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時代系列(4):AI 驅動的電信網路規劃與設計 🌐
38/100 第四週:📌 傳輸與骨幹網
38. 雲原生核心網架構 Kubernetes + CNF —— 容器化驅動電信雲演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隨著 5G 與未來 6G 的部署,電信網路需要更靈活、更彈性的架構。傳統的 專用硬體 與 NFV(虛擬化網路功能,基於 VM) 已經難以滿足快速擴展與自動化需求。
雲原生核心網(Cloud-Native Core Network) 成為趨勢,採用 Kubernetes 容器編排 + CNF(Cloud-Native Network Function),讓核心網具備與公有雲相同的敏捷性與可擴展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雲原生核心網的特徵
1. 容器化(Containerization):
o 將 AMF、SMF、UPF、NRF、PCF 等網元以容器方式運行。
o 相較於 VM 的 VNF(Virtual Network Function),CNF 啟動更快、資源更輕量。
2. 微服務化(Microservices):
o 每個網元拆解成獨立服務,例如會話管理、用戶鑑權、策略控制分離。
o 可獨立升級與維護,不影響整體網路。
3. 自動化與彈性伸縮:
o Kubernetes 負責自動調度、負載均衡與容錯。
o 根據流量需求自動調整網元數量,例如高峰時動態擴展 UPF P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Kubernetes 在電信核心網的角色
• 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管理容器編排、調度與狀態維護。
• 資料平面(Data Plane):支援高性能轉送,需要 SR-IOV、DPDK、eBPF 來提升封包處理能力。
• 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用於連接 Pod 與虛擬網路,支援多租戶與 Qo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ASCII 架構示意
傳統 NFV 架構 (VM-based)
[硬體伺服器] → Hypervisor → VM (VNF: AMF, SMF, UPF)
雲原生 CNF 架構 (Container-based)
[硬體伺服器] → Kubernetes → Pod (CNF: AMF, SMF, UPF)
│
├─ Auto-scaling
├─ Service Mesh
└─ Monitoring/Logging
在傳統 NFV 架構中,網路功能(如 AMF、SMF、UPF)以 VNF 形式運行在 VM 上,需依賴 Hypervisor 管理,雖然實現了功能虛擬化,但資源占用較高、彈性有限;而雲原生 CNF 架構則將這些功能容器化,運行於 Kubernetes 的 Pod 中,透過自動擴縮容(Auto-scaling)、服務網格(Service Mesh)及監控/日誌系統(Monitoring/Logging),能實現更輕量、高彈性且易於自動化運維的電信網路部署,是 5G 與未來 6G 的主要演進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應用場景
1. 5G SA 核心網(5GC)
o AMF/SMF/UPF 全部容器化,實現動態擴展。
2. 企業專網(Private 5G)
o 客戶可依需求在邊緣部署精簡版 CNF 核心網。
3. 雲遊戲與 AR/VR
o 與 MEC/CDN 結合,UPF 容器就近處理流量,確保低延遲。
4. 多供應商環境
o CNF 支援 O-RAN、生態開放,允許不同廠商組合核心網模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AI 與 CNF 的結合
• 智慧自動化:AI 可依據流量動態決策 Pod 數量,降低 OPEX。
• 異常檢測:AI 監控 CNF 健康狀態,提前預測故障。
• QoE 優化:AI 根據用戶體驗調整策略,例如動態調度 UPF。
• 資源最佳化:AI 協助 CPU、GPU、網卡資源分配,提高容器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實務題
1. 基礎概念
o 問題:CNF 與 VNF 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o 答案:VNF 基於 VM,啟動慢、資源較重;CNF 基於容器,啟動快、可彈性伸縮,符合雲原生理念。
2. 應用題
o 問題:為什麼 Kubernetes 適合管理電信核心網?
o 答案:Kubernetes 支援自動調度、彈性伸縮、容錯恢復,能應對電信網動態流量需求。
3. 設計題
o 問題:如果要在高雄建置一個企業 5G 專網,你會如何利用 CNF?
o 答案:在邊緣數據中心部署 AMF/SMF/UPF CNF,透過 Kubernetes 動態管理資源,並與 MEC 節點整合以降低延遲。
4. 診斷題
o 問題:若 UPF 容器延遲異常升高,你會怎麼排查?
o 答案:檢查 Pod 資源分配(CPU/DPDK/NIC 綁定)、Kubernetes CNI 網路效能、以及 SR-IOV/DPDK 是否正確啟用。
5. AI 應用
o 問題:AI 如何幫助 CNF 的自動化?
o 答案:AI 可做流量預測,提前擴容 CNF Pod;或做異常檢測,預測 AMF/SMF 故障,並自動切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小結與啟示
• CNF(Cloud-Native Network Function) 是電信核心網的未來,取代傳統 VNF。
• Kubernetes 提供容器編排、自動化、彈性伸縮能力,讓電信網像雲服務一樣敏捷。
• 應用:5G SA 核心網、企業專網、邊緣雲、跨供應商生態。
• AI 助力:智慧調度、異常檢測、QoE 優化。
• 實務重點:面試會考 CNF vs VNF 差異、Kubernetes 在電信的角色,以及如何將 CNF 與 MEC/CDN 整合。
• 就像「工廠自動化」取代傳統人工作業,CNF + Kubernetes 讓核心網更輕量、更智能,能隨流量需求即時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