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執與愛他心的世紀大辯論-2

果果老師-avatar-img
發佈於八萬四千法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愛我執

取材自 蔣揚仁欽:為什麼學佛的十七堂智慧課

愛我執(挺胸):

「我不為己,誰為己?我苦由我承受,愛我才是硬道理。」


愛他心(溫而堅):

「為己故應利眾生。若只為己,短暫的安逸並不能解除煩惱,
反只會生更多恐懼與牽掛。」


愛我執(不屑):

「幼我與老我同一人,為何要為未來的我現今付出?我為何替他人承擔?」


愛他心(平靜):

「苦與不苦,取決於心的焦點。若早以他者為念,
智慧與胸懷先長起,未來的苦便不至把你摧毀。」


愛我執(激動):

「有仇不報非君子。我若不討回公道,豈非示弱?」


愛他心(直指要害):

「你的對象錯了。若真要‘報仇’,就應對治煩惱的根源——無明與貪嗔;
以暴制暴只會火上澆油,壯大憤怒,助長真正的仇敵。」


愛我執(理直氣壯):
「厭惡的人不會領情,我若熱臉貼冷屁股,只會顏面掃地!」


愛他心(回以譬喻):
「那你可曾因愛錢而得慰?錢無感知,卻被你深愛。
若愛只以回報為準,愛的尺度便荒謬。真正的試煉,
是在不被回報時,仍能守住慈悲與智慧。」


愛我執(孱弱):

「錢雖不愛我,但它不會害我;仇敵卻會害我。別讓善良成為你的致命傷!」


愛他心(義正言辭):

無法忍辱的‘善良’不是真正的大愛,而是佔有的貪
真正的力量來自冷靜與智慧—忍辱不是懦弱,而是修心的場域;
遇仇敵,正是修忍辱、淨己、轉業的機會。
否則,愛我執會在你心中築起暴君: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最終引你入惡業與墮落。」


(庭上片刻沉默,凡人之心微動。)


愛我執(喃喃):

「你說得很高遠……但我仍怕被傷害。」


愛他心(溫柔而堅定):

「承認恐懼是開始。把心的焦點從‘如何保自己’移向‘如何減他人苦’,
不是自滅,而是擴張自愛。當你以智慧與慈悲回應,仇恨便失去舞台。」



結語

愛我執並非被消滅,但它被照見。

不是要抹去自保的本能,而是教我們把自保升級為護他、護己的智慧。
當心量由狹到寬,原本的怒與恐,會化作修行的素材。

有些人聽到「一切眾生」就會立馬合掌,而聽到某個固定名字的時候,卻會破口大罵。
這種現象表示,此人平日修菩提心的方式有問題。
不應該想,一切眾生看似朦朦朧朧的一片雲朵在前方,進而對其產生愛心。
我們一定要針對某個特定討厭的對象,以想像的方式邀請到我們的正前方,
再以自他相換的方式進行慈愛的修練。
只有真心愛仇敵時,才能真正地愛一切有情眾生。

