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音樂真美,唱的是什麼語言?」
「蘭科語。」
「真可惜,唱的不是我們的語言。」
1949 年,音樂家維特致力於收集波蘭鄉村民謠,找來一群有天份的學生,加以訓練,讓他們站上舞台,將失傳的音樂與舞蹈與語言與文化傳承下去。維特很欣賞女學生蘇拉的歌唱與表演天份,倆人日久生情,私下成為戀人;隨著演出廣受好評,政治介入藝術,國家單位要求維特在表演中加入土地改革或崇敬領袖等元素,表演不再單純,維特與蘇拉的愛情也被政治勢力染指。為能擁有更多的自由與更好的未來,他希望蘇拉能跟自己一起逃往法國生活⋯⋯
天天高喊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人,都應該來看《沒有煙硝的愛情》,電影講壓迫卻從頭到尾不見血,就連不同勢力的角力與打壓也處理得清淡,但銀幕外的你我都能意識到劇中角色的困境。最明顯的例子是劇團經理卡梅瑞克一角,最初瞧不起維特等人收集鄉村音樂,後來承認民謠確實動聽,他說:「可惜唱的不是我們的語言」,即便是欣賞藝術,也無法撇清政治的影響。
劇團演出獲得肯定後,卡梅瑞克對維特說:「你是天才,能把這麼庸俗的音樂變得這麼美。」這段話再次點出卡梅瑞克對美的定義仍根基於階級/群族意識上;再者,聰明如卡梅瑞克(懂得利用身邊資源鞏固自身利益),除了和政府單位合作,把文化演出納入國家資產(強迫劇團在演出中置入政治訊息)外,他批評維特創作夥伴的外型(必須符合國家認可的外貌形象)、派人監視維特的一舉一動(思想檢查)等,都在訴說極權國家對思想與創作的箝制與控管。
「我們過去另一邊吧,那裡的景色比較美。」
1954 年,維特轉往法國生活,呼吸著自由空氣,蘇拉幾年後才搬去巴黎與他一起生活。為了幫蘇拉灌錄唱片,維特在投資者面前將蘇拉描述成極權國家裡的悲劇人物(刻意販賣出身共產國家的悲劇與傳奇色彩),並將家鄉民謠改成爵士樂風,樸實的歌詞也換上充滿隱喻強調美感的詩作等等。當音樂的調性與歌詞都背離自己、與家鄉越來越遠,這樣的音樂,這樣的我,真的更「真實」更「自由」了嗎?
音樂如何呈現,樂風如何轉變,歌詞如何變化等等,說的是外在環境對藝術的影響,藝術與政治與利益與「詮釋權」(如何界定表現形式的優劣)永遠糾纏不清。《沒有煙硝的愛情》用歌曲的變化,影射愛情與生活這回事,愛情可以只是愛情嗎?當然不,愛情也是充滿政治、計較、嫉妒、疑惑、打壓與利益交換的,滿心以為只要你愛我我愛你,就能讓愛情茁壯與天長地久,那也是一種盲目吧?《沒有煙硝的愛情》的哀傷是讓觀眾看見一段橫跨十五年的愛情,如何被外在環境折磨得遍體鱗傷,最後的最後,音樂不再純粹,愛情不再純粹,人心也不再純粹了。
《沒有煙硝的愛情》雖然講的是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暴力與不得不的妥協,但 Pawel Pawlikowski 導演的敘事卻很冷靜,很多應該難堪的現實都被藏在表面可見的影像背後,最好的一場戲是片尾唱著截然不同曲風的蘇拉、指頭扭曲成怪狀的維特、以及抱著一名男孩的卡梅瑞克的互動,從卡梅瑞克與維特的對話,到蘇拉走下舞台的蹌踉,並且衝過去擁抱維特,以及卡梅瑞克默不作聲的反應等,足以讓我們(觀眾)猜想到這三人背後承受了多少的協商與委屈與妥協——厲害的電影就是表面拍來風平浪靜,但洶湧的情緒總是不斷漫溢、氾濫出來。
《沒有煙硝的愛情》的影像優美,音樂令人難忘(原聲帶會發行嗎?),兩位主要演員,飾演維特的 Tomasz Kot 和飾演蘇拉的 Joanna Kulig 演技都精湛,尤其是 Joanna Kulig,無論是演唱或舞蹈、堅毅或傷感,每個面向都處理得精準到位,如果她能幸運搶入明年奧斯卡女主角入圍名單,會是很棒的驚喜。
最後,《沒有煙硝的愛情》最後一幕,令我想起《大象席地而坐》裡的一段話:「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只是到了後就會發現沒有什麼不一樣。都過了大半輩子,只得騙自個兒說,一定是不一樣的。」當所有的一切都無法被逆轉被改變時,除了說服自己另一邊可能會更好,好像沒有其他可行的辦法了(哀傷的電影,往往不是用淚水打動觀眾,而是無可奈何的無力感!)。
全文劇照提供:誠品電影院
《沒有煙硝的愛情》@誠品電影院 x 坎城影展 2018.12.11(二)19:50 2018.12.23(日)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