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上老師 - 個人即政治,從校園出發的教育改革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御上老師》是TBS電視台2025年1月推出的冬季連續劇,總共10集,由松坂桃李主演。

主角御上孝是文科省的菁英官僚,被派遣至東京大學錄取率極高的私立高中「隣德學院」擔任班導師透過一場與校園有關的社會事件,逐漸揭發更大的政治與教育醜聞


本劇的宗旨在於「教育改革」的理想。自從2019年的《3年A班》以後,我很少接觸到教育題材的劇,令人驚訝的是短短6年,校園劇在劇情、議題的選擇和質感呈現上改變許多,我認為它是一部很值得學生看的作品,但也有一些可惜的地方,以下分享心得。



劇情概要


(以下劇透)


劇情主的起因於大學入學應試考場,女學生真山弓弦,隨機刺殺一名男學生導致身亡的社會事件。

神崎拓斗未經查證寫下校園報導,揭露冴島老師的校內婚外情,後來發現真山弓弦是冴島老師的女兒,神崎為了償還罪過,於是抽絲剝繭展開調查,逐漸得知隣德學院和文科省的高層官僚互相勾結,讓政商名流的小孩走後門入學, 學校能夠獲得大量的不法贊助,並讓仲介收取回扣。


冴島老師為了顧全大局,不僅替學校做走後門的勾當,承受前夫施暴及被同事威脅不當性關係。為了保護學生和女兒一直隱忍,以至於淪落到失業、女兒崩潰的境地。

真山受不了施暴的父親、軟弱的母親和充滿惡意的校園環境,選擇報復社會,最終殺害無辜生命。神崎為了滿足想超越父親的優越感,沉迷於校園新聞報導,但未經查證而讓這一連串的事件像蝴蝶效應般地展開。



翻轉教育的意義

個人的即政治的


「Personal is Political.(個人即政治)」

這句話貫穿全劇,是御上老師的教育理念,這句話是1960年代女權運動的口號,它同時象徵個人與整體社會的緊密連結,個人的事務與經歷不只是私人問題,而是社會結構性的缺陷所造成,應透過眾人的力量解決


比起熱血老師為主角的青春校園劇,御上老師的身份是被大眾視為墨守成規、食古不化的官僚,幾乎沒有主角光環,以視察第一線的名義空降高三擔任班導師,增添了警戒和懸疑的氛圍。


很喜歡這個設定,致力於國家教育及學生身心健康的文科省,裡面是由通過層層嚴苛考試的「菁英」在運作,應該是造育英才的實踐者,諷刺的是,統領官僚體系的高層卻是僵化刻板、重視權力地位的腐敗源頭


「老師是官僚」的設定也揭示了「學校」和「社會」並非各自獨立的場域,學校所孕育的人才終將形塑社會,建構國家未來的面貌。御上老師與其他傳統官僚形成強烈對比,雖然依照升學主義教書,但他沒有只當作例行公事,而更重視品德素養和學生的身心發展


御上老師在剛到班級時就給出震撼教育,他認為這些政商名流的後代未來很可能是社會前1%的一流人士,擁有最頂尖的財富和身分背景,但再多的頭銜和優越條件,充其量只能算「上等國民」。


真正的「菁英」,真正的「天選之人」,之所以能與生俱來享有比普通人更豐富的資源,其實是背負著實現道德理想、濟弱扶貧、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使命。


是否有正義之戰


「所謂的『思考能力』,
不是指能想出正確答案的能力,
而是面對沒有答案的問題,仍願意再三思考,
不放棄地持續思考的能力。」


個人很喜歡神崎-真山-冴島主線劇情,尤其是真山、冴島母女之間的衝突與和解,台詞的情感表達很細膩,被兩位演員的演技觸動,主線劇情也帶出御上老師的過往。


神崎的作風和御上老師已故的哥哥-御上宏太很相似,他們優秀聰明、和同儕疏離,旁人難以進入他們的內心。御上宏太深入社會議題,支持關懷弱勢,無法接受不公不義的事,逐漸走火入魔,最終在無人理解的狀況下極端抗爭,終結自己的生命。


神崎為了證明自己而錯誤報導、真山遭受不公平對待而殺人、冴島認為犧牲自己就能保全一切、御上宏太無法接受偽善、畸形的社會而自我了斷。他們所做出的行為都是遵循著「自己的正義」,卻也因自己的正義是如此無知,而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


