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生命的局外人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她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在我辦公室的一角,一直以來總貼著紀伯侖的《孩子》。我用這幾句話,提醒我自己,身為父母,我的責任是「陪伴」。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曾不只一次在心中暗暗發誓,我不要我的孩子像我一樣,在成長過程充滿了淚水--往肚子裡吞的淚水。我的中學時代充滿惡夢:我夢見過跳樓、被車撞,至於趕不上火車、公車,被全家人拋下的夢,更是家常便飯...因為我在小學一年級時,只因為學期成績拿了第十三名,被全家人丟在家裡與祖母作伴,他們自己去南部旅遊。
每次月考,只要沒有「前三名」,就要挨打。甚至,如果只拿到二、三名,還不能表現出高興的樣子來...「你就是這麼沒出息,第一名很高興、第二名第三名也可以,怎麼不能像姐姐一樣,每次都第一名?」

卻沒料到在為人父母之後,有幾年常在我跟孩子的互動中,看見我父母的身影。驚駭的我顫抖著重新複習紀伯侖的字字句句、努力不讓自己的家庭陷入再一次的循環。
這次公共電視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共分為五個單元,每個單元跟大家分享一個「受傷的孩子與壞掉的大人」的故事。在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時,我便上圖書館去找了原著小說來看。小說已讓我幾次掩卷嘆息,卻沒想到電視劇更讓我有看一次死一次的感覺--每看一集,我便重新經歷了我的中學時代。
 
你好比一把弓,
孩子是從你身上射出的生命之箭。
弓箭手看見無窮路徑上的箭靶,
於是祂大力拉彎你這把弓,希望祂的箭能射得又快又遠。
由於大部分台灣的家長認為自己的責任並非「陪伴」,而是「指導」,讓台灣的孩子在離家自立之前,都成了自己生命的局外人
在「我是為你好」的大前提下,家長們忘了自己只是孩子的生命之弓;反而把自己化成了弓箭手,幫孩子指定了唯一的、不容違抗的方向。不論生命之箭是否意欲前往,便箭上弦、瞄準方向、拉滿弓--有些箭到了指定的目的地、有些沒有;更有些來不及離開弓便摧折,成了斷箭。
「我是為你好」、「不要讓我失望」與「我犧牲了這麼多還不是為你」不都是隱形的遙控器嗎?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對了嗎?孩子不是你手中的黏土,你不能硬把他揉捏成你想要的形狀、要求他照著你的意思去過完他的下半生;更不可能要求他為你實踐你未能實踐的人生夢想。你的孩子並沒有求你生下他、更沒有求你犧牲自己去成全他,尤其是有目的的犧牲。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那怕是在夢中。
華人家長怕孩子吃苦,搶先幫孩子安排未來的學業、職業,乃至於終身伴侶;但孩子有他們的未來,未來的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既無法想像、也不能參與。可以看到,花了許多時間終於考上公務員卻很快離職的,這幾年只多不少[1]。
《媽媽的遙控器》裡那愛畫圖的小偉與《茉莉的最後一天》愛寫作想考中文系的茉莉,被逼著要「用功讀書,將來考上好大學」、「考上台大醫科」,為的是「不讓媽媽失望」、「不丟家裡的臉」;《孔雀》裡喜愛做手工的巧藝,因為母親希望下一代就能翻身,被逼著跨入一個不屬於自己的世界(私立貴族學校),甚至當開始失去自己時,想脫身卻遭到自己的母親否決...
更令人害怕的是《貓的孩子》裡的國衍與《必須過動》裡的若娃,在家長的強力管控下失去了自己,不知道不讀書,自己到底還能做什麼?看著他們就像看到當年的我,覺得自己除了唸書以外什麼也不會,但同時又覺得自己連這一件事都做不好。
不要強迫你的孩子照你的規劃去做,
因為他們不屬於你的時代。 《柏拉圖》[2]
在大學博覽會,我遇過一開口就是「我覺得我的孩子因為 A、B 原因,所以他不適合 C、D、E、F、G、H、I 等科系」的媽媽,於是我只能善意地提點她:讓孩子自己決定他想做什麼,而不是先在地上畫個圈圈,然後說,孩子,我是為你好,只可以選圈圈裡面的!
「我們家孩子心思很單純的」,在《茉莉的最後一天》裡的媽媽說過的話,相信不少家長也說過。很多家長開口就是「我的孩子什麼都不懂」,於是便搶先幫孩子安排了人生,對於自己孩子的努力,以「寫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這些都沒有用」率爾否定,眼裡只有自己想像中的孩子的形象...相信很多孩子心裡想說的都是這一句:
 
又或者,是這一句:
 
