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自我成長的騙局?熱愛學習者的一場對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前言

幾天前,打開博恩的 YouTube 節目

嘉賓是《大人學》的 Joe,主題是關於:自我成長的騙局


看到這標題的瞬間,腦中閃過一句話:


自我成長也能是一種欺騙嗎?


關於熱愛學習的自己

浮現「自我成長也能是一種欺騙嗎」這句話的同時

我想到自己其實也是那種熱愛學習的人


雖然不至於成為課程囤積者 😂

但總有源源不絕的好奇心,對於不熟悉的領域,只要內心不排斥,就會找免費或付費的資源補足內心好奇心的空缺

這樣的我,在旁人眼裡可能顯得不夠聚焦


但我始終相信一句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慢慢來,也能走到目標的那一天


對我而言,多方探索是一種跨界整合的練習

從不同觸角延伸出自己的觀點, 也讓我更能理解:成長,其實不一定是線性的


影片裡讓我印象深刻的三個片段

  • 在別人貼標籤前,先為自己貼上適合的標籤。因為別人貼的,通常不是自己喜歡的。
  • 自己努不努力,自己最清楚。
  • 每個人都會迷惘,但適用的方法不會相同



🏷如何為自己貼標籤?

我會把標籤理解成:代表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或許是性格、理念,或是待人處事的方式


當你知道自己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後,

接著去拆解——成為那樣的人需要什麼努力?什麼行動? 久而久之,別人看到你,也會自然地說:

啊,他(她)就是這樣的人啊



🧭 努力,可能也是一種盲點

有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很努力,但那份努力,其實可能是無效的

因為當我們看自己時,往往帶著盲點


若想更客觀地檢視,可以試著:


  • 大聲告訴旁人:這半年我要產出 60 篇文章
  • 因為當你公開宣告後,行動就會被看見、也被見證
  • 周遭的人會成為你的動力來源,而不是壓力



🌫 當你開始反覆想同一件事

那就代表 你已經在迷惘中了。我會這樣幫助自己釐清思緒 👇

  • 這件事有可以改變的空間嗎?
  • 有的話,我能做什麼調整?
  • 做了這些調整後,想像五年後的自己會後悔嗎?


怎麼知道自己真的會後悔?

當腦中浮現那句

啊,當初應該怎樣做……

那就是後悔的信號。

而這時候最重要的,不是責備自己, 而是重新確認:我為什麼會這樣選擇?


給自己的提醒

寫下這篇文章,是想提醒自己:

