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造就這些高手的與眾不同?”
好書分享:人生勝利聖經
向100為世界強者學習健康、財富和人生智慧作者:Timothy Ferriss
翻譯:林力敏
三采文化出版

如果從中文書名可能會以為是個雞湯書籍,但從英文書名就比較明確可以了解,作者大量訪問然後摘記下不同領域的成功人士的一些習慣,這些習慣就如同工具一樣,有的適合,有的不適合,我們需要自己判斷,但同時也會發現有些共通的習慣,書本有點厚,可以先挑選有認識的人去看,然後也可以跳著看作者中間穿插的觀察與實踐,一樣挑選一些篇章紀錄分享。
#健康
關於這個篇章還是要先做一下告知,這裡列了不同人的許多工具與方法,但強烈建議需要評估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甚至是要經過醫師評估才做進行,特別是關於斷食,生酮飲食甚至迷幻藥,而關於一些健身動作也需要評估場地環境還有自己的身體素質狀態進行練習。
#低醣減脂法備忘單
- 避免白色(或所有原本可能是白色的)澱粉質碳水化合物
- 前幾餐都一直吃一樣的食物,特別是早餐和午餐。
- 不要喝下熱量
- 不要吃水果
- 量體重時要量體脂比例,而不是總公斤重
- 一周休息一天,隨你吃

#樂善的力量
“一切保持不變的狀態下,你只需一件事就能更快樂:隨機祝福別人快樂。”
比起飲食以及運動,這個念頭跟行動來的簡單,也相當有成效。面對職場工作中,我們太容易帶有一些預設的煩躁,尤其工作任務與改變交替接踵而來,很容易想著別再找我麻煩或是覺得我很閒嗎,但如果今天這個交付的對象是你相當心儀的對象或偶像,我想應該是怎麼也不嫌煩,也就是用這樣的心情,在心裡想,用假裝的也行,自己的心情也能慢慢調整起來。就如當你向他人灑香水時,身上也會有香味的。

#財富
“瞎忙大多是一種掩飾:掩飾自己是在逃避少數討厭的當務之急。”
關於財富,我們容易想到的是累積金錢的數字,但從這些成功人士來看,真正的財富來自於對生活的掌握感,就如財富自由一樣,重點在於自由,能夠充分掌握自己的時間,而這樣的狀態之下,通常不會有所謂瞎忙狀態,而是一種帶有目的與方向的忙碌甚或是貢獻。

#智慧
“沒有通往快樂的道路,快樂本身就是道路”
恐懼與害怕是驅使我們前進也同時是阻止的源頭,面對恐懼通常想像的比本質來的更加可怕,如果我害怕的是貧窮,作者舉了個例子,模擬自己身家虧光,只能在客廳睡睡袋,都穿同樣的衣服,只喝水或即溶咖啡,只在圖書館上網。在這樣的極端測試之後發現,其實也是能活的,幸福快樂未必與金錢完全相關,如果最壞情況能活著,那其實不用那麼畏懼,而且這樣的極端狀況出現機率也極低。

#卸重
“一個人要如何擺脫被動反應,不再照著別人的進度走?”
機器運轉不可以常態保持滿載,人也是,緊繃的橡皮筋最終只會失去彈性或是斷裂。面對高強度的工作,有沒有自己可以放鬆的時間,有沒有放鬆的儀式,絕不是報復的滑手機,也得避免成癮的酒精或尼古丁,惟有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人生才能走得更長遠。

#處理災難的兩個字
“很好”
如果你能說出很好二字,這表示你還活著,還在呼吸。很多變化與狀況相當的打擊自己,甚至會有許多負面的念頭,心理會影響生理,但生理也能夠影響心理。接受事實,專注解決方案。接受問題,接受挫敗,接受困難,轉為某種好事並繼續向前。從口頭的接受,影響心理的思考,從外而內,再從內而外,人生不是短跑,是長跑的馬拉松。

我能思考:有好的決策規則,有好的問題能問自己和別人。
我能等待:能做出長遠規劃,打持久戰,妥善運用資源。
我能斷食:能承受艱困和痛苦,訓練無比堅韌和耐痛的自己。

我們常說摸石子過河,但巨人過河根本就不需要摸石子,這時代的累積有非常多的巨人,我們除了學著摸石子過河的方法,更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許書裡認識的人可能沒那麼多,但跳著閱讀並不影響觀念的學習,透由這些來打造屬於自己專屬的方式。書末還有兩篇很值得的:讓你收穫良多的十八題快問快答,推薦書單。作者相當知名的著作還有:一週工作四小時,身體鍛鍊聖經等書籍,後續有機會再陸續安排閱讀跟分享。好書分享給大家。

#人生勝利聖經
#阿崴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