欣然屈服在神的手中吧!
因為祂既愛那疾飛的箭,
也愛那穩定的弓。
[3]
孩子有他們自己的世界要去闖、去試。身為家長要做的應該是給他們支持,不是讓他們在重重限制下,變得什麼都不敢去嘗試。千萬不要以「我犧牲了這麼多還不都是為你」來綁住孩子,因為他們從未要求我們犧牲自己。有句老話「先愛自己,才能愛人」,對於台灣的家長來說也是一樣:先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好好的愛自己,然後,才能好好的愛孩子。
參考資料:
1. 2018/5/28. 中央社。試院:公務員辭職增 原因以個人因素多
2. Plato Quotes About Children.
3. 本文中引用的其他詩句都出自紀伯侖(Kahlil Gibran,1883-1931)的《孩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8會員
349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雕胡飯是什麼?茭白筍跟竹筍、蘆筍都一樣是植物的嫩芽嗎? 其實雕胡跟茭白只是「菰」這種植物的不同部位而已! 美國人不吃茭白,也不許進口,又是為什麼呢?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初賽的評審。兩年前參加的是口說的評審部份。 這次台積電盃的主題是「科幻200年」,選出五本書要參賽組撰寫導讀文。整體來看最大的問題應該是閱讀量不夠(可能準備的時間也不夠充裕)與摘要的能力不足。
   提到烏鴉,你是馬上就想到「烏鴉嘴」,還是想到《伊索寓言》裡的「聰明的烏鴉」呢?其實烏鴉是一群鴉科鴉屬的鳥類的總稱,所以沒有一種動物叫做「烏鴉」喔!
   提到大麻,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惡名昭彰的「大麻煙」了。但大麻曾經是重要的纖維作物,美國的開國元勛們都曾經種植過大麻,連獨立宣言也是寫在大麻纖維製作的紙上喔!
   我在國語日報的專欄「原來作物有故事」要出版了!從2016年九月開始,大家跟著我,從小米一路看下來,不但認識了三四十種作物,也了解到它們背後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覺得很棒呢? 想要有這個專欄、甚至這本書,主要是因為植物社會史過去只有歐美版本,讓我想寫一個屬於臺灣人的版本。
   艾草不只是端午節插在門口驅逐毒氣的植物,也是中醫灸法的重要工具。 為什麼艾草會被用在灸法上呢?艾草又是什麼時候成為端午的應景植物?好吃的草仔粿會不會因為衛福部的新規定而消失呢?
   雕胡飯是什麼?茭白筍跟竹筍、蘆筍都一樣是植物的嫩芽嗎? 其實雕胡跟茭白只是「菰」這種植物的不同部位而已! 美國人不吃茭白,也不許進口,又是為什麼呢?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初賽的評審。兩年前參加的是口說的評審部份。 這次台積電盃的主題是「科幻200年」,選出五本書要參賽組撰寫導讀文。整體來看最大的問題應該是閱讀量不夠(可能準備的時間也不夠充裕)與摘要的能力不足。
   提到烏鴉,你是馬上就想到「烏鴉嘴」,還是想到《伊索寓言》裡的「聰明的烏鴉」呢?其實烏鴉是一群鴉科鴉屬的鳥類的總稱,所以沒有一種動物叫做「烏鴉」喔!
   提到大麻,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惡名昭彰的「大麻煙」了。但大麻曾經是重要的纖維作物,美國的開國元勛們都曾經種植過大麻,連獨立宣言也是寫在大麻纖維製作的紙上喔!
   我在國語日報的專欄「原來作物有故事」要出版了!從2016年九月開始,大家跟著我,從小米一路看下來,不但認識了三四十種作物,也了解到它們背後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覺得很棒呢? 想要有這個專欄、甚至這本書,主要是因為植物社會史過去只有歐美版本,讓我想寫一個屬於臺灣人的版本。
   艾草不只是端午節插在門口驅逐毒氣的植物,也是中醫灸法的重要工具。 為什麼艾草會被用在灸法上呢?艾草又是什麼時候成為端午的應景植物?好吃的草仔粿會不會因為衛福部的新規定而消失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孩子不是父母所擁有,不能被自私的剝奪生命。父母應該更多地理解和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減少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如運動、呼吸練習、冥想、良好的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社交關係和培養興趣愛好來幫助孩子減壓。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近期與家人有一搭沒一搭的會為了別人家的事情爭論,父母對於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的無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孩子不是父母所擁有,不能被自私的剝奪生命。父母應該更多地理解和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減少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如運動、呼吸練習、冥想、良好的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社交關係和培養興趣愛好來幫助孩子減壓。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近期與家人有一搭沒一搭的會為了別人家的事情爭論,父母對於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的無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