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醫生跑去書店閒逛,一眼望去立刻就在架上看見書名很聳動的翻譯書:《現在不是去死的時候》,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大禪寺的第16代住持──根本一徹,這本書的緣起很有意思.

某日年輕人建議他要不要試試看上網,網路上隱藏了許多想自殺的求救群眾,震驚之餘,作者開始經營「想死的人」社團(後改為「不會消失的人」),這本書就是作者在幫助眾多向死之人,對自殺防治諮詢的心得,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試著完成一次「止掛搭」吧!
「止掛搭」(shikatou)的語源來自忽親、裝作沒看見、不理睬一詞,這是獲得修行許可相關的傳統儀式.
僧人來到寺院時,須先在玄關前一塊寫著「止掛搭」的大按牌前低頭行禮,並恭敬的說:「請多指教。」寺廟通常不會輕易接受,儘管如此,仍要低頭懇求,持續拜託兩天左右。
這段被無視的時間大概是人生中感覺最漫長的時光之一。彎曲著身體一直面向本堂,長時間低著的頭會因此充血,鼻水也會不停的流下,這段時間裡,人必須靜止不動,雖然可以去廁所,但是要是次數太多,就會被要求重頭來過。
此外,恐懼不安的心裡更會浮現出各式各樣的疑問.
「我到底為什麼會來這種地方?」
「我真的撐得過去嗎?」
完成這樣的儀式後,寫著自己姓名的木牌就會被掛上禪室,代表已正式獲准入門修行.若是連這兩天都撐不過去,就會被認為是「修行的心智尚未成熟」而被拒於門外.
這裡的「止掛搭」便是「決意活下去的覺悟」,是「徹底死過一次後活下去」的決心,而徹底死過一次,指的是捨棄過去的自己,回到空白的狀態。
與其忍受活著的地獄,不如重生一次.
這樣的決心能讓人心軟化,也能讓我們在低頭之際開始反思,放下多餘的自尊與執著。
說出口便是改變的起點
「他們並不是渴望死亡,只是活得太累了。」只要把想放棄生命的心情說出口,就有可能轉化成求生的力量.
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很難跳脫「沒有選擇」的末路思維,可是情緒稍微穩定下來後,再加上身為第三者一起冷靜思考,就可能發現那些原本以為「不可能」的選項,
當人生碰壁,試著坐禪吧!
越聰明的人越容易想得太多,把自己繞進死胡同裡.
智美長年受幻覺(或幽靈?)困擾,甚至常常會在床邊看見駐足的人影,這樣的幻聽幻覺讓她無心在公職工作,只能請假休養,女士找上作者的時候得到了坐禪靜心的建議,於是只要一感受到虛無的干擾,女士就到陽台靜坐靜心.
沒想到一段時間下來,那道困擾她多年的身影居然就此消失.
透過坐禪,人可以在靜心中看清自己,在混沌中找到自己.
這便是「現代公案禪」的精神──將當下的痛苦與矛盾轉化成人生的開悟和啟發.
孤獨是透過「被需要」而療癒
如果你把某樣東西看得太重,越是追求,越難得到,患得患失之間,反而越容易失去它,有時候,人不是朝向渴望奔去,而是要反其道而行。
如果你在職場、在人際關係裡、在愛情裡感受到不被需要,不妨主動走向那些真正需要你、等待你的人身邊,到那些「沒有你就不行」的地方,像是療養院或者任何需要你長才的地方.
人是透過付出而得到,放下渴望,轉而投入到幫助人的行為,命運反而會給你真正渴望的東西.

台灣菩薩寺
煩惱並不是壞事,這代表你還活著,試著用中立心看這個世界,向死而生,便是全新的開始.
線上靜心推薦參考系列文: 喜樂是你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