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3|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創業潮的影響、和我們的期待

創業潮是否退去、在過去是否讓社會付出了機會成本,我個人認為是有的;但即使如此,「創業」這件事情無論多少都會永遠存在,也永遠會有成功畢業、失敗倒閉,或是最終成為下一個IBM、Apple、微軟的獨角獸。
這兩天的一些見聞,再度引發了我對新創產業的一些思考。
昨天晚上在某個場合,遇見了兩位新朋友,一位在某大硬體公司投資部門工作、另一位則在經營新創加速器。
在大公司工作的這位跟我聊到,他們公司擅長硬體供應鏈與產線、成本評估、製造整合等等;但他們在輔導新創團隊時,也只能幫到「把想法變成實物」,實物出爐之後的事情就並不擅長了。
另外一位經營加速器的朋友,則希望我找時間去分享一些自己創業、以及協助其他創業者的經驗。

創業風潮正在冷卻?
今天早上,則讀到這篇Quartz網站的文章提到美國新創圈的現象:
過去幾十年來,新創一直是美國經濟的動力,但這股風潮卻正在下滑。 1985年,成立不超過2年的公司佔全部的公司的13%,但2014年則只佔8%。……從1998年前後到2010年,在創立2年內私人企業工作的人數,則從9%暴減到5%。
單就這些數字來看,有幾個可能的解釋:
  • 較早成立的新創很多都活過了兩年,導致兩年以上公司數量的統計母體變大;
  • 但現在能活過兩年的公司越來越少;
  • 早期的新創在順利存活成長、甚至變成獨角獸之後,擠壓了其他類型相似新創的發展空間;
  • 或者就純粹只是新創風潮逐漸退去,經濟景氣的低迷、以及新創一直以來的低存活率,讓部分創業候選人決定回到企業領薪水。
前面引文中的兩個數字,觀察期間都超過20年,所以應該是可信的、推測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延續性;也就是說,這個趨勢或許會趨緩或持平,但短時間之內不會顯著反轉。
依照我自己的觀察,目前為止的新創產業除了少數(相對於所有新創公司)之外,大多數都在還倒或不倒之間掙扎;大家口頭上說「平均存活率不超過10%」(也有一說是3–5%)也都已經是常識。
如果說美國創業潮已經在衰退,那麼台灣、或者說目前正在講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對岸又會是如何呢?
一如往常,我們在討論這些新創因素的時候,都暫時排除以新創為名,但實際上是資本市場圈錢遊戲的玩家;那方面的各種因素,很難用實務上的管理邏輯來歸納。

創業者需要加強的能力
而新創之所以會失敗,除了市場變化、大企業擠壓、競爭對手、資金不足、內部人事管理問題、以及程天縱林富元兩位老師常說的「沒有認清自己核心能力」、「誤判自己的長短處」等內外在因素之外,我歸納的基本原因是新創公司的管理者普遍缺乏:
  • 法務能力:不會擬基本的合約、不(會)看別人發來的合約,看不懂各種專利、合作、協議、授權等文件(尤其是英文的)中的陷阱、或是其實可以談判爭取的條件;在最壞的狀況下,自己努力的成果可能因為一紙文件而化為烏有。
  • 財務能力:不會看報表、不會做基本的財務規劃和預算分配、看不出現金缺口和漏洞;拿到幾千萬投資之後,第一件事情是先換車和買一大批Aeron辦公椅。十幾年前矽谷泡沫快破滅的時候,就有「看到上述這種狀況公司必倒」的說法。
  • 行銷能力:即使沒有上述問題,商品也做出來了,接下來的行銷計畫,包括往前延伸到設計階段的產品行銷、故事行銷、內容行銷、媒體操作、文案等等,都是好幾門不同的學問;連前述的硬體公司也承認,這一塊不是他們能幫得上忙的地方。
  • 語言能力:這裡指的不只是「跟老外客戶聊天」的能力,而是當商品想要走上世界舞台的時候,同樣從產品企劃階段就要考慮外文(通常以英文為主)的產品介面、標示、文件、手冊、包裝,以及例如要上國外募資網站時寫文案、寫故事,之後寫媒體新聞稿、做線上客服等等。這些都需要「比普通再好一點」的語文能力。
  • 如果是硬體創業的團隊,到商品階段可能還需要對於原料、製程、外發生產、成本和費用估算等知識。

