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語字(2/4):一位傳教士,一本詞典-把拼寫基本「定型」在 1651年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前情提要:上篇說到西方傳教士把越南語「寫下來」~ 從峴港、清化的田野式學習,到澳門的互相交流筆記,邊學習邊摸索,直到終於勾勒出現代越南語的母音和聲調。那麼,其中的關鍵人物是誰?
越南國語字之父-亞歷山大・羅德斯

越南國語字之父-亞歷山大・羅德斯


👤 亞歷山大・羅德斯(Alexandre de Rhodes)

1624–1645 年間這位傳教士多次在越南進出。他一開始到清暹(現在的廣南奠芳,靠近會安)學越南語和傳教。他離開越南之後, 1651 年在羅馬出版《越–葡–拉詞典》,收錄大約 8,000 詞,並附有語法-這是越南第一部印行詞典。作為這部詞典的主編,亞歷山大・羅德斯在越南語拉丁化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角色,所以「清暹」也被視為國語字搖籃,越南政府在這裡還設了紀念碑。

值得一提的是,他出生在當時教皇國治理下的亞維農,屬於法語區,因此一般被稱為法國耶穌會傳教士亞歷山大・羅德斯。但其實,羅德斯是從葡萄牙傳教體系下培訓出來的,他來到越南教教也是得到葡萄牙國王的資助。

📖 為何這本詞典能「一錘定音」

主編亞歷山大・羅德斯的越語非常好,加上他手邊有其他傳教士前輩的「越–葡」稿本(雖然現已佚失)可以參考。還有,當時的教會本身就有印刷廠,而且鼓勵出版工作,因為這有利後續傳教士學習。

🔤 為何是「越–葡–拉」三語

有葡萄牙語是因為當時東來的傳教士大多乘坐葡萄牙商船,而且傳教工作是由葡萄牙國王資助的;有拉丁文是因為教會的工作語與神學語言是用拉丁文。

🧪 怪字母哪裡來的

國語字裡有一些我們不熟悉的「怪字母」,它們不是被隨便發明的,而是傳教士們用歐洲既有語言裡的文字符號來記錄發音能對應得上、相似的越語發音,比如 Â、Ê、Ô、CH、NH就是承襲拉丁語的書寫習慣。

西方傳教士們編的其實不只這部詞典而已,但這本的意義特別重大,因為它的出版讓早期分歧的越語拼寫首次獲得系統化與統一,同時它不只是工具書,更保留了17 世紀越南社會生活與方言的線索,極有研究價值。

羅德斯完成的《越–葡–拉詞典》不只是一本語言學成果,更像是一座橋樑,讓越南語的書寫第一次有了可以被傳承、修訂的「共通起點」。但要讓這套拼寫真正走出教會、進入社會,還需要制度、環境與歷史巧合的推動。接下來,下篇就要看看這些條件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越南留學人的沙龍
61會員
44內容數
在越南的首都~河內,單打獨鬥著,現階段留在這裡的理由是當老留學生。「為什麼選擇在越南留學」是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簡單版的答案是喜愛越南文化和越南語,真實版的答案得說好久,佐以眼淚鼻涕才說得完。這幾年將經歷的,有意思的,不想遺忘的點點滴滴,都在此記錄和收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上禮拜在後世相知或有緣中提到我的老師是正式將古代與東方的東西帶進我生命裡的第一人,但當我真的翻閱原文的時候,我只能將那些內容片段的翻譯,甚至稱不上閱讀,這樣的過程使我非常痛苦與不暢快,因為我的原意並不是欣賞古文,而是了解古人要傳達的精神。 但實際上要我閱讀白話文呢,我又感覺少了一點味道,好像也不願
Thumbnail
上禮拜在後世相知或有緣中提到我的老師是正式將古代與東方的東西帶進我生命裡的第一人,但當我真的翻閱原文的時候,我只能將那些內容片段的翻譯,甚至稱不上閱讀,這樣的過程使我非常痛苦與不暢快,因為我的原意並不是欣賞古文,而是了解古人要傳達的精神。 但實際上要我閱讀白話文呢,我又感覺少了一點味道,好像也不願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七 中國第一本系統地描述漢語語法的作品是馬建忠寫的《文通》(後人習慣稱之為《馬氏文通》19),於清光緒廿四年出版 (公元1898年),正值戊戌政變之年。行內人都知道,《文通》曾經長期被批評照搬西方的語法 (其實馬建忠以拉丁語為本),用西方語法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七 中國第一本系統地描述漢語語法的作品是馬建忠寫的《文通》(後人習慣稱之為《馬氏文通》19),於清光緒廿四年出版 (公元1898年),正值戊戌政變之年。行內人都知道,《文通》曾經長期被批評照搬西方的語法 (其實馬建忠以拉丁語為本),用西方語法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劉建仁先生大作: 刣 thai5 𢦏《說文》:傷也。从戈。才聲。 《說文解字繫傳》走該反, tsai 音,傷也。從戈才聲。 [臣鍇曰:「哉、烖(災)、裁、載、栽之類字從此。」] 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認為它的本義應該是“殺”甲金文字形到了西周時候,兩字形變為一個字形,如下: 此
Thumbnail
劉建仁先生大作: 刣 thai5 𢦏《說文》:傷也。从戈。才聲。 《說文解字繫傳》走該反, tsai 音,傷也。從戈才聲。 [臣鍇曰:「哉、烖(災)、裁、載、栽之類字從此。」] 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認為它的本義應該是“殺”甲金文字形到了西周時候,兩字形變為一個字形,如下: 此
Thumbnail
《辭海》上架之際,雖然文化大革命已成過去,但貫穿《辭海》的內文,還是沿襲文革那一套紅得很的意識形態詞彙。透過版本比較,或者能一窺時代輪廓,觀察在洪流中,我們曾經如何行正路或走歪途。
Thumbnail
《辭海》上架之際,雖然文化大革命已成過去,但貫穿《辭海》的內文,還是沿襲文革那一套紅得很的意識形態詞彙。透過版本比較,或者能一窺時代輪廓,觀察在洪流中,我們曾經如何行正路或走歪途。
Thumbnail
魔鬼的辯白:你們不能光聽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巴特勒。(我深思這句話許久!和“歷史是強者的自傳”有點相通) 越南新外交政策:不與人交惡,向竹子效法聚集生長、堅韌挺拔的習性與精神……聯合報 論壇。 比中指不禮貌?中國古剎裡有兩樽辯經羅漢泥塑:一位比出一中指笑容得意,另一位比出兩指面容
Thumbnail
魔鬼的辯白:你們不能光聽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巴特勒。(我深思這句話許久!和“歷史是強者的自傳”有點相通) 越南新外交政策:不與人交惡,向竹子效法聚集生長、堅韌挺拔的習性與精神……聯合報 論壇。 比中指不禮貌?中國古剎裡有兩樽辯經羅漢泥塑:一位比出一中指笑容得意,另一位比出兩指面容
Thumbnail
元征爪哇戰爭 元滅南宋後,承襲中國朝貢體系,招諭鄰近國家遣使入貢,但都未獲正面回應,便開始征伐鄰國,分別侵略安南(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日本、蒲甘(今緬甸)、爪哇(今印尼爪哇島)。
Thumbnail
元征爪哇戰爭 元滅南宋後,承襲中國朝貢體系,招諭鄰近國家遣使入貢,但都未獲正面回應,便開始征伐鄰國,分別侵略安南(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日本、蒲甘(今緬甸)、爪哇(今印尼爪哇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