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入門到實踐
薩提爾模式是一種著重個人內在資源與成長的心理學方法,由維吉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所創立。它強調透過自我覺察,探索個人行為背後的深層情感與需求,進而達到更和諧的內在狀態與人際關係。
薩提爾模式的核心概念
- 重視個人主觀經驗: 薩提爾模式強調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經驗與感受,這些經驗塑造了我們的行為模式。
- 以人為本: 薩提爾模式關注個人的價值與潛能,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成長與改變。
- 強調家庭系統: 薩提爾模式認為,家庭是一個影響個人發展的重要系統,家庭中的互動模式會影響個人的行為與情感。
李崇建老師在臺灣的推廣
李崇建老師是臺灣薩提爾模式的重要推廣者,他將薩提爾模式應用於親職教育、人際溝通及自我成長等領域。透過李崇建老師的著作、工作坊及講座,越來越多人認識並學習薩提爾模式,並將其應用於改善生活中的各種關係。薩提爾模式不僅是一種心理學理論,更是一種實用的生活哲學,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瞭解自己,並與他人建立更真誠的連結。
冰山理論:揭開行為背後的內在心理
冰山理論是薩提爾模式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它將人的內在世界比喻為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我們的行為,而隱藏在水面下的則是我們的情緒、感受、觀點、期待與渴望。- 行為(Behavior):這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也是我們最容易觀察到的。例如,一個人在會議上保持沉默、一位同事經常遲到。
- 感受(Feelings):指行為背後的情緒,例如,感到害怕、生氣、悲傷或快樂。
- 觀點(Perception):指我們對自己、他人及世界的看法,例如,認為自己不夠好、覺得別人不可靠。
- 期待(Expectations):指我們對自己、他人及環境的期望,例如,期待自己能成功、希望別人能理解自己。
- 渴望(Yearning):指我們內心深層的需求與渴望,例如,渴望被愛、被肯定、被接納。
冰山理論的應用
理解冰山理論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瞭解自己與他人。當我們能看見行為背後的情緒與需求時,就能更有效地處理衝突、改善溝通,並建立更深層的連結。如同薩提爾模式強調的,透過覺察冰山下的各種元素,我們可以更完整地認識自己,並找到更一致性的生活方式。
情緒管理:處理與放下的四步驟
情緒管理是薩提爾模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薩提爾模式並不鼓勵壓抑或否認情緒,而是提倡接納情緒、理解情緒,並以健康的方式來處理情緒。情緒管理的四個步驟包括:
- 面對(Acknowledge):首先,要承認情緒的存在。不要壓抑或否認自己的感受,告訴自己:「我現在感到…」。
- 接受(Accept):接受情緒是自然且正常的。每種情緒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即使是不舒服的情緒,也能帶給我們重要的訊息。
- 處理(Process):探索情緒背後的原因。試著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這個情緒想告訴我什麼?」。
- 放下(Release):找到健康的方式來釋放情緒。例如,運動、寫日記、與朋友聊天,或尋求專業協助。運動:透過運動釋放壓力,促進身體產生腦內啡,有助於改善情緒。寫日記:將情緒寫下來,有助於整理思緒,並更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感受。與朋友聊天:與信任的朋友分享感受,獲得支持與鼓勵。
實例分析:職場情緒管理
舉例來說,當你在職場上感到挫折時,首先要承認自己感到挫折,接受這種情緒是正常的,然後試著找出挫折的原因,可能是工作目標太高、缺乏資源,或是與同事之間有誤會。最後,你可以透過與主管溝通、尋求同事協助,或調整工作目標等方式來釋放挫折感。透過這四個步驟,我們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情緒,並保持心理健康。
自我覺察練習:打破慣性模式
自我覺察是薩提爾模式的基石。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瞭解自己的行為模式、價值觀、信念及需求,進而打破不健康的慣性模式,並做出更符合自己意願的選擇。
如何進行自我覺察
- 觀察自己的行為: 注意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例如,在壓力下會如何應對、與人互動時的習慣。
- 記錄情緒日記: 每天花一些時間記錄自己的情緒,並試著分析情緒背後的原因。
- 反思自己的價值觀: 思考什麼對自己來說是最重要的,並檢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 尋求他人回饋: 請信任的朋友或同事提供對自己的觀察,瞭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職場應用:改善溝通模式
例如,如果你發現自己習慣在會議上保持沉默,可以試著反思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害怕說錯話、擔心被批評,或是覺得自己的意見不重要。透過自我覺察,你可以更瞭解自己的恐懼與不安,並試著挑戰這些想法,例如,告訴自己:「我的意見是有價值的」、「即使說錯話也沒關係」。透過不斷地練習,你可以逐漸打破沉默的慣性模式,並在會議上更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致性理論:整合內在與外在的舞臺
一致性是薩提爾模式追求的目標。一致性指的是內在感受、想法與外在行為之間的和諧一致。當我們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時,就能建立更真誠的人際關係,並活出更自在的人生。
薩提爾的一致性溝通
薩提爾認為,一致性的溝通包含三個要素:
- 真實表達: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不壓抑或扭曲。
- 尊重他人: 在表達自己的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感受與想法。
- 考慮情境: 考慮當下的情境,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
建立一致性的步驟
- 自我覺察: 認識自己的感受、想法與需求。
- 接納自己: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有各種情緒。
- 練習表達: 學習以清晰、尊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一致性並非一蹴可幾,需要不斷地練習與調整。在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挑戰與阻礙,但只要堅持下去,就能逐漸建立更一致性的生活。正如薩提爾模式所強調的,每個人都有能力成長與改變,只要我們願意踏出第一步,就能活出更真實、更自在的自己。透過薩提爾模式的學習與實踐,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自己,與他人建立更和諧的關係,並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平衡。
結論
薩提爾模式是一套強大的自我成長工具,它幫助我們探索內在世界、管理情緒、改善溝通,並活出更真實、更自在的人生。透過本文的介紹,相信讀者對薩提爾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希望大家能將薩提爾模式應用於生活中,不斷地自我覺察、自我成長,並與他人建立更美好的關係。謹記李崇建老師的教誨,以薩提爾的精神,活出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