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那天,我站在現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一位阿公突然大聲說:「走開啦!我不要你幫我!」
我的手停在空中,整個人卡住........
不是受傷、不是委屈,而是那一瞬間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沒有哪個教科書教過我該怎麼接這句話,該怎麼面對這樣的場面。
我不是不想說話,而是心裡空白。
後來我一直想,如果當時有人遞給我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
「他不是針對你,他正在保護自己。你可以先說:
『我會等你準備好,我在這裡。』」
那該有多好。
【想設計一張卡幫照顧者穩住當下的自己】
不是為了教大家怎麼說得好聽........
而是為了在現場那些「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 有人可以翻出一句話、先撐住情緒、再決定下一步。
我想設計一張「情緒反應卡」,讓照顧者、家屬、學生在混亂裡能:
- 確認自己的情緒當下是什麼?
- 找到一句能說出口、又不會造成傷害的話
- 給自己一個緩和的提醒,而不是全都往心裡吞
【這張卡會長得像這樣】
它可能不大,就像名片一樣放進護理手冊或口袋。
正面:現場情境選擇
- 🔹 案主拒絕照顧
- 🔹 家屬情緒爆炸
- 🔹 自己快撐不下去
- 🔹 夥伴衝突無法回應
學員或照服員可以圈選一個情境。
背面:三句話的支持語言
- 「我知道你很不安,但我會在這裡陪著你。」(對案主)
- 「你也累了吧?謝謝你願意一起陪伴這段路。」(對家屬)
- 「我不是做錯,我只是需要慢一點。今天已經夠努力了。」(對自己)
【語言不是技巧,是在混亂中給出的安全感】
照顧裡的語言很難學,因為沒有「標準答案」;
但我們可以有「支持的方向」。
我希望這張卡不只是指導,而是陪伴:
不是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說:
「你做不出來也沒關係,
我們可以一起先安靜一下,再慢慢想。」
我想讓這張卡,成為:
- 照服員深呼吸的間隔
- 家屬放下情緒的轉場
- 新手學生能說出:「我有點卡住」的開口機會
結語
這篇文章獻給那些曾經在現場「話說不出口、心卻揪在一起」的你。
我曾經也是那樣站著發抖的人,
不是怕案主,而是怕自己做不好、怕自己說錯、怕沒人理解。
所以我想設計這張卡,
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讓你不用獨自扛下那三秒鐘的沈默。
不是你不會說,是那句話還沒找到。
我想把這句話寫下來,交給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