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可以聚焦分享:
- 為什麼想做情緒對話卡,而不只是技術流程卡........
- 實際現場經驗中,那些「卡住又無法對話」的時刻......
- 希望這些卡片幫助照顧者「先整理自己,再理解對方」.......
- 引導出對照顧教學的核心想法:語言不是為了解釋,是為了理解與陪伴......
範例段落結構建議
【開場】不是每次照顧都能順利講出想講的話
「妳再這樣動,我不幫妳了!」
「妳要乖一點,我才有辦法幫妳換衣服啊!」 「她這樣真的很難搞……」
這些話,不是壞人說的,很多時候是累了、卡住、沒人教怎麼說的照顧者說的。
我想起自己也說過那些話.....說完後就後悔、想解釋、但不知道怎麼收尾.......
那時候,我多希望手上有一張卡,提醒我可以怎麼說,怎麼安撫,也怎麼放過自己......
【中段】我想設計一組照顧情緒對話卡
這組卡不只是用來「教育對方要怎麼說得更好」.......
而是幫助照顧者 在情緒來的時候,有一句可依靠的語言......
這些卡片內容會包括:
- 📘「給案主的對話句」
「我知道你不想這樣,但我會一直在旁邊等你覺得可以的時候。」 - 📘「給家屬的對話句」
「你也很辛苦了,我可以陪你一起看看有什麼方式會更好。」 - 📘「給自己的對話句」
「今天我已經做得很好了,不需要每一次都完美。」
【設計理念】這不是課本上的話,而是現場才說得出口的語言
我不是語言訓練師,也不是心理師,
但我走過太多「不知道怎麼說但很想說」的照顧時刻。
我想讓照顧者知道——
- 你有情緒是正常的
- 你講不好也沒關係
- 你不是在「表現」,你是在「陪伴」
這些卡會被我設計成:
- 角色場景卡 × 對話示範
- 情緒詞選擇 × 語句轉化練習
- 小組卡片交換 × 情緒釋放與共感回應活動
結語
這篇文章獻給每一位在照顧現場想開口、卻說不出來的你。
你說得不夠溫柔,不是因為你不夠好......
只是你太累了,太怕自己說錯了。
我想設計這組對話卡,就是為了讓你知道:
你有話可說,你說得出來也能聽得進去。
語言不是解釋,而是理解的開始.....
對話不是技巧,而是一種願意靠近的姿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