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我和一位集團副總聊到最近的決策會議。
他坦言,自己差點因為焦慮,做出錯誤判斷。
那天,他花了一整晚不停回想上一季的失誤,腦中同時又在模擬未來兩年的挑戰。會議正式開始時,他雖然坐在會議桌前,但心卻不在場,對同事的簡報內容沒有真正聽進去。「當時我好像同時活在三個世界:過去的錯誤、未來的風險,卻唯獨沒有好好在現在。」他苦笑著說。
如果不是同事及時提醒,他差點在一個關鍵投資案上,因為判斷失準而錯失良機。
這讓他意識到:再大的權責,再聰明的頭腦,如果無法專注當下,領導力也會被焦慮蠶食殆盡。
為什麼我們總被「過去」和「未來」綁架?
這樣的困境,其實不只有他一人。
很多高階主管都背負著龐大的績效壓力:
- 昨天的錯誤,像重播帶一樣不斷回放。
- 明天的風險,像烏雲一樣壟罩腦海。
- 唯獨「今天」,最容易被忽略。
但現實是:過去已經不可逆,未來尚未可知,能被真正掌握的,只有此刻。
正如一句禪語所說:「深知今日事。」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用盡全力,專注做好眼前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
三個方法,幫你從「焦慮循環」回到「當下循環」
如果你也常被「過去的陰影」和「未來的焦慮」牽制,以下三個方法可以幫你「拉回當下」:
- 「單日決斷」法
每天只專注三件「今日必做」的事,完成後果斷收尾,不再回頭懊惱,也不過度模擬未來。 - 「在場練習」
會議中,不只看簡報數據,而是有意識地觀察團隊的情緒與能量。領導者最大的價值,是當下的在場,而不是完美的答案。 - 「呼吸錨點」
當你發現思緒跑去昨天或明天,先深呼吸三次,提醒自己:只有此刻,才是真實。
領導者的修煉:不是全能,而是「能在」
領導力,不是全知全能,而是能帶著團隊安心走在當下。
如果我們總活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就算做出再漂亮的業績,內心依然空洞。
真正有力量的領導者,是能在一個決策、一場對話、一個呼吸裡,讓自己與團隊都感受到「當下的穩定」。
因為 真正的強大,不是掌控未來,而是安住此刻。
📌 最近讓你最分心的,是過去的錯誤,還是未來的不確定?
A. 我常陷在過去的悔恨裡
B. 我常焦慮未來的風險
C. 我正在練習專注當下
👉 留言告訴我你的選擇,也許能啟發另一位領導者。
📣 如果這篇文章觸動了你,也請分享給給需要「從焦慮中抽身」的朋友。或許你的一個分享,就能幫到正在掙扎的人
📩 若你想更深入學習自我情緒修復,歡迎私訊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