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職場裡,我常見到一些能力很強的主管,明明腦中早已看見方向,卻遲遲不願踏出第一步。
他們不是沒想法,而是總想等「更好的時機」或「更完美的條件」。結果拖著拖著,計畫成了紙上談兵,團隊失去了動力,市場的機會也悄悄流走。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掙扎?「再等等吧,等資源更完整再推。」
「先觀察一下對手,再行動也不遲。」
但真相是:拖延毀掉的不是時間,而是你的領導力。
為什麼我們總在「等」?
我曾輔導過一位外商公司的總監,她帶領的團隊原本士氣很高,但因為她總想把每份提案打磨到「零缺點」才提交,常常一拖再拖。
結果同事們開始覺得「努力也沒用,反正最後還是會被打回來改」,慢慢地,團隊的主動性和創造力下降。
最後她自己也發現,不是計畫不夠好,而是她對「功勞心」看得太重。她總想要一舉成名、一次到位,卻忽略了行動本身才是最大的價值。
領導力的本質,不是「想清楚」,而是「動起來」
其實,真正能夠創造影響力的領導者,都有一個共通點:
👉 他們願意「馬上行動」,不計較回報,也不執著於功勞。
因為他們明白:
- 每一個行動,都是對團隊的訊號。
- 領導力,不是靠「完美」建立,而是靠「持續的推動」累積。
- 若凡事都先算「這次能拿到多少功勞」,反而會讓人失去推動的勇氣與速度。
領導者真正的價值,不在於「功勞簿上記了多少筆」,而在於能不能在關鍵時刻,帶頭跨出第一步。
三個行動心法,帶你走出拖延陷阱
那麼,如何養成「馬上行動」的習慣?
給高階主管三個實用建議:
- 拆小目標,不等完美再出手
把大計畫分解為可執行的小步驟,每走一步都算推進,而不是等到100分才開始。 - 設立「行動時限」
給自己與團隊設定一個明確的時間點,比如「本週內先交出初稿」,不要讓無止境的等待消耗團隊能量。 - 換掉「功勞心」,改成「推進心」
行動不是為了累積功勞,而是為了推動進展。記住:每一個微小的推動,都是對團隊的最大貢獻。
領導力,是在行動中長出來的
很多人以為,領導力來自宏偉的戰略,其實不然。領導力,來自一次又一次的立即行動。
所以,不要等「最好的時機」,因為那往往永遠不會來。
今天就先踏出那一步,團隊自然會跟上。
👉 那麼我想問你:
- 你是屬於「想很多才行動」的領導者?
- 還是「先行動再修正」的領導者?
👉 歡迎在留言告訴我你的答案,也許你的故事能啟發更多領導者。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正在掙扎於「拖延」的朋友或同事,讓他們也能得到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