創業潮與社會產業結構之間的關係
以下的的這段討論,來自我在大約剛好一年前寫的〈創業潮是否影響了下一代的產業結構?〉這篇文章,談的主要是:
從結果論來看,近幾年的年輕人創業風潮會不會是浪費了大半個世代的生產力?
新創除了門檻並不見得比投入傳產企業低(甚至更高;只有單一強項的人或許就可以在大企業勝任愉快,但新創業者都幾乎必須是三頭六臂)之外,非常高的失敗率也可能是造成創業退潮的原因。
所以問題是:整個社會是否因為「過剩」的新創而損失了大量產能?年輕人是否因為追求新創而事實上浪費了自己的青春?


在討論這個角度之前,有一些關於定義方面的前提:
  • 「結果論」指的是成功率、相對於投入資源的回收和產能、以及創立企業的延續性或市場價值。或者反過來說,兩三年內的存活率。
  • 「年輕人」指的是大約25歲或以下、實際工作經驗不超過兩年,但頭腦和擁有的技術足以創業的人。
  • 「浪費」的意思是,以整個環境而言,他們創業的機會成本是原本可以投入如傳統產業、農業、既有企業、甚至有外交目的的海外援助(例如日本的JICA),讓這些原有產業和事務少了許多年輕人力、也讓年輕人錯過許多訓練機會。
  • 另外一個重要前提是,目前的年輕創業者受過的財務、法務、行銷、語言能力訓練多半不足,一般的加速器、孵化器、創業輔助單位所提供的這類訓練也並不紮實。
在這個狀況下,大量年輕人嘗試創業(尤其是有海外市場企圖心的)有點像是一群身強體壯、但只受過基本訓練的年輕士兵上戰場;整體來說不見得打不贏,但中間很可能損失慘重。
年輕人創業的好處,在於因為相對沒有家累或其他負擔,所以風險承受度較高。假設25歲創業到27歲失敗,只要找得到題目和資金,27歲還可以再創業一次;這次萬一到30歲又失敗了,還可以摸摸鼻子去找工作(當然,要再嘗試也不是不行,說不定就是下個老郭)。
但是,對於整體環境來說,這位可能其實相當優秀的年輕人,在25–30歲之間的產能,是不是可能就等於浪費掉了?
如果一整個世代的年輕人,有一大群因為近年的創業風潮、以及許多「導師」們告訴他「勇敢嘗試,有機會我會投資你,失敗也沒關係」,於是投入一兩年或四五年去創業,但這些人之中成功的百分比卻只有個位數,對於整個環境或產業的影響會是什麼?
上述的這些數字都沒有什麼科學根據,都只是個人的感覺和觀察,結論也不是要年輕人不要創業(但我會鼓勵大家想好策略、受好訓練再上戰場)。
在思考的只是,近年來的年輕人創業潮,從結果論來看(這是重點,如果至今創業者能有超過一半成功,現在就不用討論這個問題了),對於整個產業和社會環境有什麼樣的影響?對產業的人力結構會有什麼影響?
如果這些年輕人都工作五年(即使過程並不那麼愉快)再創業,會有什麼影響?
如果台灣「自外」於那些正在瘋創業的國家,有足夠的年輕人力投入基礎產業和研究,對於幾年(或許熱潮退去)之後的產業未來會有什麼影響?
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是類似「今天不帶錢出門的話會不會回不了家」之類的開放式問題,也或許整個前提就是錯的(例如「每個世代都有這麼多人想創業,也沒出過問題」)。
在這裡,只是從不同的角度想想同一件事、當做繼續觀察的開頭而已。


結語
對於我們已經創過業的人來說,前述的法務、財務、行銷、語言、生產等知識與(尤其是失敗)經驗,是毫無問題可以傳承的(也就是我跟一開始提到的兩位朋友說,可以去跟新創團隊分享的);至於其他方面的條件、對自我目標和能力的認知、實際上如何經營自己的事業,就得靠創業家自己來了。
至於創業潮是否退去、或是創業潮在過去二十年中是否讓社會付出了機會成本,我個人沒有科學根據的感覺是有的;但即使如此,「創業」這件事情無論多少都會永遠存在,也永遠會有成功畢業、失敗倒閉,或是最終成為下一個IBM、Apple、微軟的獨角獸。
所以我們對新創仍然協助、仍然嘗試、也仍然期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