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光影如融化的糖液,懶洋洋地流淌在老茶館的雕花木窗,將空氣中的微塵都染上了一層金光。普洱獨有的陳香,悄然浸潤著每一個角落。
「鏗!」一聲清脆的磕響,打破了滿室的沉寂。
年輕的小說家阿炎將手中的青瓷茶杯重重放下,幾滴茶水驚慌地躍出杯沿。他的眉心緊緊擰成一個結,臉上是一片揮之不去的陰翳。「我或許……是個失敗的作者。」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望向對面的林見。
林見的動作卻彷彿未被驚擾,依舊不疾不徐。他提起那把被歲月溫養得光澤內斂的紫砂壺,壺嘴微斜,一道清流悄然入杯,七分則止。
「怎麼說?」
「我的新書《命若浮萍》,」阿炎的語氣充滿挫敗,「我寫的是一個人在時代洪流下身不由己的漂泊感,那種大時代的悲歌可是……」他深吸一口氣,像是要吐盡胸中的鬱結「你猜那些試讀反饋都讀出了什麼?」
林見只是安靜地呷了口茶,眼神示意他說下去。
「一位讀者說,他看到了主角在逆境中絕不低頭的奮鬥精神。另一位說,字裡行間是對故鄉刻骨的眷戀與歸來的渴望。甚至還有一位,竟然說這是一個關於放下的禪意故事!」
阿炎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語氣裡充滿了荒謬與不甘。「他們……他們全都讀錯了!我費盡心機埋下的線索,我小心翼翼營造的氛圍,那些骨子裡的悲傷……全都錯付了!我的本意,如同石沉大海,根本沒有被準確地傳遞出去。」
林見沒有立即回答。他端起自己的茶杯,緩緩轉動,用指尖感受著陶土粗糙的質地。
他悠悠開口,「我們寫作者,究竟是想做一個郵差,還是一個茶師?」
阿炎愣住了。「郵差?茶師?」
「郵差的使命,是確保信件原封不動,準確無誤地送到收信人手中。不容許任何偏差。這聽起來,很像你所追求的傳遞。」林見的目光深邃,「可一位好的茶師呢,他的工作是什麼?」
「是……泡一壺好茶?」阿炎有些不確定地回答。
「說得好。」林見眼中掠過一絲讚許。「他會傾盡心神,用最好的水,最合適的器皿,以最精準的火候,將茶葉的精髓完全釋放出來。他的職責,到此為止。」
說著,林見將自己的粗陶杯推到阿炎面前,又將阿炎的青瓷杯並排放在一起。然後,他將同一壺茶,注入了不同的茶杯裡。「你看看,我這隻是粗陶杯,壁厚,聚熱。你那隻是青瓷杯,壁薄,顯香。同一壺茶,倒進去,入口的溫度、香氣的層次都不同。你能說,是哪一個茶杯喝錯了嗎?」
阿炎的目光落在這一樸一雅的兩隻茶杯上,久久沒有言語。
林見說道:「作者的文字,就像那壺精心泡好的茶。而讀者的記憶、經歷與價值觀,就像那形態各異的茶杯。當茶注入茶杯,它必然會被生命之杯的材質所重塑。最終,在每個讀者心中開出的滋味之花,早已不再是茶師壺中純粹的味道了。」
「它變成了……」阿炎喃喃自語,眼中有了光。
「它變成了讀者自己的東西。」林見接過話,「獨一無二,且只屬於他自己的真實。那位讀到奮鬥的讀者,或許正處於人生的爬坡期;那位看到鄉愁的,可能正漂泊在萬里之外。你的故事,只是喚醒了他們心中早已沉睡的情感。」
阿炎緊繃的肩膀,在那一刻終於鬆弛了下來,連呼吸都變得輕盈。他一直以為,寫作的本意是「傳遞」,是強硬地將自己的感受灌輸給別人。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或許寫作的本質,也可以是「啟發」。
一個創作者的使命,或許不是去控制茶入口後的百般滋味,而是傾盡心神,去泡好那一壺蘊含著生命熱度的醇厚、豐沛且真誠的茶。
然後,將它交付出去。
交付給質樸的陶杯,也交付給華美的瓷杯;交付給剔透的玻璃杯,也交付給略有瑕疵的竹杯。創作者唯一要做的,便是全然的信任。信任茶自有它的去處,自有它與萬千茶杯相擁的方式。
阿炎此刻再看那些曾讓他耿耿於懷的讀者反饋,不再感到焦慮與挫敗,反而生出一種奇妙的參與感。他的文字不再是孤獨的出發,而是化作千萬條清流,匯入讀者各自的生命之杯中,與他們個人的記憶與經歷交融,淬鍊出獨屬於他們悲歡的滋味。
而這,或許才是一部作品,真正的圓滿。
他端起自己的青瓷杯,映著他眼中清澈的光,朝著林見,鄭重地舉起。
「謝謝你。我明白了。」他輕聲說,「謹以此茶……」
林見眼中含笑,也舉起了自己的陶杯。
「……敬每一個,獨一無二的茶杯。」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也曾像故事裡的阿炎一樣,為自己的心血未能被分毫未差地「傳遞」,而感到挫敗與孤獨?
當我們傾盡心力,交出真誠的作品或心意後,那些曾被我們視為「誤讀」或「誤解」的回應,是否就像一只只帶著生命獨特印記的杯子呢?
那麼,我們是否也能學會去欣賞、去感謝?正是它們,才讓我們精心泡好的茶,在相遇的瞬間,碰撞出千萬種超乎預期的滋味。
延伸閱讀:我的心意,你的杯子
「茶與杯」的故事,不僅適用於創作,也深刻地描繪了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的模樣。每一次的溝通,都是一次交付:
- 當你想說服對方時
阿炎最初想說服讀者接受他的本意。小故事|《人間半糖》:說服別人,先從接受被說服開始 這篇故事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真正的溝通,或許是先放下自己的茶杯,去欣賞對方茶杯的獨特。 - 相信你的茶自有去處
林見的智慧,在於信任。這與社群時代的創作心法不謀而合。我從threads上學到的事,寫對自己有用的內容,就會被世界看見 將從另一個角度印證:當你專注於寫對自己有用的內容時,世界自會找到看見它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