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到萬聖節,看到一群小孩盛裝打扮上街要糖,我總覺得自己絕不會跳入這個坑。
沒想到孩子才兩歲,今年我就陪著他體驗了三次萬聖節活動(抖)。
第一場是游泳教室的主題派對。老師傳訊通知這次主題是「海盜」,我立刻手癢跑去蝦皮下單海盜服(這裡買😆),還一邊安慰自己:「這套可以穿到大班,很划算!」(內心小惡魔:最好只有這一套。)
接著學前班又舉辦社區小遊行,我翻出去年寶寶爬行比賽的超級瑪莉裝再派上用場。老師還貼心準備了小南瓜袋,讓孩子能體驗「Trick or Treat」的趣味。
第三場則是社區萬聖節市集。為了相挺辛苦的社區委員,我們再次讓小海盜登場,一起參加熱鬧的活動。
經過這些體驗,加上平常閱讀的節慶繪本、童謠影片,孩子現在已能認出萬聖節相關的裝飾,會說出「萬聖節」、「Trick or Treat」,看到骷髏或蜘蛛也不會害怕。雖然還不能吃糖,但他對節日氛圍已經充滿好奇與興奮。
其實,這些節慶活動除了拍照可愛,更是很好的感官與社會性學習機會:孩子透過穿著特殊服裝、觀察不同角色、參與團體活動,逐漸理解「儀式感」與「社會互動」的概念。
我也發現,陪著孩子一起參與,自己對節慶的看法也在改變。那些曾經覺得「浮誇」或「沒必要」的節日,其實只是生活的媒介——讓我們有個理由,用一點儀式感,為親子關係增添更多色彩與回憶。

👉「你家孩子今年打扮成什麼角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