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觀點】我什麼時候能升遷?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職場上,升遷往往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單純。有時候,並不是年資最久的人上去,也不是技術最強的人得到位置,而是那個在關鍵時刻「解決問題的人」。

raw-image

就像前陣子發生在一家 A 公司與 B 軟體公司併購後的案例。當時,A 公司收購了 B 公司,內部出現了誰該接任主管的討論。按照常理,主管的位置應該由 A 公司的人來擔任,畢竟是收購方,掌握主導權才合理。然而,最後卻是 A 公司的一位業務 C 被任命為 B 公司的主管。

原因並不複雜:在併購過程中,B 公司遇到幾個棘手的軟體整合問題,C 雖然不是技術人員,卻主動介入協調,幫忙解決了幾次緊急狀況,讓合作進度得以順利推進。這個舉動讓 B 公司的老闆印象深刻,認為她有能力、有格局,也能站在雙方角度思考問題。於是當 A 公司提出「主管必須由 A 公司人馬出任」的要求時,B 公司老闆毫不猶豫地選了 C。

這個案例清楚地說明了一件事:升遷並不是誰「資歷最深」或「專業最強」就一定能得到,而是誰在關鍵時刻展現了承擔與影響力。

但反過來,也有不少人待在公司多年,卻遲遲無法升上去。

比如 D,公司裡的資深工程師。他在同一個部門待了七年,技術實力扎實,對產品細節瞭若指掌。大家都覺得他「很可靠」,卻沒有人覺得他「適合升主管」。原因在於:D 雖然能把事情做好,但他習慣獨來獨往,問題總是自己悶頭解決,從不主動協助別人。當部門遇到困境時,他也只會抱怨資源不足,卻很少提出具體解方。對主管而言,他是一個好用的資深員工,但卻不是能帶領團隊的人。於是,年復一年,D 的位子始終沒有變化。

這兩個案例形成鮮明的對比:

  • C 在關鍵時刻展現了承擔,於是被拔擢。
  • D 雖然資深卻缺乏影響力,只能停留在原地。

由此可見,升遷的關鍵不在「時間」或「年資」,而在於你是否具備組織所需要的「條件」。

「我什麼時候能升遷?」這大概是職場人最常放在心裡的一個疑問。升遷,不只是薪資調整的象徵,更是職場價值的肯定。它代表了組織對你貢獻的認可,也承載了自我成就感的累積。然而,為什麼有些人似乎總是能順利往上走,有些人卻卡在原地?答案往往沒有想像中那麼單純。


一、升遷不是「時間表」,而是「條件表」

許多人在公司待了三年、五年,開始焦慮:「我是不是該升遷了?」但職場升遷從來不是依照「工齡」來決定,而是取決於你是否滿足了組織需要的「條件」。這些條件包含了 能力、績效、人際影響力與替代性

  • 能力:你是否具備上一個層級所需要的專業與決策力?
  • 績效:你的成果是否穩定、可被量化,並且對公司真正有幫助?
  • 人際影響力:你是否能影響團隊、協調資源,而不是只顧自己?
  • 替代性:如果你離開,團隊是否會立刻出現空缺感?

換句話說,升遷的核心不是「時間到了」,而是「你是否已經無法再被忽視」。


二、主管在看什麼?

升遷的決定權,往往在主管或更高層手中。很多人以為主管只看「做得好不好」,但實際上,他們還在意以下幾點:

  1. 能不能解決問題,而不是只回報問題 有些員工習慣把困難直接丟給主管,久而久之,主管會覺得這個人缺乏承擔。而能升遷的人,往往是「帶著解決方案」來的。
  2. 能不能替主管減壓,而不是增加麻煩 職場有句話:「主管會升遷能讓自己省心的人。」換句話說,你是否能幫主管分憂解勞,會是關鍵因素之一。
  3. 團隊是否認可你 升遷意味著你要帶人。如果同事不信服,或覺得你只會搶功勞,那麼即使能力再強,也難以獲得領導職位。
  4. 潛力與格局 升遷不是只看當下的表現,還會評估你能不能撐起更大的責任。有人在專業層面很強,但格局太小,主管自然會有所保留。

三、為什麼你還沒升遷?

