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我們常以為「角色」是公司給的——
專案經理、主管、顧問、團隊領導。 但其實,真正決定你是誰的,不是頭銜,而是—— 你每天選擇「把注意力放在哪裡」。
幾年前,我遇到一位工程師。
他工作認真,天天在救火:一早接著客戶電話,中午修 Bug,晚上回信回到凌晨。 有天我問他:「如果有一天,這些問題都不見了,你會想做什麼?」 他愣了一下,笑得有點苦:「我好像沒想過這題,因為每天都在滅火。」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
他不是沒目標,而是被「問題反應模式」困住了。
他太習慣處理眼前的急事,反而忘了為什麼而忙。 結果,他越想掌控,越覺得被工作綁死。

🧭 重要的事,決定了你的專業角色。
有些人忙著追進度、開會、回信,覺得那是「責任」。
但如果問:「這件事真的推動了什麼嗎?」——就會沉默。
當你聚焦在結果,你是解決者; 聚焦在全局,你是思考者;
但若你老是在「撲火」,你就成了系統裡的「反應器」。
我常看到一些中階主管,整天趕著開會、交報告,
他們不是沒效率,而是忘了停下來問自己:
「我現在忙的事,真的是最重要的那件事嗎?」
真正成熟的專業者,不是做得多,而是懂得選擇不做什麼。
🤝 而重要的人,決定了你的影響角色。
有些人只看老闆的臉色,有些人只顧把自己的 KPI 做完。 但那些真正有影響力的人,會關心「誰能被我帶起來」。
我曾看過一位主管,每天花十五分鐘跟新人對話——
不聊績效,只問:「你這週最卡的是什麼?」
短短幾週,整個團隊的氣氛都不一樣了。
因為他懂得:當你關注人,你不只是帶任務,而是在帶信任。
領導者最厲害的能力,不是全能,而是讓別人能。
懂得放手,才有機會帶出共創。
🌱 我看過許多團隊的分水嶺,就在這裡:
從「解決問題」到「帶人解問題」, 從「一個人撐」到「一群人一起撐」。
那一刻,角色就升級了。 你不再只是努力的人,而是能讓努力變得有意義的人。
💡 一句話總結:
你專注的事,決定了你被看見的專業;
你關注的人,決定了你能走多遠的影響力。 當兩者重疊,你就不再只是員工,而是領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