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安全感,不是別人給的安撫,而是自己給的信任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不安全感來自哪裡? 不安全感會讓人做出哪些不理性的事?

分兩個層面來理解:心理根源與行為表現。

一、不安全感來自哪裡? 1. 早期依附經驗 童年時,若主要照顧者(父母或長輩)不穩定、忽冷忽熱、或讓孩子常感覺被忽略、被批評, 便會形成「不被愛、不被接納」的潛意識信念。 這種信念會延伸至成年後的人際與自我價值感。 2. 控制慾與未知恐懼 當我們無法掌控現實(關係、未來、環境變化),內在的「未知焦慮」會激發防衛機制。 不安全感其實是一種「對不確定的恐懼」。 3. 比較與自我評價過低 現代社會充滿比較——學業、外貌、金錢、成就。 當自我價值感依附於外在評價,就會在他人的成功中看見自己的不足。 4. 創傷與被背叛的記憶 曾被欺騙、遺棄或被否定的經驗,會在潛意識裡留下「再也不想被傷害」的防禦印記。 這種記憶在相似情境中會自動被觸發。 二、不安全感會讓人做出哪些不理性的事? 1. 過度控制他人 害怕失去、害怕變化,於是試圖掌控關係的一切細節。 例如:查勤、懷疑、設限、干預他人的選擇。 這其實是對內在恐懼的投射。 2. 討好與過度付出 害怕被拒絕或不被愛,於是用過度付出來「換取安全感」。 但長久下來,會感覺被忽視或被利用,陷入情感耗竭。 3. 逃避或切斷連結 當害怕受傷時,有些人會選擇「先離開」或「不投入」。 這是一種自我保護,但也讓真實的親密關係無法建立。 4. 自我懷疑與過度思考 不安全感會讓人陷入「我是不是不夠好」「他是不是不愛我」的思維漩渦, 不斷地推演最壞的結果,讓焦慮無限循環。 5. 依附於外在認同 透過社交媒體、外貌、工作成就尋找存在感。 一旦外在的掌聲減少,就陷入深層的空虛。

心靈觀點(榮格與佛教交會)

榮格的觀點: 不安全感源於「陰影」——我們不願面對的脆弱與恐懼。 當我們壓抑它,它反而以焦慮的形式出現。 唯有整合陰影,與內在恐懼共處,才能重建真實的自信。 佛教的觀點: 不安全感來自「我執」——對一個永恆自我的錯覺。 當我們以為可以控制人生、掌握他人時,就會恐懼失去。 放下「我」的執著,接受一切皆無常,心便能安住。