御上老師用1994年普立茲獎的作品《飢餓的蘇丹》和二戰時期原子彈爆炸等議題,讓學生們思考「何為正義?」、「正義的戰爭存在嗎?」。這些問題在Personal is Political的基礎上,顯示社會上發生看似遙遠的事情,其實每個人都責無旁貸,我們如何思考自己的立場變得非常重要。


劇作家持續在每一集都拋出不同支線,透過班上學生帶出許多議題,包含教科書審定、金融保險商品的本質、月經貧窮、長照、走後門進名校等。拍攝風格偏嚴肅,無形中讓觀眾以認真的角度一起思考。


很多時候思考容易陷入執念,焦慮和恐懼讓人忽略了自己的想法可能不是全部事實,甚至與初衷背道而馳,我們以為的正義,可能傷害了自己與他人。「不斷地思考自己與他人」是本劇傳達出一種對普世的關懷,對生活周遭事物無條件的大愛。


我們在知道別人的困境時,少一點冷漠、事不關己,不只能幫助對方,當中所學習到的經驗也將回饋自己。當我們面對人生的問題時,通常一樣難解、沒有標準答案,透過平時累積的智慧和觀察,更能釐清自己的價值觀,而做出比較不會後悔的決定。



最小的聲音開始


本劇的說教幾乎不是御上老師說的,他只負責按下思考的開關,接著就由學生們各自表達、辯論和溝通;老師也不會像裁判一樣斷定對錯,而是犀利地指出盲點、總結各方的想法,讓大家再更深入的對談和思考。


這是我覺得本劇特別用心的地方,雖然過程設計得太理想以至於有些尷尬,但我想這是劇作家對於「教育」,心中所呈現的理想畫面。

例如:學生在黑板分享查到的資料,並清楚說明觀點。學生反彈老師直指核心的作風,卻又輕易被說服。此外,貴族學校的競爭和比較可能更普遍,同儕之間難免有複雜的情緒或不成熟的行為,但本劇的學生都是聰明、善良、正直、團結的。


身為觀眾的我很矛盾,一方面覺得超現實,一方面又想看這些年輕人如何表達想法、交換意見,想看他們健康地成長。不禁感嘆如果在實際的教育現場,能嘗試用同樣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和理解事物,也許就能減少社會上的衝突和分化。


教科書審定的支線,學生們在全班面前勇於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雙方意見僵持不下時舉辦辯論會,並由支持的學生當反方代表,反對的學生當正方代表。意想不到的是,反方同學查了很多的資料,即便與內心想法互相抵觸,卻具體明確說出支持正方的論點,連正方同學都不曾思考過,這段安排令人感動。


我認為劇作家深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成長背景、經歷、接受的教育和價值觀不可能完全相同,真正重要的是再微小的聲音,也會有人傾聽,即使立場不同,仍願意理解對方的想法,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輸贏對錯,而是我們選擇認識彼此的「差異」


一般社會標準而言,話語權是由上而下的,劇中的學生們算是「位階最低」的群體,政府官僚、學校理事、學務主任、家長、導師,最後才是學生。本劇讓學生暢所欲言,在同儕的面前坦承真實的自己,並這些年輕學子的力量去感染老師、家長,逐漸往上正向影響。



德不孤,必有鄰


個人認為「教育改革」的主題野心很大,但最後的劇情著重在走後門的弊案,整體稍嫌薄弱;本劇帶入的議題太多,讓觀看的過程有些失焦,過於理想的人際互動也讓人缺乏真實感;這些是我認為本劇可惜的地方,寫教育題材的劇本身極具挑戰,要如何拿捏人性、情感與現實之間平衡並不容易。


然而,為了莘莘學子的品德養成而製作優質的戲劇,本身也是一種教育改革。我認為本劇最棒的影響就是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很多時候人會走上絕路、做出極端的選擇、傷害他人毫無知覺,便是因為認定沒有人能同理和支持自己的處境。


我特別喜歡成長後的神崎,在蒐集到決定性證據後,主動找走後門入學的千木良同學談話,並說出我想和你一起思考。」雖然千木良一時痛苦拒絕,但這個簡短的邀請看了令人很感動,它是御上老師教育方式的縮影,在做出重大的決定前,要釐清真相和自己的想法,親自了解對方的價值觀,以及不要放棄思考困難的問題。


