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需求要等行銷排程。」 「設計部那邊卡住了,下週才能給。」 「工程部說這個規格要重開會議...」
工作的排程已經夠煩,還要喬人!!!
專案都卡在無盡的「等待」與「協調」,一個簡單的任務,總是覺得光是跨部門溝通就耗掉半個月,心力交瘁??
其實這一切的內部溝通成本都能大幅降低,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人機混合團隊」—— 敏捷小隊 (Agile Squad)。
一起來train你的AI 助手
「敏捷小隊」的概念很簡單: 你,作為核心決策者,負責策略、創意和最終把關。 剩下的執行任務,交給你搭配的 AI 助手。
以我是「行銷企劃」為例的 AI 助手,他們 7x24 隨時待命,而且能快速完成任務:
第一站:業務進件 →【AI 流程助理】
- 傳統流程: 你手動將客戶的 Email 需求、LINE 訊息,複製貼上到 CRM 或 Excel 表單,然後手動寄送「已收到」通知。
- AI 優化後:
- 【AI 流程助理】 (例如 Zapier, Make, 或 AI Agent) 會 7x24 監控你的收件匣或表單。
- 任務①:自動歸檔。 它會自動讀取新進件的內容,判斷客戶是誰、需求是什麼,然後自動填入你的 CRM 或專案管理工具(如 Notion/Airtable)。
- 任務②:自動通知。 自動發送一封「已收到您的需求,正在處理中」的標準信件,並同時通知你(人類隊長)有新案件。
第二站:資料整理 →【AI 研究助理】
- 傳統流程: 你開始花大量時間 Google 客戶的背景、分析競品資料、閱讀他們提供的雜亂檔案,然後整理成一份Word重點。
- AI 優化後:
- 你對 【AI 研究助理】 下指令:「分析 [客戶A] 的背景、[競品B/C] 的近期動態,並總結這份30頁的PDF需求書,列出5個重點。」
- 任務①:內部資料摘要。 它會快速閱讀客戶提供的所有資料,抓出重點、矛盾點、和待確認事項。
- 任務②:外部情資搜集。 它會同步上網抓取最新的產業新聞、競品動態,提供一份精簡的市場背景報告。
第三站:策略規劃 →【AI 數據分析師 & AI 行銷企劃】
- 傳統流程: 你看著那份重點報告,開始苦思策略、畫心智圖、開會腦力激盪。
- AI 優化後:
- 【AI 數據分析師】 會分析「研究助理」提供的資料,找出「市場缺口」或「目標受眾痛點」。
- 你(人類隊長)根據這些洞察,對 【AI 行銷企劃】 下指令:「基於[痛點A]和[缺口B],為[客戶A]草擬三個行銷活動主軸,目標是提升年輕族群的轉換率。」
- 任務:產出策略草案。 AI 企劃師會快速生成數個不同的策略方向、Slogan、活動框架,讓你來挑選和修改。
第四站:執行 →【AI 專案管理師 & (同一個) AI 行銷企劃】
- 傳統流程: 策略定了,你開始排甘特圖、寫文案、拉表格、一篇一篇發文,並時時回報進度。
- AI 優化後:
- 【AI 行銷企劃】 負責內容產出。你下令:「依據[策略A],撰寫5篇社群貼文、1篇SEO文章、3組廣告標題。」它會立刻生成所有文案草稿。
- 【AI 專案管理師】 負責流程。它會自動將這些任務(審核文案、發布貼文)排入行事曆,並在死線前自動提醒你(人類隊長)進行審核。

「敏捷小隊」如何輾壓傳統部門?三大超能力分析
「小而美」是未來的趨勢?沒錯,傳統組織的溝通成本太高了。 敏捷小隊的所有資訊都匯集在「人類隊長」一人身上,反應速度自然快很多。
① 決策更快速 (不用一直開會)
- 傳統: 為了A/B測試的細節,來回開會協調。
- 敏捷: 你讓 AI 跑完數據,5 分鐘後,就能根據客觀數據做決定。
② 創意產出快 (靈感不中斷)
- 傳統: 腦力激盪一整天,可能還沒好點子。
- 敏捷: AI 企劃師能快速給你 100 個標題,AI 助理幫你搜集競品資料。你的創新,建立在更充足的資訊上。
③ 成本更精實 (高戰鬥力的小團隊)
- 傳統: 組建五人團隊,薪資、福利、辦公空間成本高。
- 敏捷: 一支「1+5」小隊,成本可能只是一些軟體的訂閱費。這讓小公司或個人,都有機會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
你,就是這個小隊的「隊長」
看到這裡,你發現了嗎? 要當一個好的「隊長」,你的核心技能不再是「親自執行」,而是學會如何「問對問題」與「下達精準指令」。
你需要清楚知道每個 AI 助手的長處,並把它們協調在一起,完成你的目標。從今天開始,嘗試組建你自己的 AI 團隊吧!
💬 聊聊吧:如果能組建你自己的 AI 團隊,你最希望 AI 幫你處理掉什麼任務? (A. 數據報表 / B. 行銷文案 / C. 專案追蹤 / D. 資料搜集 / E. 自動化雜務... 或是其他?)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按個愛心鼓勵我,讓我能持續為您實測更多好用工具!
或您的品牌需要更高效的社群、廣告或SEO協助,也歡迎與我聯繫,協助您一同達成商業目標。
✉️ 合作諮詢: zoe.yu42@iclou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