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有一些時候,會出現讓人覺得卡住的「瓶頸」。
因為場地的限制,每堂課最多只能招收五位學生。這樣的小班制,一開始讓我感到有些壓力,因為當報名人數沒有如願達到五位時,心裡就會浮現失落感,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努力。
可是在一次次的教學過程中,我慢慢發現,這樣的小班制,反而是我的強項。因為人數少,我可以真正地看見每一位學生的需要。無論是身體姿勢上的調整,還是能量狀態的陪伴,都有更多時間可以細緻照顧。當我用心去觀察並引導時,學生們能更快地覺察自己的身體,也能從課堂中帶走一些自我調節的方法。
這樣的發現,讓我重新理解「瓶頸」的意義。原來,它不是阻礙,而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去看見自己還沒注意到的地方。招生的數字可能不如預期,但質量卻在不斷累積。那些來到課堂的同學,因為得到更多的關注,學習的體驗反而更加深刻。這就是「少即是多」的真實例子。
然而,當心裡的失落感出現時,我並不是完全不受影響。於是,我選擇透過自然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回到平衡。這幾天,我特別喜歡使用有著大樹氣息的雪松精油。當我打開瓶蓋,聞到那股帶有木質厚實感的香氣時,彷彿整個人都被擁抱住了。雪松有一種安定的力量,提醒我像大樹一樣把根深深扎下去,不因外在的風雨而動搖。
在瑜珈與能量的練習中,我常常會告訴學生:
「當你感到不安或動搖時,不要急著逃避或否定,而是要先找到自己可以安住的根。」 而這句話,也正是在提醒我自己。
每一次瓶頸,其實都在幫助我們更好地扎根。當我學會用雪松精油的氣息陪伴自己,把注意力帶回呼吸,慢慢感受身體的重量,我發現那份不安會慢慢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更堅定的力量。
生活或許不會因為這樣就完全沒有瓶頸,但我開始學會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就像瑜珈課堂上,不是追求完美的姿勢,而是透過每一次的練習,去調整、去覺察、去接受自己當下的樣子。
今天的心光,送給自己,也送給每一位正在經歷瓶頸的你。願我們都能在卡住的地方,看見新的禮物;願我們都能在動搖的時候,找到屬於自己的根。
🧘♀️面對瓶頸時,你都怎麼應對呢?歡迎留言與我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