每個當下的決定,都是那個時候最好的選擇


願這段文字,也能給正在閱讀的你一點信心 💪🏻

即使方向還沒那麼明確,也請相信: 走過的每一步,依然是成就自己的累積



你呢?最近一次自我成長的迷惘是什麼?歡迎留言聊聊,我會很想聽聽你的故事 🌷或來信與我交流 👉 主旨請註明:說說你的故事



喜歡這篇分享嗎?歡迎按下❤️+追蹤,或加入我的沙龍,陪我一起用文字持續點亮更多人的路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irley的生活實驗筆記
1會員
24內容數
我是Shirley👋 透過分享書寫整理思緒 ▴▴內在成長 × 職場體悟 × 生活覺察▴▴
2025/10/15
從 Harry Wang 的親身經歷出發,探討數位遊牧的吸引力及其背後驅動力。透過 Harry 在求職瓶頸、跨文化求職、人際互動及目標設定上的實際操作與體悟,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在職涯與生活中尋找平衡,並主動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文章鼓勵讀者分享自身經驗,建立社群連結。
Thumbnail
2025/10/15
從 Harry Wang 的親身經歷出發,探討數位遊牧的吸引力及其背後驅動力。透過 Harry 在求職瓶頸、跨文化求職、人際互動及目標設定上的實際操作與體悟,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在職涯與生活中尋找平衡,並主動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文章鼓勵讀者分享自身經驗,建立社群連結。
Thumbnail
2025/09/18
真實小姐(Sophia) 的故事,從創辦非營利組織到成為紐約藝術治療師,經歷憂鬱、困境,最終找到熱情所在。本文分享她如何在焦慮中找到行動力、在人生抉擇中勇敢嘗試,並如何在助人角色中設立界線。無論你是誰,都能從她的生命歷程中,找到屬於自己勇敢前行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9/18
真實小姐(Sophia) 的故事,從創辦非營利組織到成為紐約藝術治療師,經歷憂鬱、困境,最終找到熱情所在。本文分享她如何在焦慮中找到行動力、在人生抉擇中勇敢嘗試,並如何在助人角色中設立界線。無論你是誰,都能從她的生命歷程中,找到屬於自己勇敢前行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6/19
2025年,三本書溫柔陪伴,帶來內在轉折:《重啟人生》(學會放手,練習課題分離)、《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原型對話,點燃行動力)、《外界的聲音只是參考,你不開心就不參考》(理解高敏感,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2025/06/19
2025年,三本書溫柔陪伴,帶來內在轉折:《重啟人生》(學會放手,練習課題分離)、《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原型對話,點燃行動力)、《外界的聲音只是參考,你不開心就不參考》(理解高敏感,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已經一段時間習慣看訪談節目,我發現那是另一種我這個階段成長的另一種方式。 所謂這個階段,可能是年紀,也可能是只有我能感受到的一種時期。 有時後是因為主題,有時後是訪談過程中來賓與主持人對話中無法預期的一些就驚喜。 而我逐漸也在尋找類似的「屬於我自己」無法預期的那種驚喜。 大部分我已經習慣
Thumbnail
已經一段時間習慣看訪談節目,我發現那是另一種我這個階段成長的另一種方式。 所謂這個階段,可能是年紀,也可能是只有我能感受到的一種時期。 有時後是因為主題,有時後是訪談過程中來賓與主持人對話中無法預期的一些就驚喜。 而我逐漸也在尋找類似的「屬於我自己」無法預期的那種驚喜。 大部分我已經習慣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一、為什麼上這堂課? 像是如何跟不滿足於現況的自己相處? 或是要怎麼樣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方向? 要如何自我成長,讓自己更喜歡自己的人生? 對於現在生活,整體而言是穩定的,但外在世界不停的更迭前進,似乎也不能忽視.如何能夠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方向,並朝目標前行.是我這幾年緩慢思考的
Thumbnail
一、為什麼上這堂課? 像是如何跟不滿足於現況的自己相處? 或是要怎麼樣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方向? 要如何自我成長,讓自己更喜歡自己的人生? 對於現在生活,整體而言是穩定的,但外在世界不停的更迭前進,似乎也不能忽視.如何能夠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方向,並朝目標前行.是我這幾年緩慢思考的
Thumbnail
從過往的扣分思維開始轉變吧,給自己加分,才是沒有天花板的成長人生。 人生追求的不是只有考試滿分而已,有更多事物等待去發掘去學習,慢慢把知識逐步疊加,當某天回過身來,就會突然發現,原來已經在某個賽道上走出好長一段距離。或者至不濟,也比從前的自己多出好遠的距離!
Thumbnail
從過往的扣分思維開始轉變吧,給自己加分,才是沒有天花板的成長人生。 人生追求的不是只有考試滿分而已,有更多事物等待去發掘去學習,慢慢把知識逐步疊加,當某天回過身來,就會突然發現,原來已經在某個賽道上走出好長一段距離。或者至不濟,也比從前的自己多出好遠的距離!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人總在各種情況下不斷成長,無論你是否同意,我們都透過各樣人事時地物,持續獲得不同的領悟。本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人生中的轉折和成長,透過對愛和記憶的思考,找到了面對未來的信念。
Thumbnail
人總在各種情況下不斷成長,無論你是否同意,我們都透過各樣人事時地物,持續獲得不同的領悟。本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人生中的轉折和成長,透過對愛和記憶的思考,找到了面對未來的信念。
Thumbnail
熱情之所以能入地獄,是因為許多人一去再也不復返。
Thumbnail
熱情之所以能入地獄,是因為許多人一去再也不復返。
Thumbnail
當我們看著別人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取得進展時,往往會感到困惑和挫折。然而,嘗試和學習新事物,即使最終失敗回到原點,也是思想成長的過程。這些經驗和思想的改變將幫助我們未來做出更好的決定。
Thumbnail
當我們看著別人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取得進展時,往往會感到困惑和挫折。然而,嘗試和學習新事物,即使最終失敗回到原點,也是思想成長的過程。這些經驗和思想的改變將幫助我們未來做出更好的決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