如果你覺得自己表現不錯,但升遷卻遲遲沒有消息,可能有以下原因:

  1. 沒有「被看見」 你的努力是否讓決策者知道?如果成果只有自己知道,那麼在組織裡等於不存在。
  2. 缺乏代表作 升遷需要「成績單」。如果你只是默默完成日常工作,沒有亮眼的專案或成果,就難以成為升遷的理由。
  3. 位置沒有空缺 有時候,問題不是你不夠好,而是組織架構有限。上面的人不動,你也很難有機會。
  4. 人際關係影響 即使能力突出,如果人際衝突太多,升遷會讓主管擔心團隊運作出現問題。

四、該怎麼做才能加快升遷?

  1. 先做到「不可或缺」 讓自己成為團隊中最可靠的支柱,做到別人出問題時第一個想到你,離開時會讓主管頭痛。
  2. 主動承擔,展現領導力 不只是完成份內的事,而是看到團隊缺口時,勇於補位。這會讓主管看到你的格局。
  3. 讓成果被看見 不等於自誇,而是要適度地讓團隊、主管了解你的付出。學會「匯報」而不是「抱怨」。
  4. 經營關係,而不是討好 與其一味巴結,不如建立專業信任。被同事與主管認為「合作愉快」,比表面上的討好更長久。
  5. 長遠布局 有時候,一家公司給不了你想要的升遷機會,轉換跑道反而更快。不要把自己困在單一組織裡,而是要看清整個產業的可能性。

五、心態的調整:升遷只是「過程」

很多人把升遷視為人生勝利的證明,但事實上,升遷只是一個階段。真正重要的是:

  • 你是否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更強的能力?
  • 你是否培養了可以帶走的人脈與資源?
  • 你是否逐漸朝向自己理想的職涯方向?

若把升遷當成唯一目標,容易陷入比較與焦慮;但若把升遷當成「成長的副產品」,你會更專注於提升自己。


結語

「我什麼時候能升遷?」這個問題,與其問別人,不如問自己:

  • 我現在的能力,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更大的責任?
  • 我的存在,是否已經對團隊不可或缺?
  • 我的格局,是否已經大到足以承擔更高的位置?

