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休息的生活模式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曾經感覺過言語詞彙無法確實的表達自己嗎?
有一陣子我總是覺得話語無法陳述我所想表達的,說明白了就是我想說的是某件事或是某個畫面,但我說出來的卻是另一件事、表現了另一個畫面,於是你可能聽見的不是我想表達的;理解的不是我想的畫面,轉述出去又是另一個景象。
可能所謂的「誤會」就來自於話語吧。
如果有辦法可以直接傳達自己的意思而不透過言語,是不是誤會就會更少一點呢? 只是我們還是需要透過這方式使其他人「瞭解」自己,就算真正被了解的不是自己而是傳達出的誤會的假象,至少我們「瞭解」了某件事情,這使我們自己感到安慰吧?

進入正題-
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實只要把自己拉到第三人稱的角度,也許就像打電動那樣,從自己的後腦杓看自己和事件-或者在拉更遙遠一點,是不是就能看到環境氛圍的色彩,就此抽離自己與環境,分別什麼是自我的感受和環境的濃度。
這也算是一種休息吧,第三人稱視角。
用腦海的畫面勾勒整個城市,從氫氣球的角度觀看這個世界,有如電影開頭那些高空飛過都市的片段,想想這不就是人生嗎? 觀察這些色彩,每個人的濃度和頻率,不也很有趣嗎? 像極了合菜餐桌上每個人相互敬酒、互相誇讚,其實只是爭一口自己的氣,另類的炫耀罷了,這個畫面看了就覺得可愛,就像一盆沸水不停的翻攪,這時候只要適時的添加一點料,一鍋湯就這麼完成了呢! 好不可愛呢。
適時的抽離自我和環境,找到對自己恰到好處的濃度,散發自己喜歡的頻率,漸漸的就會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了。
策略性的抽離。
avatar-img
2會員
8內容數
發表一些心情小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匯呈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帶一點藍色調的霾在早晨的光暈裡顯得融洽,我知道今天能與你相見而感到特別的愉快,也沒有特定的目的那都只是想見面的藉口,總是要給對方一個理由我們才能見面的嘛。好比「一起吃飯嗎」、「要不要看電影」諸如此類的。
第一篇交換日記 紀錄初衷,希望我們可以寫很多篇。
帶一點藍色調的霾在早晨的光暈裡顯得融洽,我知道今天能與你相見而感到特別的愉快,也沒有特定的目的那都只是想見面的藉口,總是要給對方一個理由我們才能見面的嘛。好比「一起吃飯嗎」、「要不要看電影」諸如此類的。
第一篇交換日記 紀錄初衷,希望我們可以寫很多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在行動經濟學上,花力氣就是成本,學習技術是受到利益和成本平衡所推動,惰性是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本性上。 觀察我在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裡看了幾次電子郵件,可以合理推論,這是一種想要逃避的慾望,也可以說持續寫作所需要的自制力,高於我能輕易動用的自制力。心流: 一個完全不花力氣得專注狀態,你深陷其中,完全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Thumbnail
"自言自語是梳理自我,幫助思考的過程" 自言自語,常見於任何人身上,有的人於腦中自我對話,有的人會說出口,沒什麼大不了的。
Thumbnail
舒心自在的溫感生活,從自我覺察開始。 當生活慢下來,一切的美好都將開始蔓延。 「如果精神是水,靈魂就是湖泊,而人格便是水上的漣漪。」 想享藍圖致力推廣「從生活中自我療癒」的種種練習, 體現生活處處有療癒的漫慢生活。 由內探索內心框架(內觀), 到外練習身心靈合一(三摩地),想享藍圖陪你為自己做點事。
Thumbnail
善用熱情的目的,我覺得最終還是要回歸自我,詢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與接觸的東西,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能不能掌握這些我所有的?我現在有沒有了解到,我是怎麼看待眼前的事物的? 學習自我察覺與自我敘事,可以讓你從局中人暫時抽身,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在行動經濟學上,花力氣就是成本,學習技術是受到利益和成本平衡所推動,惰性是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本性上。 觀察我在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裡看了幾次電子郵件,可以合理推論,這是一種想要逃避的慾望,也可以說持續寫作所需要的自制力,高於我能輕易動用的自制力。心流: 一個完全不花力氣得專注狀態,你深陷其中,完全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Thumbnail
"自言自語是梳理自我,幫助思考的過程" 自言自語,常見於任何人身上,有的人於腦中自我對話,有的人會說出口,沒什麼大不了的。
Thumbnail
舒心自在的溫感生活,從自我覺察開始。 當生活慢下來,一切的美好都將開始蔓延。 「如果精神是水,靈魂就是湖泊,而人格便是水上的漣漪。」 想享藍圖致力推廣「從生活中自我療癒」的種種練習, 體現生活處處有療癒的漫慢生活。 由內探索內心框架(內觀), 到外練習身心靈合一(三摩地),想享藍圖陪你為自己做點事。
Thumbnail
善用熱情的目的,我覺得最終還是要回歸自我,詢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與接觸的東西,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能不能掌握這些我所有的?我現在有沒有了解到,我是怎麼看待眼前的事物的? 學習自我察覺與自我敘事,可以讓你從局中人暫時抽身,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