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煌的環島馬拉松,是對愛妻的深情告白與人生對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清晨五點,街道還在睡。

路燈下的影子,隨著腳步起伏,節奏穩定卻帶著孤獨。

對多數人來說,跑步是一場運動;但對張哲煌而言,跑步,是與自己的對話。

跑步,其實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

從起跑線的那一刻,我們懷著興奮與期待,心裡想著:「這次一定可以。」

可沒多久,氣喘、汗流、腳痛,那些熟悉的念頭開始冒出:「我到底在幹嘛?」

你開始跟自己辯論、打氣、責備,

也在一次次想放棄又堅持的循環裡,看見最真實的自己。

也許下一秒,你又被不甘心推著走;

也許某個轉彎處,出現一片讓人屏息的風景。

跑步就是這樣,不停在痛苦與美麗之間切換,

但始終有個理由、某個信念,推著你往前。

對張先生來說,那個理由,是愛與思念。

他跑的每一步,都像是在告訴世界:「我還在為妳完成我們的約定。」

在一生中能遇到真愛,何其幸運。

張哲煌,74 歲,高雄岡山人,跑步將近 20 年。

太太在 2017 年因病離開後,他把「跑步」變成一種想念的方式。

他報名參加《台灣環島跑者圓夢計劃》,總長 1,045 公里,為期 19 天,

這趟旅程,本該是兩個人一起完成的環島旅行。

「我曾答應太太,要帶她一起去看台灣。」

於是他把太太的照片放在身上,每一步都當作同行。

途中腳腫得像米辜,跑鞋磨破,仍不願上車。

跑步教會他的三件事

他說,跑超馬有三個原則:

一、自己照顧自己。

二、平等沒有特權。

三、尊重環境。

這三件事,放在人生裡也一樣適用。

他看過隊友因傷落後,大家放慢腳步一起跑;

