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批准《巴黎協定》第 6.4 條首項碳權方法學,重塑全球碳市場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前言

PACM 通過了新的再生能源方法學。目前有許多舊的 CDM 方法學在等待更新認可,同時也有許多新方法學在申請中。

儘管訂下了新的遊戲規則與要求,但如何避免重蹈過去 CDM 的覆轍仍然是最重要的考量。

新聞來源連結請參考。

聯合國批准《巴黎協定》第 6.4 條首項碳權方法學

聯合國在全球碳市場領域邁出關鍵一步——一個聯合國專家小組已正式批准《巴黎協定》第 6.4 條下的首項碳權方法學,象徵國際碳交易進入全新階段。這項制度將協助各國與企業在統一的全球標準下進行碳排抵換,為國際減碳行動釋放龐大資金潛力。

《巴黎協定》第 6.4 條(又稱「巴黎協定碳權機制,Paris Agreement Crediting Mechanism,PACM」)旨在建立一個全球市場,使各國能以經過驗證的減排量進行交易。它取代了《京都議定書》下的「清潔發展機制(CDM)」,後者在 2006 至 2020 年間共註冊超過 7,800 個專案。新機制確保碳權來自真實且可量測的減排成果。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監督機構於 2025 年 10 月中旬審議多項市場方法,並批准首項方法學,為全球氣候融資專案邁出關鍵一步。

首項獲批的方法支持再生能源專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的中小型風能與太陽能項目,這些專案對減少排放與推動潔淨能源普及非常重要。國際能源署(IEA)指出,開發中經濟體的再生能源產能必須在 2030 年前成長三倍,才能達成全球淨零目標。

《巴黎協定》第 6.4 條之內涵

《巴黎協定》第 6.4 條屬於協定中「合作機制」的一部分,允許一國資助他國的減排專案,並將該減排成果計入自身的氣候目標中。此機制的核心目標包括:

  • 防止重複計算減排量;
  • 透過嚴格監測提升透明度;
  • 強化發展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互信。

此系統將有助於各國更快達成「國家自定貢獻目標(NDCs)」。世界銀行估計,透過 NDC 合作機制,每年到 2030 年可減少多達 50 億噸的碳排放,並可能每年釋放約 2,500 億美元的氣候融資,為投資者提供支持可信碳權專案的明確途徑。

在巴庫舉行的 COP29 上,各國政府就 2025 年後的全球氣候融資新目標達成共識,承諾到 2035 年將針對開發中國家籌集至少每年 1.3 兆美元的資金,來源涵蓋公私部門。

已開發國家將率先每年動員 3,000 億美元,擴大原有 1,000 億美元的承諾。協議同時允許開發中國家自願計入自身出資,並納入所有多邊開發銀行(MDB)的氣候融資。這與專家估算相符──開發中國家到 2035 年每年需 3.1 至 3.5 兆美元,以達成氣候投資與調適目標。

從規則到市場

過去關於《巴黎協定》第 6.4 條的討論主要聚焦於制度設計與規範層面,如今聯合國專家小組的決議,象徵此機制正式從理論走向實際運作,全球碳交易體系已準備啟動。

專家預測,全球對碳權的需求至 2030 年可能達 20 億噸,2050 年更可能高達 130 億噸。聯合國的目標是確保這個迅速成長的市場中,僅有經驗證、具高品質的碳權能被交易。

發展中國家將成為最大受益者。許多國家擁有豐富的再生能源、造林與甲烷減量潛力。僅非洲地區,到 2030 年就可能供應全球 30% 的高品質碳權,為潔淨發展創造數十億美元的新收益。

依據這項新方法學,相關專案得以獲取可國際交易的碳權,協助地方社區建設潔淨能源、並強化氣候調適能力。

完整性與透明度

早期的碳市場因缺乏嚴謹性與報告不透明而備受批評,第 6.4 條機制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設計。所有專案在獲得碳權前,必須經過獨立稽核機構的嚴格審查,只有當減排成效經實證確認後,才可核發碳權。

監督機構(Supervisory Body)所建立的框架包括以下步驟:

  • 設定明確的排放基準線;
  • 持續量測減排成果;
  • 透過標準化工具進行績效監測。

這套程序將有助於重建市場信任,吸引新投資者加入。每一單位碳權都會附有數位紀錄,使買方能追溯其來源與實際減排效益。

對於擁有淨零目標的國家與企業而言,這將成為一項具公信力的工具。目前已有超過 160 個國家承諾達成淨零排放,約 60% 的全球企業已使用或計劃使用碳權以實現其氣候目標。

市場反應

首項方法學的通過,立即吸引能源與金融產業的高度關注——許多企業早已在等待一個由聯合國背書的可信制度。

根據麥肯錫(McKinsey)的估算,2023 年自願性碳市場的規模約為 20 億美元,而隨著第 6.4 條交易機制啟動,市場規模有望在 2030 年突破 1,000 億美元。同時,新制度也將迫使企業只購買經驗證、透明度高的碳權,有助於減少「漂綠」(greenwashing)行為。

各區域的交易所與碳登錄機構正積極準備,在市場正式啟動後納入第 6.4 條碳權。亞洲、歐洲與拉丁美洲的交易平台已著手與聯合國規範接軌。此舉將有助於穩定全球碳價,目前自願市場每噸價格低於 5 美元,而歐盟體系則超過 90 美元。

