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同鴨講,卻「築」出黃金團隊?—企業內訓,用「三人成築」桌遊看見溝通的盲點!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photo by Unsplash

photo by Unsplash

你以為你在傳達『上、左、蓋』,但他聽到的卻是『下、右、貼』。」

在公司裡,我們總認為「溝通」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一份文件、一場會議、一個指令,不就是你說、我聽、他做嗎?

然而,當組織越大、層級越複雜,這個「簡單」的過程就開始成為效率的黑洞、錯誤的溫床。

這次的新進同仁內訓,透過《三人成築》(Team 3),不是要他們學會如何「玩」,而是要他們在混亂中,親身體驗組織運作的困境:溝通

當「限制」成為常態

project cartoon

project cartoon

在開始遊戲前,我先請大家看看上面這張圖——一張在專案管理界流傳已久、被奉為「經典血淚史」的漫畫。

圖中的每一個小格子,都描繪了一個專案在不同層級、不同角色手中被「理解」或「執行」的樣子。

客戶想要的,其實只是兩條繩子和一塊木板的簡單鞦韆

但訊息開始流動後,世界就變得魔幻了:

專案經理聽到的是一塊木板懸在空中的單擺; 分析師設計出來的,是繫在巨大吊環上的華麗吊床; 程式設計師寫出來的,是懸空在樹幹上、需要爬繩索才能坐上去的危險裝置; 而業務顧問所描述的,則是一張被陽光照耀著、柔軟舒適的單人沙發。

最後,當專案被結案、計費時,它已經變成了一座雲霄飛車;等到支援部門要維護時,只剩下一塊樹墩。最諷刺的是,客戶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個輪胎鞦韆。

這是什麼?這就是企業內部溝通、角色認知與資訊傳遞的「大型災難現場」!

一個看似簡單的需求,經過不同部門、不同職位、不同視角的「翻譯」和「加工」,最終成品早已面目全非。這不只浪費了巨大的時間和金錢,更嚴重侵蝕了用戶對產品的信任。

遊戲設定:

  • 人數與分組: 我們將學員分組,每組 5 人,輪流扮演三個極度受限的角色,還有一位記錄跟觀察家。
  • 角色分配:
    • 建築師: 看藍圖,不能說話,只能用肢體語言傳達(掌握需求,但無法直接執行)。
    • 監工: 負責將建築師的動作轉譯成語言,但不能看建築師的手勢(承上啟下,是資訊的中轉站)。
    • 建築工: 閉著眼睛,只靠聽覺和觸覺組裝積木(只負責執行,資訊來源單一)。
    • 觀察者/紀錄員:負責記錄每張卡片的完成時間以及觀察團隊狀況 (非必要角色)。
  • 目標: 在時間內,根據藍圖卡,完成越多藍圖越好。

第一輪實戰現場:「災難」開始

一聲計時器響起,混亂瞬間爆發。

我給了他們幾張難度一顆星的題目卡,但他們連最簡單的關卡都舉步維艱。

🚧 情境一:方塊不明確,缺乏共同語言

建築師 A: (焦急地指著積木,然後比了個「上」的手勢,接著拍拍手)

監工 B: 「好!A 塊積木,放上去!……不對!是綠色那塊!放上去!現在換藍色!在綠色上面!」

建築工 C: (閉著眼,滿頭大汗)「等等!藍色是哪個?」

建築師 A: (急得快跳起來,用手比了個「橫向」)

監工 B: 「喔!要橫放!橫放!建築工,聽我的,藍色積木躺平放!」

計時器: 「嗶—!」

成果揭曉,積木堆歪七扭八,跟藍圖卡上的結構根本是兩回事

幾乎所有小組都敗在「指令的精確性」上。

建築師的「比劃」是抽象的,監工的「說話」是模糊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基本事實:大家對於「積木」的長、寬、高,以及「堆疊」的上下左右,都沒有統一的稱謂!