這品的主要內容是愛我執和愛他心的世紀大辯論,最終愛他心以周詳的理由辯倒愛我執,令愛我執啞口無言。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8會員
207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果寶寶看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10/04
《三寶偈》 愛我執與愛他心的世紀大辯論 取材自 蔣揚仁欽:為什麼學佛的十七堂智慧課 在一個內心的法庭上,兩股力量正在爭奪話語權。 左邊站著愛我執,右邊站著愛他心。 法庭裡的審判者,是每個凡人的心。 愛我執昂首開口,聲音充滿自信: 「我不為己,誰為己?人生苦難都是由自己承受的, 所以只有以自我為
Thumbnail
2025/10/04
《三寶偈》 愛我執與愛他心的世紀大辯論 取材自 蔣揚仁欽:為什麼學佛的十七堂智慧課 在一個內心的法庭上,兩股力量正在爭奪話語權。 左邊站著愛我執,右邊站著愛他心。 法庭裡的審判者,是每個凡人的心。 愛我執昂首開口,聲音充滿自信: 「我不為己,誰為己?人生苦難都是由自己承受的, 所以只有以自我為
Thumbnail
2025/09/16
佛法概述 壹.追求內在成長 核心主旨是強調向內探索、追求心靈成長的重要性,而非僅僅追求外在的物質或成就。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體悟,鼓勵讀者反思生命的意義,並尋求更深層次的滿足。 核心觀點與人生體悟 生命的意義在於內在而非外在: 尊者以「靈魂的重量」比喻,指出物質的積累無法帶來真正的充實。
Thumbnail
2025/09/16
佛法概述 壹.追求內在成長 核心主旨是強調向內探索、追求心靈成長的重要性,而非僅僅追求外在的物質或成就。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體悟,鼓勵讀者反思生命的意義,並尋求更深層次的滿足。 核心觀點與人生體悟 生命的意義在於內在而非外在: 尊者以「靈魂的重量」比喻,指出物質的積累無法帶來真正的充實。
Thumbnail
2025/09/09
菩提心的重要性 「一旦你已生起菩提心,你便成為大乘行者,踏上究竟成佛之道;若菩提心退轉,再高深的其他修持,即便通達空性或證得涅槃,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菩薩行持或成佛之因。」 ── 達賴喇嘛,《照亮成就之道》 這段話深刻指出:菩提心是佛道修行的核心與起點。 只要一念真誠的菩提心生起,就已經確立
Thumbnail
2025/09/09
菩提心的重要性 「一旦你已生起菩提心,你便成為大乘行者,踏上究竟成佛之道;若菩提心退轉,再高深的其他修持,即便通達空性或證得涅槃,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菩薩行持或成佛之因。」 ── 達賴喇嘛,《照亮成就之道》 這段話深刻指出:菩提心是佛道修行的核心與起點。 只要一念真誠的菩提心生起,就已經確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妳不惑 心便自在 當妳顧忌 心便掛礙 如是演法 萬教歸愛 學庸96.05.07/11:06
Thumbnail
當妳不惑 心便自在 當妳顧忌 心便掛礙 如是演法 萬教歸愛 學庸96.05.07/11:06
Thumbnail
忠我|直播6/15 pm8:30 在前幾周和朋友們聊到『感受自我』以及『突破心中制約』的議題, 繼而使我提出『凡事要忠於自我』的概念。
Thumbnail
忠我|直播6/15 pm8:30 在前幾周和朋友們聊到『感受自我』以及『突破心中制約』的議題, 繼而使我提出『凡事要忠於自我』的概念。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Thumbnail
讓參與者都能成就私心才是大公無私。
Thumbnail
讓參與者都能成就私心才是大公無私。
Thumbnail
《愛,從接納自己開始:發現愛,深入關係,到與萬物合一的旅程 Love is to accept yourself》 ✍️作者:巴觀 原文作者:Sri Bhagavan 譯者: 傅國倫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新星球 出版日期:2014/08/07 📝閱讀記錄: 這
Thumbnail
《愛,從接納自己開始:發現愛,深入關係,到與萬物合一的旅程 Love is to accept yourself》 ✍️作者:巴觀 原文作者:Sri Bhagavan 譯者: 傅國倫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新星球 出版日期:2014/08/07 📝閱讀記錄: 這
Thumbnail
「我執」在佛教用語裡,指的是眾生執著有一個真實存在自我的心態,它既是苦惱的來源,也是矛盾信念的產物。 簡單來說,你所體驗到的知見,是你透過所有不合理的濾鏡而詮釋出來的世界,那些濾鏡,便是由你心中所抱持的錯誤信念,而妄造出來的。 世界是以你想要的模樣來呈現,是你自己決定了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Thumbnail
「我執」在佛教用語裡,指的是眾生執著有一個真實存在自我的心態,它既是苦惱的來源,也是矛盾信念的產物。 簡單來說,你所體驗到的知見,是你透過所有不合理的濾鏡而詮釋出來的世界,那些濾鏡,便是由你心中所抱持的錯誤信念,而妄造出來的。 世界是以你想要的模樣來呈現,是你自己決定了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
Thumbnail
《愛 從接納自己開始》|閱讀筆記 愛自己,是改變你一切的黃金鑰匙 接納自己的一切,包括心中真實的樣貌 化解內在的傷痛→面對、擁抱、全然的經驗→轉化為喜悅、愛與智慧 除非你能夠愛自己,否則你無法愛別人 生命就是關係 有條件的愛:依賴、佔有 沒有條件的愛:愛就是存在 發生在內在的反映創造
Thumbnail
《愛 從接納自己開始》|閱讀筆記 愛自己,是改變你一切的黃金鑰匙 接納自己的一切,包括心中真實的樣貌 化解內在的傷痛→面對、擁抱、全然的經驗→轉化為喜悅、愛與智慧 除非你能夠愛自己,否則你無法愛別人 生命就是關係 有條件的愛:依賴、佔有 沒有條件的愛:愛就是存在 發生在內在的反映創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