也看過 19 歲女孩邊哭邊跑,最後完成全程。

他說:「痛苦不會讓人變弱,只會讓人更靠近彼此。」

跑步,也是一場人生的對話

每個人跑步的理由都不同。

有人為了健康,有人為了挑戰,也有人為了忘記。

但當你開始跑,才會發現,跑步的過程,其實是和自己重新相遇的過程。

有時候,我們不是在跑給誰看,而是在確認:「我還能前進」。

就像張哲煌一樣,當腳步持續向前,心裡的那份愛,也在靜靜延續。

讓愛繞行整個台灣

《人吶,為什麼要跑步》是一部紀錄這群跑者的電影。

它拍下了台灣的風景,也拍下了人心的風景。

當鏡頭跟隨他們的汗水、笑聲與淚水,你會發現,

每一次落腳,都像是一次重生。

69 位來自各地的跑者,交織著不同的故事與腳印。

這部電影目前正透過群眾集資籌備上映。

邀請你,一起支持這段用腳步完成的旅程,

讓更多人聽見這份「愛與不放棄」的故事。

👉 《人吶,為什麼要跑步》

🌿 每一步都在告訴自己,我還能前進,因為有妳在身後陪著我。

raw-image


#為愛而跑

#人吶為什麼要跑步

#生命不止步

#用腳丈量台灣

#讓夢想繼續跑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貝感幸福的沙龍
10會員
110內容數
貝感幸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8
手機螢幕的亮光、城市的節奏,讓我們忽略了生活中的寧靜美好。透過介紹「2026 臺灣野鳥日曆」,讀者重新學會觀察,從身邊的鳥類開始,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量,找回與自由重逢的時刻。
Thumbnail
2025/10/08
手機螢幕的亮光、城市的節奏,讓我們忽略了生活中的寧靜美好。透過介紹「2026 臺灣野鳥日曆」,讀者重新學會觀察,從身邊的鳥類開始,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量,找回與自由重逢的時刻。
Thumbnail
2025/10/03
​風吹過海面時,總有人停下腳步,只為聽那一瞬的寂靜。 風,無形卻真實,它能帶來涼意,也能捲起塵土;能讓人感覺自由,也能讓人感覺孤立。在日常裡,風或許只是窗外的流動;但在人生某些時刻,風卻成了命運的暗喻。它提醒我們:有些歷史,不因時間遠去而消散,只是需要有人耐心傾聽。 風中的孤島 風,本該是自由
Thumbnail
2025/10/03
​風吹過海面時,總有人停下腳步,只為聽那一瞬的寂靜。 風,無形卻真實,它能帶來涼意,也能捲起塵土;能讓人感覺自由,也能讓人感覺孤立。在日常裡,風或許只是窗外的流動;但在人生某些時刻,風卻成了命運的暗喻。它提醒我們:有些歷史,不因時間遠去而消散,只是需要有人耐心傾聽。 風中的孤島 風,本該是自由
Thumbnail
2025/10/02
以我們親身經歷的賞鯨與與鯨鯊共遊經驗,帶出在海洋中尋找平靜、療癒感的連結,探討現代人在角色扮演與壓力下的「消耗感」,並提出真正的修復源自「向外連結」的生命關懷,介紹中華鯨豚協會的「鯨豚加護病房」改建計畫,邀請讀者參與,重拾內在平靜與生命熱情。
Thumbnail
2025/10/02
以我們親身經歷的賞鯨與與鯨鯊共遊經驗,帶出在海洋中尋找平靜、療癒感的連結,探討現代人在角色扮演與壓力下的「消耗感」,並提出真正的修復源自「向外連結」的生命關懷,介紹中華鯨豚協會的「鯨豚加護病房」改建計畫,邀請讀者參與,重拾內在平靜與生命熱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跑步對人生和自我成長的啟示故事。作者在人生低谷時開始了跑步,享受跑步時專注於當下的單純感。文章中表達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跑步過程中的內在體驗。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跑步對人生和自我成長的啟示故事。作者在人生低谷時開始了跑步,享受跑步時專注於當下的單純感。文章中表達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跑步過程中的內在體驗。
Thumbnail
馬拉松倒數196天,本周的運動紀錄 周一:太極拳3小時 周三:4公里(跑步機) 周四:6公里 週五:羽球1.5小時 周日:10公里 以前感到內耗的時候就會去跑步,久而習慣成自然,感謝當下的步伐和身體的疲憊總把我拉回平靜的狀態,成為我情緒的部分救贖,直到現在都是。 這是我這禮拜
Thumbnail
馬拉松倒數196天,本周的運動紀錄 周一:太極拳3小時 周三:4公里(跑步機) 周四:6公里 週五:羽球1.5小時 周日:10公里 以前感到內耗的時候就會去跑步,久而習慣成自然,感謝當下的步伐和身體的疲憊總把我拉回平靜的狀態,成為我情緒的部分救贖,直到現在都是。 這是我這禮拜
Thumbnail
在二月二十九日這天,完成二月份的第十四次路跑、幾乎達成兩天一跑的目標,心裡喜滋滋。患有大頭症的瑜珈大叔,想著三月份也應該要來保持兩天一跑的紀錄。 沖著這個理想,瑜珈大叔帶著滿滿的自信:路跑沒什麼難的,又不是早些年還有票據法時趕三點半的拼命,再不濟也走完,不成問題。
Thumbnail
在二月二十九日這天,完成二月份的第十四次路跑、幾乎達成兩天一跑的目標,心裡喜滋滋。患有大頭症的瑜珈大叔,想著三月份也應該要來保持兩天一跑的紀錄。 沖著這個理想,瑜珈大叔帶著滿滿的自信:路跑沒什麼難的,又不是早些年還有票據法時趕三點半的拼命,再不濟也走完,不成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臺南跑半程馬拉鬆的經驗,並且將跑步的感受和超負荷的哲學做了呼應,探討了面對身體、心靈和人生時的超負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臺南跑半程馬拉鬆的經驗,並且將跑步的感受和超負荷的哲學做了呼應,探討了面對身體、心靈和人生時的超負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心血來潮決定跑蘭潭一圈,出門前才發現今天實在很冷,狀態好像也不是很好,在發懶猶豫不決的時候,想起田鴻魁主播在Podcast<跑步不要聽>裡面說的,「要開始才會有進步」,新鮮的跑步路線也是一個誘因,還是決定出發。 在去蘭潭的路上,還是又猶豫了XD,轉個彎多麼輕鬆。 到蘭潭時,好多人都在運動,很慶幸
Thumbnail
心血來潮決定跑蘭潭一圈,出門前才發現今天實在很冷,狀態好像也不是很好,在發懶猶豫不決的時候,想起田鴻魁主播在Podcast<跑步不要聽>裡面說的,「要開始才會有進步」,新鮮的跑步路線也是一個誘因,還是決定出發。 在去蘭潭的路上,還是又猶豫了XD,轉個彎多麼輕鬆。 到蘭潭時,好多人都在運動,很慶幸
Thumbnail
「從失落轉變成自信、壓力、挫折,最後再度站起,心裡不斷承受著許多轉變,這七天的賽事,像是人生中的縮影。面對最害怕的恐懼,不斷和內心抗衡,時而動搖、時而堅強,但如果放棄,比賽早就在那一刻結束了。恐懼將會轉化成助力,壓力將是成長的考驗。」
Thumbnail
「從失落轉變成自信、壓力、挫折,最後再度站起,心裡不斷承受著許多轉變,這七天的賽事,像是人生中的縮影。面對最害怕的恐懼,不斷和內心抗衡,時而動搖、時而堅強,但如果放棄,比賽早就在那一刻結束了。恐懼將會轉化成助力,壓力將是成長的考驗。」
Thumbnail
「真男人張嘉哲」作為一位非科班出身卻幾乎代表臺灣參加了世界級馬拉松賽事的選手,他其實做了很好的示範是,要先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再來去談努力跟堅持比較實在。透過這本書可以讓人了解到,家庭教育跟個人想法之間的相互扶持,也是可以成就不凡的。
Thumbnail
「真男人張嘉哲」作為一位非科班出身卻幾乎代表臺灣參加了世界級馬拉松賽事的選手,他其實做了很好的示範是,要先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再來去談努力跟堅持比較實在。透過這本書可以讓人了解到,家庭教育跟個人想法之間的相互扶持,也是可以成就不凡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