raw-image

故事:為自己而活

婉真,是一個總是微笑著說「沒關係」的女子。 在別人眼裡,她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像春天裡的一朵白花,永遠安靜地開在角落。 沒有人知道,她的笑容背後,藏著深深的不安—— 害怕被討厭,害怕被遺忘,害怕一旦表達真實的感受,就會被拋棄。 她總是先考慮別人的感受,再壓抑自己的需要。 有人開口,她立刻答應; 別人不高興,她急忙道歉,即使錯的不在她。 她以為只要付出、忍讓、懂事,別人就會感激她、珍惜她。 然而,現實卻恰恰相反。 那些她用心照顧的人,習慣了她的付出, 甚至開始以挑剔與責備對待她—— 「妳怎麼又忘了這個?」「妳不是應該早就想到嗎?」 他們一邊索取,一邊羞辱她的笨拙, 彷彿她再多的好,都只是理所當然。 漸漸地,婉真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夜深人靜時,她在鏡前看著自己蒼白的臉, 那個眼神空洞的女子,竟讓她有一瞬間認不出來。 她問自己: 「我這樣努力去討好,換來的是什麼? 為什麼越想被愛,越感覺孤單?」 直到有一天,她徹底崩潰。 被誤會、被責備、被冷漠地推開,她整個人像被掏空。 那一夜,她沒有哭, 只是靜靜地坐著,看著窗外的雨一滴滴落下。 忽然,她有一種奇異的清明—— 原來,不安全感不在別人身上,而在自己心裡。 她太害怕失去他人的愛, 以至於早就失去了愛自己的能力。 那一刻,她對自己說: 「夠了。從今以後,我不再為了被愛而活, 我要為了愛自己而活。」 她開始學著說「不」, 開始允許自己犯錯、拒絕、休息。 她去旅行、去畫畫、去散步, 不再急著取悅誰,只專注於心裡那個曾被忽略的小女孩。 每一次的獨處,都像是在重新擁抱自己。 慢慢地,她發現—— 真正的安全感,不是別人給的安撫, 而是自己給的信任。 當她願意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那份從內心生出的平靜,比任何掌聲都真實。 後來,婉真依舊善良,但不再委屈自己。 她懂得: 愛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地去愛別人; 安全感,不是被誰擁有,而是自己選擇不再害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86會員
430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5/10/18
沒有聲音和音樂,只有圖片和文字的動畫,給人怎樣的感受呢? 這樣的動畫,沒有聲音與音樂,只有圖片與文字時,會帶給觀者一種 「內在聆聽」的體驗。 它的力量,來自靜默。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感受層次: 1. 靜謐與沈澱 沒有聲音時,觀者的心會自然變得安靜, 注意力轉向畫面細節——光的流動、色彩的呼吸
Thumbnail
2025/10/18
沒有聲音和音樂,只有圖片和文字的動畫,給人怎樣的感受呢? 這樣的動畫,沒有聲音與音樂,只有圖片與文字時,會帶給觀者一種 「內在聆聽」的體驗。 它的力量,來自靜默。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感受層次: 1. 靜謐與沈澱 沒有聲音時,觀者的心會自然變得安靜, 注意力轉向畫面細節——光的流動、色彩的呼吸
Thumbnail
2025/10/17
我們習以為常,就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信念,然後,努力不懈地達成,卻不曾想過,這個信念背後所埋藏的潛意識。 於是,我們用一生去實踐,而不去思維,就是去做。 做的當下,毫不猶豫,甚至自信滿滿,從不懷疑。 這樣的勇氣與堅定,令人感動。 但是,這樣的信念堅持下去,會不會失去了理解這個世界的多樣性。 把自己綑綁
Thumbnail
2025/10/17
我們習以為常,就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信念,然後,努力不懈地達成,卻不曾想過,這個信念背後所埋藏的潛意識。 於是,我們用一生去實踐,而不去思維,就是去做。 做的當下,毫不猶豫,甚至自信滿滿,從不懷疑。 這樣的勇氣與堅定,令人感動。 但是,這樣的信念堅持下去,會不會失去了理解這個世界的多樣性。 把自己綑綁
Thumbnail
2025/10/16
問: 沒有我,這個世界還是照常運行,那麼我的存在,並不重要。 一旦認清自己沒那麼重要,我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嗎? 為什麼那麼在意存在的價值? 焦慮就是這麼來的。 心態改變,才能真正享受存在的價值,並不需要任何條件,我也就放下重擔,活得輕鬆自在 答: 這段話非常有哲理,也帶著深刻的覺察。它其實揭
Thumbnail
2025/10/16
問: 沒有我,這個世界還是照常運行,那麼我的存在,並不重要。 一旦認清自己沒那麼重要,我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嗎? 為什麼那麼在意存在的價值? 焦慮就是這麼來的。 心態改變,才能真正享受存在的價值,並不需要任何條件,我也就放下重擔,活得輕鬆自在 答: 這段話非常有哲理,也帶著深刻的覺察。它其實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你的夢想會讓你擁有真正的幸福感嗎? 在可以自由探索並且不被否定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與自信,這是人生中很大的財富。沒有安全感的人容易在一段關係中迷失自己,沒有真正的自信,容易隨波逐流,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你的夢想會讓你擁有真正的幸福感嗎? 在可以自由探索並且不被否定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與自信,這是人生中很大的財富。沒有安全感的人容易在一段關係中迷失自己,沒有真正的自信,容易隨波逐流,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尤其「愛」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石,它包括情感支持、理解、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尤其「愛」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石,它包括情感支持、理解、尊重和關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