當你把焦點放在「準備好」而不是「等機會」,升遷自然會在對的時機到來。畢竟,職場升遷的秘密只有一個:你得先成為那個值得升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22會員
4.8K內容數
這裡就是一個小報社,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歡迎閱讀。。。謝謝。。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10/20
在職場裡,和老闆聊天是門藝術。有人一句話就能讓老闆對他刮目相看,有人一句話卻讓老闆心裡暗暗扣分。最麻煩的是,很多「超雷對話」看起來很日常,但偏偏就是踩中老闆的地雷。這裡整理了十種職場最常見的「超雷對話」,帶你看看:哪些話讓老闆瞬間冷掉,以及應該如何改成「加分對話」。看完後,你會更懂得如何跟老闆相
Thumbnail
2025/10/20
在職場裡,和老闆聊天是門藝術。有人一句話就能讓老闆對他刮目相看,有人一句話卻讓老闆心裡暗暗扣分。最麻煩的是,很多「超雷對話」看起來很日常,但偏偏就是踩中老闆的地雷。這裡整理了十種職場最常見的「超雷對話」,帶你看看:哪些話讓老闆瞬間冷掉,以及應該如何改成「加分對話」。看完後,你會更懂得如何跟老闆相
Thumbnail
2025/10/19
在職場上,員工與老闆之間的關係往往微妙。太沉默,容易讓人覺得你存在感低、不積極;太多話,又怕踩雷,說錯一句話就讓自己陷入尷尬甚至困境。於是許多人心裡常有這樣的疑問:跟老闆,到底該聊些甚麼? 一、故事開場:小陳的困惑 小陳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新人工程師。每次進電梯時遇到老闆,他總是低頭盯著鞋子,不敢開
Thumbnail
2025/10/19
在職場上,員工與老闆之間的關係往往微妙。太沉默,容易讓人覺得你存在感低、不積極;太多話,又怕踩雷,說錯一句話就讓自己陷入尷尬甚至困境。於是許多人心裡常有這樣的疑問:跟老闆,到底該聊些甚麼? 一、故事開場:小陳的困惑 小陳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新人工程師。每次進電梯時遇到老闆,他總是低頭盯著鞋子,不敢開
Thumbnail
2025/10/18
小林在一家貿易公司上班多年,因為表現優秀,今年順利被升任部門經理。這原本是值得開香檳慶祝的時刻,但升遷後,他卻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以前和他同桌吃午餐、一起抱怨老闆的同事小張,現在要向他報告工作。會議上,小張常用一種「你憑什麼」的眼神盯著他,語氣裡帶著挑戰。小林第一次主持會議時,急於展現威嚴,直
Thumbnail
2025/10/18
小林在一家貿易公司上班多年,因為表現優秀,今年順利被升任部門經理。這原本是值得開香檳慶祝的時刻,但升遷後,他卻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以前和他同桌吃午餐、一起抱怨老闆的同事小張,現在要向他報告工作。會議上,小張常用一種「你憑什麼」的眼神盯著他,語氣裡帶著挑戰。小林第一次主持會議時,急於展現威嚴,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快速升遷經歷,從基層客服到外商高階經理人的過程。成功關鍵在於選擇與策略。在不同職涯階段,透過自我充實、有效管理、善用團隊和市場需求等方法,作者逐漸提升影響力,並強調選對時機和方向的重要性,在職場中找到「遊戲規則」進行反向操作,才能實現快速職涯進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快速升遷經歷,從基層客服到外商高階經理人的過程。成功關鍵在於選擇與策略。在不同職涯階段,透過自我充實、有效管理、善用團隊和市場需求等方法,作者逐漸提升影響力,並強調選對時機和方向的重要性,在職場中找到「遊戲規則」進行反向操作,才能實現快速職涯進步。
Thumbnail
當資深員工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時,理應重新定位他們的角色。鼓勵他們持續學習新技能,並與年輕員工合作以促進知識傳承和激發新的創意。肯定他們的貢獻,並提供彈性安排的工作,可以提升資深員工的自信並為公司帶來價值。
Thumbnail
當資深員工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時,理應重新定位他們的角色。鼓勵他們持續學習新技能,並與年輕員工合作以促進知識傳承和激發新的創意。肯定他們的貢獻,並提供彈性安排的工作,可以提升資深員工的自信並為公司帶來價值。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究竟要不要接受升遷當主管?表面上看,當了主管似乎意味著更高的地位、更好的薪資待遇。但實際上,這個決定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近日,一位資深HR專家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案例。小美,一位30出頭的行銷專員,在公司工作已有5年。她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主管也多次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究竟要不要接受升遷當主管?表面上看,當了主管似乎意味著更高的地位、更好的薪資待遇。但實際上,這個決定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近日,一位資深HR專家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案例。小美,一位30出頭的行銷專員,在公司工作已有5年。她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主管也多次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說明了,職場上升遷,靠的不是僅僅是專業,而是溝通表達的能力,因為在學校,老師跟同學對你的包容,遠大於職場,所以你的無效溝通,通常他們也不至於太過苛刻,但是職場上,精準的溝通述就是必備的,這可以從一些大師身上,好好開始學習!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說明了,職場上升遷,靠的不是僅僅是專業,而是溝通表達的能力,因為在學校,老師跟同學對你的包容,遠大於職場,所以你的無效溝通,通常他們也不至於太過苛刻,但是職場上,精準的溝通述就是必備的,這可以從一些大師身上,好好開始學習!
Thumbnail
關於我的升遷之路,其實頗不順遂。 在金融業浪跡天涯十來個年頭,待過幾間本土金控跟外商銀行,雖然外表title看起來還行,做的事也都還在線,但其實心裡清楚,自己恐怕不是當主管的料,也很大機率沒那個命,繼續當孤鳥的機率不低。 特別是這幾年看到同儕一個個開始出頭,不管是在local戲棚下等到位置混到科
Thumbnail
關於我的升遷之路,其實頗不順遂。 在金融業浪跡天涯十來個年頭,待過幾間本土金控跟外商銀行,雖然外表title看起來還行,做的事也都還在線,但其實心裡清楚,自己恐怕不是當主管的料,也很大機率沒那個命,繼續當孤鳥的機率不低。 特別是這幾年看到同儕一個個開始出頭,不管是在local戲棚下等到位置混到科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職務升遷」有時無法預測,但在職場上這是專業人士認為是對自我能力的肯定,也在努力追尋的目標。當真的獲得晉升後,週遭開始發生變化,喜悅的時光可能很快就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責任。成為新的領導者,接受轉變是必經的過程。你所做的決定,也將影響你團隊的表現。
Thumbnail
「職務升遷」有時無法預測,但在職場上這是專業人士認為是對自我能力的肯定,也在努力追尋的目標。當真的獲得晉升後,週遭開始發生變化,喜悅的時光可能很快就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責任。成為新的領導者,接受轉變是必經的過程。你所做的決定,也將影響你團隊的表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