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人|《阿堤離家出走》|陪孩子走過情緒風暴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孩子說「我要離家出走!」的時候,你腦中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是忍不住生氣:「你在亂說什麼話!」,還是笑一笑,覺得他只是在鬧脾氣?

在繪本《阿堤離家出走》裡,這句話背後藏著的,其實不是「真的要離開家」,而是一種強烈的委屈感。那是一種孩子沒被理解時,用盡全身力氣喊出的情緒訊號。

raw-image


\

阿堤的一天,從下午開始就不太對勁。

他正在畫畫,弟弟卻打翻了顏料。媽媽沒看到前因後果,只覺得阿堤在欺負弟弟,劈頭就怪他一頓。那是種無辜又沒被看到委屈的感覺。

raw-image

\

晚餐時間,他鼓起勇氣想幫忙,卻越幫越忙。結果不是被誇獎,而是換來大人的大聲責備。

raw-image

\

這些「小小的不順利」,在大人眼裡或許只是日常,可對孩子來說卻像一顆一顆小石頭,慢慢堆在心裡,最後壓得他喘不過氣。

到了夜晚,阿堤滿肚子難過,腦子裡的情緒怪獸越變越大。

他覺得沒有地方可以待,沒有人能懂他的心情。

於是,他決定要離家出走!

raw-image

\

最後,他真的背起行囊,走出家門,開始一場小小的「離家冒險」。

這一幕,孩子認真的模樣,透露出「我真的很難過,你們能不能看到?」

raw-image


\

故事的可愛之處,在於家人沒有急著把他抓回來,也沒有一味的說教。

爸爸跟在後面,一路尾隨、觀察。

raw-image

\

父母沒有否定孩子的感受,也沒有急著安撫,而是選擇站在他的同一個位置,用陪伴讓情緒慢慢化解。

最後還約定下次邀請媽媽一起離家出走,讓「離家出走」變成一場幽默卻真實的和解。孩子的心被看見了,情緒也終於有了出口。

\

《阿堤離家出走》就像孩子日常的那句氣話,它描繪了日常中那些讓孩子積累委屈的小插曲,也展示了大人可以如何回應。

孩子說「我要離家出走!」,並不是要真的離開,而是希望有人理解、有人陪伴。

有時候我們不需要急著解決問題,也不需要立刻教育,而是陪著走一段,讓孩子慢慢找到回家的力量。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願意傾聽、願意一起走過情緒風暴的家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囡仔話 tinytalks
2會員
21內容數
大小書蟲母女檔 📖 喜歡透過繪本看世界、聊生活。 偶爾碎念,偶爾感性,也會有點脆弱。 因為記憶太短,只想用文字記下那些走得太快的日常。 繪本選書|教養心得|延伸共學
囡仔話 tinytalks 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看這本書,心裡有好多觸動。 繪本裡的畫面,讓我想起阿祖家的角落:成堆的回憶、老舊的家具、陪伴歲月的物件,像一層層靜靜停駐卻仍在流逝的時間。 我的阿祖,也活到了近百歲。和繪本一樣,她與阿嬤、阿公各自住在相連的樓仔厝。 小時候常聽老人家說,如果能在睡夢中安靜離去,是多麼幸運的事。當時不懂,只覺得談
Thumbnail
2025/09/24
看這本書,心裡有好多觸動。 繪本裡的畫面,讓我想起阿祖家的角落:成堆的回憶、老舊的家具、陪伴歲月的物件,像一層層靜靜停駐卻仍在流逝的時間。 我的阿祖,也活到了近百歲。和繪本一樣,她與阿嬤、阿公各自住在相連的樓仔厝。 小時候常聽老人家說,如果能在睡夢中安靜離去,是多麼幸運的事。當時不懂,只覺得談
Thumbnail
2025/09/19
逛誠品的時候,被一本封面盯著我「賊笑」的月亮吸住了目光。 那張臉壞壞的,還露出一口尖牙,和我們習慣看到的溫柔月亮完全不同。 再一看,繪者竟然是貓魚,二話不說直接帶回家。 翻開第一頁,就讀到一句話:「現在已經很少人抬頭看看月亮了。」 想想真的如此。大人汲汲營營,被時間追著跑;孩子也一樣,趕
Thumbnail
2025/09/19
逛誠品的時候,被一本封面盯著我「賊笑」的月亮吸住了目光。 那張臉壞壞的,還露出一口尖牙,和我們習慣看到的溫柔月亮完全不同。 再一看,繪者竟然是貓魚,二話不說直接帶回家。 翻開第一頁,就讀到一句話:「現在已經很少人抬頭看看月亮了。」 想想真的如此。大人汲汲營營,被時間追著跑;孩子也一樣,趕
Thumbnail
2025/09/14
小孩對身體總是充滿好奇心,尤其最愛屎尿屁這一味。鼻屎更是觸手可及,伸手一挖就能「擁有」一顆,怎麼可能不著迷? 這本繪本乾脆把鼻涕、鼻屎、鼻毛搬上舞台,演了一齣活生生的「鼻孔王國大戲」。笑鬧之間,孩子不只聽完了一個故事,也理解了藏在身體裡的小祕密。 而且它不是枯燥的衛教,而是一場熱鬧的劇場:霧霾警
Thumbnail
2025/09/14
小孩對身體總是充滿好奇心,尤其最愛屎尿屁這一味。鼻屎更是觸手可及,伸手一挖就能「擁有」一顆,怎麼可能不著迷? 這本繪本乾脆把鼻涕、鼻屎、鼻毛搬上舞台,演了一齣活生生的「鼻孔王國大戲」。笑鬧之間,孩子不只聽完了一個故事,也理解了藏在身體裡的小祕密。 而且它不是枯燥的衛教,而是一場熱鬧的劇場:霧霾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讓孩子明白什麼「都要!」,不一定會帶來更多的快樂和滿足。
Thumbnail
讓孩子明白什麼「都要!」,不一定會帶來更多的快樂和滿足。
Thumbnail
放手,不放養:離家出走、不想上學也可以?用準大人的視角一起生活,讀懂他們不說、不問、不談的心裡話 作者從實務經驗得到的心得,提出以VSAI來建構解析孩子成長獨立的過程。
Thumbnail
放手,不放養:離家出走、不想上學也可以?用準大人的視角一起生活,讀懂他們不說、不問、不談的心裡話 作者從實務經驗得到的心得,提出以VSAI來建構解析孩子成長獨立的過程。
Thumbnail
害怕是一種感受,所以我們直接叫孩子「不要害怕」是無效的,我們否定孩子的感受,對他說:「沒什麼好怕的!」更會讓孩子覺得無能。
Thumbnail
害怕是一種感受,所以我們直接叫孩子「不要害怕」是無效的,我們否定孩子的感受,對他說:「沒什麼好怕的!」更會讓孩子覺得無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