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係友好的家長(之前社團法人雲林縣人智學教育協會的淑如理事長)牽線下,九月我得到機會進入全新的學校:新竹新埔的北平華德福。本次由北平家長會主辦,以8、9年級學生為主體的打鐵體驗課很快地談定時間,但比起以往多了個需求,因為主辦方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保險公司需要了解詳細的課程企劃,說真的這節點實在太美好了,正好能在冬、春的打鐵課旺季前及時省視自己的做法,這次我不只回溯了之前上課的經歷,也把一些新想法整理進去企劃後將教案送了出去。

Photo Via:北平華德福家長會
「寫」出企劃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呢?我開車下了交流道後開始轉入山林,漸漸變窄的道路和茂密的植被使我忍不住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路,但出了一片竹林後出現明確的道路,看到了在路側新穎的校舍,是的,我來到北平華德福了!
雖然因為晚到了些,使場地的整理與佈置有些匆忙,但開場介紹喬段還不至於慌亂。我先從鐵匠常見的工作內容說起、介紹鐵匠的四個工作夥伴(爐、砧、鉗、鎚)、分享幾個老工具的故事,說明的段落結束後再讓大家動手練習揮鎚……本次參與的學員主要是8、9年級的國中學生,與我在雲林任教學校主要教學年段相同,或許二年多來在潮厝中學部的經驗,使我與青少年們講話顯得自在許多,但講課終究不是這門的重點……
Photo Via:北平華德福家長會
來吧!將火點起來吧!火爐被點燃那刻,體內鬱結住的氣血、關節全打開了!好一段時間沒打鐵了,動工吧!

Photo Via:北平華德福家長會
這次要做的是我評估過後最適合做為入門與團體課實作的扭轉雙尖叉,我一樣採用304不鏽鋼細棒來做素材,就近年認識的華德福年齡發展理論推導,剛經歷青春期的他們已經有足夠強健的手臂與握力,但還沒適應身體大小變化的他們在操作上會較為遲拙,所以我第一個工作就是請他們練習打準:直徑3mm的細棒在中型砧上顯得細小,持鎚的手要如何才能微傾打出細尖,持鉗的手又如何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完成L折、U折、T折?同學工作的流水線動起來,逐步驟完成後,「喀!」鐵鉗的一剪,他們彎折好的工件掉入冷水裡降溫,打鐵課即將邁入下半場!

Photo Via:北平華德福家長會
我將大虎鉗放上檯面,叉子重新被燒得通紅了,動手!
首先要快速的轉動虎鉗把手來夾住鐵件T字的一端、把U字勾上一把長火鉗,然後一圈又一圈的扭轉,鋼棒交互擁抱、緊緊相扣,然後再次加熱,運用T砧做出尾部的圓環,再倚著角鉆完成叉尖的收攏與對齊,最後用砂帶機簡單帶出第二個叉尖,完工!

Photo Via:北平華德福家長會
同學們在上半場的操作中,已經少了些對火的害怕,他們開始主動地問鋼發出的色澤代表什麼溫度、他們毫不遲疑的扭轉那把大鉗、利用空檔向我借鎚子來把叉柄修正、把圓環打好、努力對齊二個的尖端……
大家安靜工作著,但北平的中學生在這股沉著中,找尋讓自己作品更加傑出的工法。

Photo Via:北平華德福家長會
同學間的默契長了出來,火爐、鐵砧、虎鉗、砂帶機的隊伍自然形成,工作的流順暢無比,自然地,同學們的成果也妥善而一致,在中午熄火後,他們仍沒有放棄工作時間想讓的作品更上一層,有人請教如何能更細緻的去對齊、也有人借用大鋼刷努力把成品刷亮……
然而當爐子高溫的熱氣不再冒出,也是下課的時候了,大家帶上作品一起來合照,這次大家的作品傑出,有好幾把作品完善到必須加個小標示才能與我的作品分別。這是新教案設計所帶來的成效?我的確為了本次的課程去做了更多青少年課程設計與肢體能力的探究,但在鎚擊之間我看到了他們眼中映著光,那是打擊所綻發的火花,點點如星火一般在他們的眼中閃耀……

Photo Via:北平華德福家長會
說自己的課程有多大的力量是太自以為了,我不過是點起青少年們原生力量的火星,當他們創作與實作的動力啟動了,頭、手、心的協調串聯起來了,在指尖流洩的是創造力、是世界、是宇宙。

Photo Via:北平華德福家長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