🔄 情境二:視角不同,導致方向不一致

有一個小組,監工和建築工是面對面坐著的。

建築師: (比劃,意思是「把積木往左邊移動」)

監工: 「往你的左手邊移!」

建築工: (閉著眼,移動積木)「左手邊嗎?好!」

最終結果:積木方向完全錯誤。

監工所說的「左手邊」,是以他的自身視角而言,也就是建築工的右手邊

由於建築工閉著眼,當他執行指令時,腦袋中只有「自我導向」的方位感。

一旦指令涉及相對方向(你的左邊/我的右邊),就一定會造成混亂。

回顧會議:從抱怨到「設計」流程

第一輪的結果,幾乎都是失敗收場。我笑了笑,開始引導他們脫離角色,從失敗中找出教訓。

當我們停下來進行回顧會議時,現場的「抱怨大會」很快就轉變成了「流程設計」大會。

我的引導: 「請大家思考,在整個 90 秒的過程中,你作為你的角色,『最希望得到』什麼?或者『最害怕發生』什麼?接著,我們不談誰的錯,我們談如何設計一個流程來避免這個錯誤。」

學員們的討論逐漸聚焦在三個最大的溝通障礙上,而我則在關鍵點上引導他們找出解決方案:

障礙一:團隊在溝通正確的積木上遇到問題

監工: 「我們光是要確認建築師比的是哪一塊積木,就花費了一半時間。然後我才開始轉述,但十塊積木都混在一起,根本說不清楚是哪一塊!」

「沒錯!我比『綠色的』,我比了半天他們還是拿錯。」同組的建築師跟著說

「我閉著眼睛,我根本沒辦法靠摸的知道你們在講什麼!」建築工滿腹委屈

💡 我的引導:「問題在於你們沒有共同的資產管理系統。想像這些積木是你們的原物料。如何讓每一個角色都能用同一套名稱來取用它?」

✅ 修正方案: 將積木依照固定方式擺放,並且編號。 學員們決定將所有積木按照顏色和大小,排列在桌面上固定的位置,並給予 1 到 5 的編號。建築師未來只需用手勢指定「編號 5」,監工就能馬上知道是哪一塊積木,大幅減少了描述積木特徵的時間。

障礙二:監工與建築工的方向不一致

建築工 「這絕對是最大的問題!監工說『往左邊移』,我閉著眼睛移過去,結果一睜眼發現是錯的。因為我跟他面對面,我的左邊是他的右邊!」

監工 「我當下沒有意識到這個視角差異,我只顧著把建築師的指令翻譯出來。當建築工發問時,我只會催促,沒時間思考我們的方位是不是錯了。」

💡 我的引導: 「在專案執行中,這非常常見。要確保所有執行者都處於共同的視角。你們能做的最簡單、但卻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 修正方案: 監工選擇與建築工站到同個方向(同向而坐)。 讓監工的視角和建築工的執行方向保持一致。未來監工說「往左」,即是建築工的左邊,指令不再需要「轉譯」方位,極大程度減少了指令失真的可能性。

障礙三:建築工起始的積木都不同

建築工: 「每次開始時,我都會先拿起手邊最近的積木,但每個人的習慣不同,導致起點就錯了。藍圖明明是從最底部蓋起,但我卻從中間開始搭。」

建築師: 「對!我還在比劃第一個積木的位置,他們就已經開始亂疊了!我需要一種方式來標準化起始動作。」

💡 我的引導: 「在組織中,這就是流程的啟動標準。大型專案都必須有一個嚴格定義的起始步驟,確保所有人都從同一個地方開始。你們如何定義這個共同的起跑線?」

✅ 修正方案: 建築師用統一的順序,從最下層最左邊的開始。 小組們約定,無論藍圖多複雜,第一個積木永遠是「建築基座」中最下層、最左邊的。這個起始協定一旦確立,建築師只需用一個簡單手勢(例如:指向桌面),就能啟動整個流程,避免了起點的混亂。

第二輪實戰現場:優化流程後的「高效執行」

這次,每個小組都帶著自己親手設計的「溝通 SOP」進入第二輪實戰。

這一次,現場的氣氛完全不同了。

計時器再度啟動。現場不再是尖叫和混亂,而是變得異常安靜與有條理。

他們嚴格執行自己制定的「溝通協定」:

  1. 積木編號的魔力: 建築師的手勢變得極為精簡——他們不再努力比劃形狀,而是迅速指定編號和位置。監工立刻回應:「五號積木,移動到基座左上方」。指令效率提高了數倍。
  2. 同向而坐的穩定: 監工與建築工肩並肩坐著,監工的「左、右、前、後」指令,完美地轉換成建築工的執行動作,座標系衝突迎刃而解。
  3. 基座的定錨: 每個小組都從最下層最左邊的積木開始搭建,給予了整個專案一個穩定的起點。

溝通不再是「盡可能快地傳達」,而是「確保大家的理解一致,讓每一個步驟都正確」。

最終,所有小組都比第一輪提前完成,且正確率大幅提升。他們沒有變更遊戲規則,只是改變了溝通的方式。

總結:建立出屬於團隊的溝通協定

在兩輪遊戲和兩次深度回顧之後,我將這堂課的精華,濃縮成幾點Take away。

1. 試著用對方的角度思考:溝通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對方理解了什麼

這場遊戲最大的啟示是角色限制帶來的同理心。

擔任「建築師」時,你學會了用最精簡、最不容易被誤解的方式表達你的願景。

擔任「監工」時,你學會了不只是傳聲筒,而是必須站在建築工的視角,將抽象的資訊轉化為可操作的行動方案。

真正的溝通,是從對方的接收能力出發,去設計你的表達方式。 如果你的 Vision 需要被閉著眼的人執行,那麼你的指令必須像座標一樣精準。

2. 建立起團隊的溝通協定(SOP)

為什麼第二輪的效率飛躍式提升?因為你們創造了「共同語言」和「標準流程」。

在企業中,我們不能依賴「聰明」或「心有靈犀」來完成專案。

面對壓力與時間限制時,只有事先約定、經過測試的 SOP 才能穩定輸出。

從今天開始,請將溝通視為一個需要設計的流程,而不是單純的互動:

  • 定義術語: 你們的積木代碼是什麼?部門的 KPI 名稱是否統一?
  • 規範回饋: 何時需要回報?回報的格式是什麼?(例如:建築工的「Done!」就是一個標準化的回饋信號)。
  • 確認機制: 你們有像「封閉式回饋」一樣的機制,確保資訊從 A 到 B 之間沒有失真嗎?

3. 定期回顧會議,讓團隊運作更順利

從「抱怨大會」到「流程設計」,中間的回顧會議是你們成功的關鍵。

為什麼我們需要在工作結束後進行回顧?