價格的穩定預期將吸引更多長期資金投入潔淨能源與氣候專案。專家預測,一旦投資者認可其品質優勢,第 6.4 條碳權的交易價格可能出現溢價。

環境影響

新的聯合國制度進一步支撐全球的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目標。企業透過購買第 6.4 條碳權,不僅能降低自身的碳足跡,同時也能資助脆弱地區的永續發展專案。

非洲與亞洲的太陽能與風能發電專案,不僅創造就業機會,還改善空氣品質並提升電力可及性。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署( IRENA )的資料,2024 年全球再生能源相關就業人數已達 1,370 萬人,未來發展中國家預期將持續成長。這些社會效益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中關於潔淨能源與氣候行動的訴求高度一致。

聯合國在強化監督的同時,也希望杜絕制度被濫用,確保減碳成果真實可驗。隨著碳市場規模擴大,碳權的完整性將成為關鍵。一項 2024 年的研究指出,過去多達 40% 的舊型抵換碳權缺乏可驗證的減排效益,第 6.4 條正是為了彌補這項缺口而設計。

更公平、透明與一致的碳市場

在新制度全面落地之前,仍有諸多挑戰需要克服。下一步,聯合國將審議更多領域的減碳方法學,包括林業、農業與工業等。這些部門結構複雜,必須訂定更精細的規範,以防止誇大減排成效。

各國間的談判也將持續進行。一些國家擔心碳交易可能讓他國延後國內減排行動,另一些則認為此舉將為潔淨能源與氣候調適開啟全新的融資管道。

聯合國指出,發展中國家到 2030 年每年需要約 4.3 兆美元的資金,才能達成氣候與能源目標,而第 6.4 條有望成為填補資金缺口的重要機制。

監督機構預定在巴西貝倫( Belém )舉行的 COP30 前再次召開會議,屆時可能批准更多方法學。隨著制度逐步擴展,各國政府與投資者正密切關注其進展。

聯合國表示,這套新制度將打造一個公平且透明的全球碳市場。隨著碳價日益趨於一致,焦點也將轉向如何確保專案真正為人類與地球帶來實質效益。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UN 首批 PACM 碳權專案通過審核,引發市場信任危機
氣候調適與資金:聯合國報告中的現實與期望
深度解析碳權市場:挑戰、解決方案與未來趨勢
自動化浪潮下的碳市場
品質成為新貨幣:碳市場邁入新階段
全球碳權市場發展趨勢的成長藍圖
美國EPA 取消 200 億補助,再生能源發展受挫
永續農業與氣候資金:巴西COP30峰會的關鍵挑戰
SBTi針對COP29的重點回顧
經濟成長抵銷減排努力,達成巴黎協定目標挑戰重重
巴黎協定第六條碳市場機制評估:漏洞與改善建議
巴黎協定第六條與國際碳市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43會員
336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1
《2025年全球森林融資現況報告》指出,全球森林與土地用途相關投資雖持續成長,但距離2030年目標仍有龐大缺口,目前年投資額僅達所需的二十分之一。報告強調透明度與可信度正成為核心,越來越多專案採用第三方驗證與衛星監測、AI、區塊鏈等新技術。
Thumbnail
2025/10/21
《2025年全球森林融資現況報告》指出,全球森林與土地用途相關投資雖持續成長,但距離2030年目標仍有龐大缺口,目前年投資額僅達所需的二十分之一。報告強調透明度與可信度正成為核心,越來越多專案採用第三方驗證與衛星監測、AI、區塊鏈等新技術。
Thumbnail
2025/10/20
本文分析了近年全球經濟發展與碳排放強度趨勢,指出儘管各國在降低人均碳排放方面有所成效,但強勁的經濟成長帶來的總體排放增幅抵銷了減排努力。研究模型顯示,即使所有國家達成更積極的減排目標,並持續努力,要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兩度以下,仍需要各國付出額外努力,特別是主要排放國。
Thumbnail
2025/10/20
本文分析了近年全球經濟發展與碳排放強度趨勢,指出儘管各國在降低人均碳排放方面有所成效,但強勁的經濟成長帶來的總體排放增幅抵銷了減排努力。研究模型顯示,即使所有國家達成更積極的減排目標,並持續努力,要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兩度以下,仍需要各國付出額外努力,特別是主要排放國。
Thumbnail
2025/10/17
全球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委員會宣布在新加坡設立首個實體辦公室。ICVCM 將協助制定「轉型碳權」標準,支持東南亞提前退役燃煤電廠並投資再生能源。該機構亦將強化自然型碳專案與自願性市場的品質認證。隨著各國合規與自願市場逐漸融合,專家認為這將促進市場規模擴大、資金流入社區,並提升全球減碳行動的實質成效。
Thumbnail
2025/10/17
全球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委員會宣布在新加坡設立首個實體辦公室。ICVCM 將協助制定「轉型碳權」標準,支持東南亞提前退役燃煤電廠並投資再生能源。該機構亦將強化自然型碳專案與自願性市場的品質認證。隨著各國合規與自願市場逐漸融合,專家認為這將促進市場規模擴大、資金流入社區,並提升全球減碳行動的實質成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