這部劇讓我相信即便是內心微小的聲音也很重要,不要忽視它、不要封閉自我,學習敞開心胸與他人交流。面對他人的作為不妄下評斷,不對他人的難題指手畫腳,用多元的視角去接納每個人的觀點,是一種重視自己與他人的溫柔。


每次鏡頭拍到「隣德學院」的匾額,就看到旁邊寫著「德不孤,必有鄰」;演出班導師的松坂桃李,名字由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雖然只是巧合,但我認為對本劇所講的「品德」精神,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iao的閱讀及生活雜感
68會員
52內容數
這裡是ciao的小宇宙😊! 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具有啟發性的人事物, 透過好書、音樂、電視影劇等作品紀錄自己的想法, 謝謝你的到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5/09/28
《鏈鋸人 蕾潔篇》劇場版在9月24日上映,曾寫過驀然回首電影心得,介紹《鏈鋸人》和藤本樹的漫畫風格,本篇著重在蕾潔篇和第一部漫畫相關部分的分享。
Thumbnail
2025/09/28
《鏈鋸人 蕾潔篇》劇場版在9月24日上映,曾寫過驀然回首電影心得,介紹《鏈鋸人》和藤本樹的漫畫風格,本篇著重在蕾潔篇和第一部漫畫相關部分的分享。
Thumbnail
2025/06/28
《金牌得主》(メダリスト) 是今年2025年播映第一季動畫。內容講述對滑冰充滿熱情的少女-結束祈(いのり),在滑冰教練明浦路司(つかさ)的啟蒙與指導下,逐漸成為最強滑冰選手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6/28
《金牌得主》(メダリスト) 是今年2025年播映第一季動畫。內容講述對滑冰充滿熱情的少女-結束祈(いのり),在滑冰教練明浦路司(つかさ)的啟蒙與指導下,逐漸成為最強滑冰選手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6/11
《勿說是推理》(ミステリと言う勿れ)是田村由美創作的推理漫畫,主角是記憶力和推理能力都異於常人的大學生久能整,劇情講述他運用智慧解決各種案件的故事。本篇分享本作品的觀後感。
Thumbnail
2025/06/11
《勿說是推理》(ミステリと言う勿れ)是田村由美創作的推理漫畫,主角是記憶力和推理能力都異於常人的大學生久能整,劇情講述他運用智慧解決各種案件的故事。本篇分享本作品的觀後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內耗」是壓力太大、意志力太弱,其實,它往往是「過去的信念」仍在運作。 這一篇,帶你看見三種內耗類型——創傷型、環境型、角色型—— 背後的信念如何形塑我們的焦慮與自我懷疑。 當你願意對那個受傷的自己說「沒關係」,內耗就不再是敵人,而是回家的起點。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內耗」是壓力太大、意志力太弱,其實,它往往是「過去的信念」仍在運作。 這一篇,帶你看見三種內耗類型——創傷型、環境型、角色型—— 背後的信念如何形塑我們的焦慮與自我懷疑。 當你願意對那個受傷的自己說「沒關係」,內耗就不再是敵人,而是回家的起點。
Thumbnail
當你陷入內耗,並不是懶惰,而是長期防衛的結果。 本文整理自《品味閱讀交流會 × 導思課實錄》,由思考教練 Emily 吳黛菁以心理學與哲學視角,帶你看見自我厭惡的根源,學會停止責備、重新尊重自己,從理解出發,練習讓情緒變成力量。
Thumbnail
當你陷入內耗,並不是懶惰,而是長期防衛的結果。 本文整理自《品味閱讀交流會 × 導思課實錄》,由思考教練 Emily 吳黛菁以心理學與哲學視角,帶你看見自我厭惡的根源,學會停止責備、重新尊重自己,從理解出發,練習讓情緒變成力量。
Thumbnail
現在很喜歡平實的事物,就像閱讀也是一樣,偏好生活小品,讀起來好像簡單、平實,卻能直擊心靈、撫慰人心,觸動心底最柔軟的角落,不用是大作家,也不用是大人物。 這本《 停止情緒內耗的人際C位》的作者看似名不見經傳,和你我一樣,作者 思考系OL 是個平凡上班族,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努力、害怕說錯話被討厭,以細