  • 將「經驗」轉化為「知識」: 第一次的失敗是經驗,第二次的成功是你們應用知識的結果。回顧會議讓你們將個人體會提煉為團隊資產。
  • 持續優化流程: 組織運作中沒有所謂的「完美流程」。只有透過不斷的回顧與調整,才能應對新的專案或挑戰。
要能在團隊達到以上的效果,絕對不用主管塑造,而是團隊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生活事務所
2會員
33內容數
分享我的覆盤週記、職場思考與閱讀隨筆。喜歡電玩、棒壘球、閱讀、電影戲劇,相信工作的意義是為了讓自己過上更理想的生活。
文字生活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5/09/03
解析專案中途喊卡的核心原因,學習如何從「執行者」轉型「決策者」,將每次專案失敗化為成長契機。
Thumbnail
2025/09/03
解析專案中途喊卡的核心原因,學習如何從「執行者」轉型「決策者」,將每次專案失敗化為成長契機。
Thumbnail
2021/09/11
KOBO於五週年慶,祭出了全館75折的優惠,搭配每日一抽的抽獎活動。雖然乍聽之下頗為優惠,但相較往年的折扣相比仍顯遜色不少。進入台灣市場第一年以一日29折,而近年以全館45折、58折、69折逐漸降低折扣。究竟KOBO為什麼可以這樣做?從這些數字告訴我們了什麼?難道我們就只能面對逐漸提高的售價嗎?
Thumbnail
2021/09/11
KOBO於五週年慶,祭出了全館75折的優惠,搭配每日一抽的抽獎活動。雖然乍聽之下頗為優惠,但相較往年的折扣相比仍顯遜色不少。進入台灣市場第一年以一日29折,而近年以全館45折、58折、69折逐漸降低折扣。究竟KOBO為什麼可以這樣做?從這些數字告訴我們了什麼?難道我們就只能面對逐漸提高的售價嗎?
Thumbnail
2020/11/15
趁著優惠入手KOBO Forma 8寸閱讀器也半年了...。...,其實也不免經過貨比三家的過程,讓更多想入手的人有個參考。 ・使用閱讀器的好處 ・品牌、平台選擇 ・對閱讀習慣的影響
Thumbnail
2020/11/15
趁著優惠入手KOBO Forma 8寸閱讀器也半年了...。...,其實也不免經過貨比三家的過程,讓更多想入手的人有個參考。 ・使用閱讀器的好處 ・品牌、平台選擇 ・對閱讀習慣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常在訪間看到職場書籍裡提及:「職場上沒有朋友」 不要跟下屬之間談感情、當兄弟閨蜜,我們可以當一般朋友,僅限於見面打個招呼,稍微聊個天、開個小玩笑緩解職場上的氣氛和尷尬的這種一般朋友,偶爾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吃飯這樣就好,而不是那種稱兄道弟喊閨蜜。
Thumbnail
常在訪間看到職場書籍裡提及:「職場上沒有朋友」 不要跟下屬之間談感情、當兄弟閨蜜,我們可以當一般朋友,僅限於見面打個招呼,稍微聊個天、開個小玩笑緩解職場上的氣氛和尷尬的這種一般朋友,偶爾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吃飯這樣就好,而不是那種稱兄道弟喊閨蜜。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Thumbnail
管理團隊歷經半自主,和稍後幾乎完全獨立自主運作一段時間之後,成員的內心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慢慢的,他們之間的競爭性逐漸的高過合作性,因此,有時候從他們的言談間,我會聞出一絲詭異的氣氛。 事實上,他們各自的心態是很奇妙的,但相信他們也只能在自己心裡犯嘀咕。他們互相應該不會談到最後誰會勝出?至於,背後
Thumbnail
管理團隊歷經半自主,和稍後幾乎完全獨立自主運作一段時間之後,成員的內心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慢慢的,他們之間的競爭性逐漸的高過合作性,因此,有時候從他們的言談間,我會聞出一絲詭異的氣氛。 事實上,他們各自的心態是很奇妙的,但相信他們也只能在自己心裡犯嘀咕。他們互相應該不會談到最後誰會勝出?至於,背後
Thumbnail
在現今職場環境中,溝通技巧被視為職業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團隊協作、項目管理,還是客戶溝通,有效的溝通都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並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然而,許多人在職場溝通中遇到挑戰,如誤解、衝突,甚至是合作障礙。因此,掌握職場溝通的技巧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有效溝通的5大秘訣,
Thumbnail
在現今職場環境中,溝通技巧被視為職業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團隊協作、項目管理,還是客戶溝通,有效的溝通都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並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然而,許多人在職場溝通中遇到挑戰,如誤解、衝突,甚至是合作障礙。因此,掌握職場溝通的技巧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有效溝通的5大秘訣,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建立一個高效合作的團隊能夠促進創新,提升工作效率,並最終推動企業實現商業目標。因此,團隊協作課程成為了企業培訓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團隊協作的5大策略。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建立一個高效合作的團隊能夠促進創新,提升工作效率,並最終推動企業實現商業目標。因此,團隊協作課程成為了企業培訓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團隊協作的5大策略。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聚會上想要跟大家聊天,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發出一些無聊的聲音;或者你在工作上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卻不小心得罪了同事或老闆,讓自己陷入困境;或者你在跟朋友或家人溝通時,卻因為一句話引起了爭吵或冷戰,讓彼此的關係變得緊張。人活著,就會有對話,因此溝通是不可或缺的社交行為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聚會上想要跟大家聊天,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發出一些無聊的聲音;或者你在工作上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卻不小心得罪了同事或老闆,讓自己陷入困境;或者你在跟朋友或家人溝通時,卻因為一句話引起了爭吵或冷戰,讓彼此的關係變得緊張。人活著,就會有對話,因此溝通是不可或缺的社交行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