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員工不再只是「為了錢」在工作?
他們想要的,叫做生活品質、工作平衡和被重視的感覺。
對現代企業來說,福利制度早已不是「加分項」,而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關鍵策略。
趨勢來了:員工越來越重視「福利感」
根據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調查,近八成台灣企業除了法定福利之外,
還會額外提供各種補充型福利——從健康檢查、年度旅遊,到生日假、三節禮金樣樣有。
甚至有企業花在福利上的預算,已經超過薪資總額的 20%。
這說明一件事: 👉 福利不再只是支出,而是一種投資。
2017 年的調查中,員工最在意的福利前三名是:
1️⃣ 門診與醫療補助
2️⃣ 年假制度
3️⃣ 健康檢查
這些看似基本,其實正反映了現代員工對「身心健康與生活平衡」的渴望。
為什麼企業要「加碼福利」?
因為薪資漲幅有限,但競爭卻越來越激烈。
對企業主而言,與其被動調薪,不如主動透過福利制度創造差異化優勢。
根據 104 人資學院的研究:
- 高達 90% 的企業主管認為,福利制度能有效吸引人才。
- 76% 的人認為「三節禮金」最能打動員工。
- 61% 的人認為「旅遊補助」能提升團隊向心力。
- 38% 的人表示,「生日假與生日禮」會讓員工感受到被重視。
也就是說,這些看似「小確幸」的設計,其實是員工心中最有感的激勵。
企業的迷思:花錢不等於有效
很多老闆都在抱怨:「我明明有發福利,為什麼員工還是不感激?」
答案很簡單—— 因為員工根本不知道公司提供了什麼福利!
這是企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福利花再多錢,如果沒被「感受到」,那就等於浪費。
👉 解方是什麼?
企業應該強化「福利溝通」,甚至導入「彈性福利制度」: 讓員工依自己的需求選擇福利項目,像點菜一樣自由。 有人想多放假,有人想補貼健身課,有人想要教育補助。 這樣不但提升滿意度,也能展現公司尊重員工多元需求的文化。
福利 ≠ 福利品,而是一種「文化訊號」
國外許多企業,如 Google、Netflix、微軟,都把「員工健康」放在福利核心。
他們設有健身房、心理健康諮商、健康飲食補助等。 為什麼? 因為他們明白——
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而健康是人力資本的基礎。
當公司願意投資在人的身上,
員工就會更願意回饋自己的能量,形成正向循環。
🌱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願景
花果山成長基地秉持著推動每間企業落實 RBA 社會責任的理念, 致力於打造一個友善、具社會貢獻與負責任的企業環境, 並以創新管理策略促進企業長期穩健發展。
🎓🔥【薪資設計與留才策略課程】正式開放報名!
💥 「留才,不靠感情靠設計!」
你知道嗎? 許多企業花大錢在福利上,卻沒真正「打中員工的心」。 要讓薪資制度與福利設計成為戰略利器, 你需要的不只是 HR 技巧,而是「整體激勵思維」。
這堂課將帶你學會:
✅ 如何設計薪資制度與福利方案,讓員工「越領越甘願」
✅ 如何用福利制度提升雇主品牌吸引力
✅ 如何打造「低成本、高滿意度」的留才策略
📣 這堂課不只是給 HR,也給老闆們一個醒:
如果你不重新設計制度,你的人才正在被別人挖走。
👉 立即報名 ➤ https://forms.gle/tFompytbHkFqYT8RA
⏰ 名額有限,錯過這堂課,你的好員工可能就去幫競爭對手加班了!
💬 給你的三個思考問題
- 你公司現在的福利,是員工真正想要的嗎?
- 你認為加薪比較能留人,還是改善福利更有效?
- 如果讓員工「自己選福利」,你覺得他們會選什麼?
👉 想看更多企業成長與人力策略內容?
快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 https://lin.ee/isv4RJ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