Thumbnail
現在很喜歡平實的事物,就像閱讀也是一樣,偏好生活小品,讀起來好像簡單、平實,卻能直擊心靈、撫慰人心,觸動心底最柔軟的角落,不用是大作家,也不用是大人物。 這本《 停止情緒內耗的人際C位》的作者看似名不見經傳,和你我一樣,作者 思考系OL 是個平凡上班族,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努力、害怕說錯話被討厭,以細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許多內耗的時刻 那我想這本書會對你很有幫助 內容不只有情境分析 更提供了相應的具體建議 讓我們可以一步步建立起自我界線 以守護自己的身心靈健康 界線是一個很大的議題 成因複雜、涵蓋範圍廣 像是安全感、價值感、羞愧感、情緒勒索、關係平衡… 反過來說也可以從界線下手 同時改善眾多層面的問題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許多內耗的時刻 那我想這本書會對你很有幫助 內容不只有情境分析 更提供了相應的具體建議 讓我們可以一步步建立起自我界線 以守護自己的身心靈健康 界線是一個很大的議題 成因複雜、涵蓋範圍廣 像是安全感、價值感、羞愧感、情緒勒索、關係平衡… 反過來說也可以從界線下手 同時改善眾多層面的問題
Thumbnail
「內耗」——它像一條不會斷的細線,繞來繞去,把我們的思緒、情緒和能量都綁住了。有趣的是,內耗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反而常出現在那些想要更好、對自己要求高的人身上。
Thumbnail
「內耗」——它像一條不會斷的細線,繞來繞去,把我們的思緒、情緒和能量都綁住了。有趣的是,內耗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反而常出現在那些想要更好、對自己要求高的人身上。
Thumbnail
日本|Mega Hunk Channel|MTN-024|40分鐘|有碼|無套 這是拓矢有史以來最淫亂的一部!朝倉拓矢時隔7年重返GV圈,復出首部選擇的就是「性解放處~毛夢利」。片中,一股麝香氣息讓他完全失去理智,身子被兩位1號舌頭舔遍全身,乳頭和肉棒都被玩到硬梆梆,直接陷入狂亂。 他的後庭徹底
Thumbnail
日本|Mega Hunk Channel|MTN-024|40分鐘|有碼|無套 這是拓矢有史以來最淫亂的一部!朝倉拓矢時隔7年重返GV圈,復出首部選擇的就是「性解放處~毛夢利」。片中,一股麝香氣息讓他完全失去理智,身子被兩位1號舌頭舔遍全身,乳頭和肉棒都被玩到硬梆梆,直接陷入狂亂。 他的後庭徹底
Thumbnail
為何你腦袋裡總像在上演一齣百老匯秀?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早上起床還在煩惱「今天該穿哪件衣服?」,結果一到公司決定午餐吃什麼時,腦內突然傳來一陣激烈辯論,就像有三個小劇團在你腦中輪番上演!這不僅讓你在決策上顯得猶豫不決,更讓你時常陷入內耗,心裡那股焦慮無法釋懷。 其實,這些恍若現場開演的「腦內
Thumbnail
為何你腦袋裡總像在上演一齣百老匯秀?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早上起床還在煩惱「今天該穿哪件衣服?」,結果一到公司決定午餐吃什麼時,腦內突然傳來一陣激烈辯論,就像有三個小劇團在你腦中輪番上演!這不僅讓你在決策上顯得猶豫不決,更讓你時常陷入內耗,心裡那股焦慮無法釋懷。 其實,這些恍若現場開演的「腦內
Thumbnail
新聞媒體鋪天蓋地報導牆內人民無法忍受長時期封控,適逢烏魯木齊火災,觸發民眾自發舉白紙上街示威。Facebook上都炸了,好像百年難得一遇的顏色革命終於在牆內爆發。 本來想靜觀一個月才說,不過仍然忍不住問牆內的朋友們近況。 此前試過失言令朋友行政拘留三日。微信緊張,不能直說。只問健康。沒想到他們更直白
Thumbnail
新聞媒體鋪天蓋地報導牆內人民無法忍受長時期封控,適逢烏魯木齊火災,觸發民眾自發舉白紙上街示威。Facebook上都炸了,好像百年難得一遇的顏色革命終於在牆內爆發。 本來想靜觀一個月才說,不過仍然忍不住問牆內的朋友們近況。 此前試過失言令朋友行政拘留三日。微信緊張,不能直說。只問健康。沒想到他們更直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