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她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在我辦公室的一角,一直以來總貼著紀伯侖的《孩子》。我用這幾句話,提醒我自己,身為父母,我的責任是「陪伴」。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曾不只一次在心中暗暗發誓,我不要我的孩子像我一樣,在成長過程充滿了淚水--往肚子裡吞的淚水。我的中學時代充滿惡夢:我夢見過跳樓、被車撞,至於趕不上火車、公車,被全家人拋下的夢,更是家常便飯...因為我在小學一年級時,只因為學期成績拿了第十三名,被全家人丟在家裡與祖母作伴,他們自己去南部旅遊。
每次月考,只要沒有「前三名」,就要挨打。甚至,如果只拿到二、三名,還不能表現出高興的樣子來...「你就是這麼沒出息,第一名很高興、第二名第三名也可以,怎麼不能像姐姐一樣,每次都第一名?」 卻沒料到在為人父母之後,有幾年常在我跟孩子的互動中,看見我父母的身影。驚駭的我顫抖著重新複習紀伯侖的字字句句、努力不讓自己的家庭陷入再一次的循環。
這次公共電視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共分為五個單元,每個單元跟大家分享一個「受傷的孩子與壞掉的大人」的故事。在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時,我便上圖書館去找了原著小說來看。小說已讓我幾次掩卷嘆息,卻沒想到電視劇更讓我有看一次死一次的感覺--每看一集,我便重新經歷了我的中學時代。
你好比一把弓,
孩子是從你身上射出的生命之箭。
弓箭手看見無窮路徑上的箭靶,
於是祂大力拉彎你這把弓,希望祂的箭能射得又快又遠。
由於大部分台灣的家長認為自己的責任並非「陪伴」,而是「指導」,讓台灣的孩子在離家自立之前,都成了自己生命的局外人。
在「我是為你好」的大前提下,家長們忘了自己只是孩子的生命之弓;反而把自己化成了弓箭手,幫孩子指定了唯一的、不容違抗的方向。不論生命之箭是否意欲前往,便箭上弦、瞄準方向、拉滿弓--有些箭到了指定的目的地、有些沒有;更有些來不及離開弓便摧折,成了斷箭。
「我是為你好」、「不要讓我失望」與「我犧牲了這麼多還不是為你」不都是隱形的遙控器嗎?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對了嗎?孩子不是你手中的黏土,你不能硬把他揉捏成你想要的形狀、要求他照著你的意思去過完他的下半生;更不可能要求他為你實踐你未能實踐的人生夢想。你的孩子並沒有求你生下他、更沒有求你犧牲自己去成全他,尤其是有目的的犧牲。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那怕是在夢中。
華人家長怕孩子吃苦,搶先幫孩子安排未來的學業、職業,乃至於終身伴侶;但孩子有他們的未來,未來的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既無法想像、也不能參與。可以看到,花了許多時間終於考上公務員卻很快離職的,這幾年只多不少[1]。
《媽媽的遙控器》裡那愛畫圖的小偉與《茉莉的最後一天》愛寫作想考中文系的茉莉,被逼著要「用功讀書,將來考上好大學」、「考上台大醫科」,為的是「不讓媽媽失望」、「不丟家裡的臉」;《孔雀》裡喜愛做手工的巧藝,因為母親希望下一代就能翻身,被逼著跨入一個不屬於自己的世界(私立貴族學校),甚至當開始失去自己時,想脫身卻遭到自己的母親否決...
更令人害怕的是《貓的孩子》裡的國衍與《必須過動》裡的若娃,在家長的強力管控下失去了自己,不知道不讀書,自己到底還能做什麼?看著他們就像看到當年的我,覺得自己除了唸書以外什麼也不會,但同時又覺得自己連這一件事都做不好。
不要強迫你的孩子照你的規劃去做,
因為他們不屬於你的時代。 《柏拉圖》[2]
在大學博覽會,我遇過一開口就是「我覺得我的孩子因為 A、B 原因,所以他不適合 C、D、E、F、G、H、I 等科系」的媽媽,於是我只能善意地提點她:讓孩子自己決定他想做什麼,而不是先在地上畫個圈圈,然後說,孩子,我是為你好,只可以選圈圈裡面的!
「我們家孩子心思很單純的」,在《茉莉的最後一天》裡的媽媽說過的話,相信不少家長也說過。很多家長開口就是「我的孩子什麼都不懂」,於是便搶先幫孩子安排了人生,對於自己孩子的努力,以「寫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這些都沒有用」率爾否定,眼裡只有自己想像中的孩子的形象...相信很多孩子心裡想說的都是這一句:
又或者,是這一句:
欣然屈服在神的手中吧!
因為祂既愛那疾飛的箭,
也愛那穩定的弓。[3]
孩子有他們自己的世界要去闖、去試。身為家長要做的應該是給他們支持,不是讓他們在重重限制下,變得什麼都不敢去嘗試。千萬不要以「我犧牲了這麼多還不都是為你」來綁住孩子,因為他們從未要求我們犧牲自己。有句老話「先愛自己,才能愛人」,對於台灣的家長來說也是一樣:先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好好的愛自己,然後,才能好好的愛孩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