15
一個舊公司開設新事業,滿懷期待地招來了許多高學歷的人才,希望打造新事業的核心幹部。然而,事實往往不如預期:這些被寄予厚望的新血,不到一年就接連離職。這種現象在職場上並不罕見,但卻值得深思——為什麼這麼優秀的人才在新事業中難以留下?問題出在哪裡?企業又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一、現象分析:留不住的人
Thumbnail
2025/10/15
一個舊公司開設新事業,滿懷期待地招來了許多高學歷的人才,希望打造新事業的核心幹部。然而,事實往往不如預期:這些被寄予厚望的新血,不到一年就接連離職。這種現象在職場上並不罕見,但卻值得深思——為什麼這麼優秀的人才在新事業中難以留下?問題出在哪裡?企業又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一、現象分析:留不住的人
Thumbnail
2025/10/14
面試中,有一個問題幾乎是「必問題」:「你為什麼要離開上一家公司?」。看似簡單,但這個問題卻隱含著極深的職場意義。面試官透過這個問題,不只是想知道你的離職理由,更在意你的職業態度、職場價值觀以及未來適配性。因此,回答得不好,可能會讓面試官對你的職業判斷或個性產生疑慮;回答得恰當,則能展現你的成熟、理性
Thumbnail
2025/10/14
面試中,有一個問題幾乎是「必問題」:「你為什麼要離開上一家公司?」。看似簡單,但這個問題卻隱含著極深的職場意義。面試官透過這個問題,不只是想知道你的離職理由,更在意你的職業態度、職場價值觀以及未來適配性。因此,回答得不好,可能會讓面試官對你的職業判斷或個性產生疑慮;回答得恰當,則能展現你的成熟、理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企業面對大專案時,將其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有助於實現目標。以提升銷售額為例,拆解為四個要素,並提供增加流量、轉換率、客單價和回購率的策略。另外,還必須設計可量化的指標及追蹤回饋。這些建議對於創作型工作和知識型工作者來說,同樣可以利用該策略來提高工作效率。
Thumbnail
企業面對大專案時,將其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有助於實現目標。以提升銷售額為例,拆解為四個要素,並提供增加流量、轉換率、客單價和回購率的策略。另外,還必須設計可量化的指標及追蹤回饋。這些建議對於創作型工作和知識型工作者來說,同樣可以利用該策略來提高工作效率。
Thumbnail
分享從創業到經營的實用智慧,涵蓋了人才招募、營運壓力、正面思考、管理智慧等方面,並探討了市場上最棘手的問題。
Thumbnail
分享從創業到經營的實用智慧,涵蓋了人才招募、營運壓力、正面思考、管理智慧等方面,並探討了市場上最棘手的問題。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現代企業環境之中,工作量增加和複雜性提高是常見的挑戰。本文將分析這個困境的原因並提出解決建議,以幫助公司有效應對這些挑戰。
Thumbnail
現代企業環境之中,工作量增加和複雜性提高是常見的挑戰。本文將分析這個困境的原因並提出解決建議,以幫助公司有效應對這些挑戰。
Thumbnail
我們時常陷入一個困境,是要追求完美還是要接住各種可能問題 ? 許多人習慣花費大量時間,一一考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等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花很多時間推敲擬定解決方案,確保客人和老闆的要求能夠完美達成。 這種做法確保我們不會遺漏任何細節,但往往也讓工作變得複雜而繁瑣。
Thumbnail
我們時常陷入一個困境,是要追求完美還是要接住各種可能問題 ? 許多人習慣花費大量時間,一一考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等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花很多時間推敲擬定解決方案,確保客人和老闆的要求能夠完美達成。 這種做法確保我們不會遺漏任何細節,但往往也讓工作變得複雜而繁瑣。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時候解決問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法,環境的框架改變了,人就有可能變好。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看似書寫潦草的問題,卻因為雇主換個眼光,變成了障礙者的獨特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時候解決問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法,環境的框架改變了,人就有可能變好。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看似書寫潦草的問題,卻因為雇主換個眼光,變成了障礙者的獨特優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