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你是你,你不是你的父母

在我們的課程內,很大的一部分會談論關於「信念」這件事的來源與影響。 「信念」的產生,來自於過往的人生經歷與教育,特別是原生家庭的教育, 這些日積月累所接收到的訊息,會累積在一個人的身體裡,成為牢固、難以改變的固定模式。 於是,我們時常在課程內,看到每一個人運用自己根深蒂固的模式在運作, 這些模式沒有好與不好的區分,單純只是呈現一個人的狀態。
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發現, 當許多人察覺到自己的模式來自於原生家庭時,那種驚訝與無奈所混合的情緒,能夠讓一個人的價值觀崩潰。
事實上,越是不想成為爸媽的某種模樣,就越會成為那個樣子,這是現實的, 就算不是複製了他們的模式, 也在他們的模式底下受了影響。 人會很自然的受到自己所注意的人事物所影響, 這是很簡單的人與人之間長期互動之後所產生的結果。 但是通常無法察覺,因為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中產生, 時常在課程內聽到人們抱怨著原生家庭, 甚至希望找尋方法脫離原生家庭對自身的影響, 這些,都讓我們明白, 社會所認為的那種和樂家庭, 其實很多時候來自於忍耐與壓抑…
你很明白,你不是你的父母, 你期待你能活出自己,不重複父母的人生模式, 但是更多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察覺自己正在複製, 也不知道該怎麼才能斷了這樣的狀態…
在談論這些之前, 需要先行讓自己明白的是, 許多時候父母的模式也是來自於他們的父母, 再加上時代背景與當時社會的觀點, 最後累積成他們現在這個模式, 在評論父母的對錯之前, 讓自己先行明白這樣的背景,能有助於減少受害的心理, 更能增加中立並同理的看待他們, 當然,他們也同我們一樣, 時常也無法察覺自己正在運作的是甚麼樣的模式。 既然,你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自己, 那,如何可以為自己建構屬於自己的人生模式呢?
  1. 接受真正的自己 在這個強調「孝順」與「服從聽話」的社會裡, 我們從小被要求符合長輩們的期待, 不論是言行舉止、想法觀念、甚至是對自己未來人生的發展, 長輩們都在我們的人生裡佔有太大的影響。 於是,我們從小為了避免衝突, 逐漸忘記了自己真正的聲音… 弔詭的是, 當我們長大成人之後, 長輩們又會要求我們活出自己,要有自己的成就和人生, 哈…這又是另外一種被要求符合長輩們的期待的續集, 於是,人已長大,但內心仍還停留在孩提時代的挫敗… 要重塑屬於自己的人生模式,首先需要停止受害。 當我們將能量放置於對過往成長的挫敗時, 就會讓我們減少關注「我到底是誰」。 所以,給自己靜心的時刻吧~ 可能是給予獨自散步的時刻、可能是自由書寫十分鐘的時刻、 可能是冥想的時刻、 可能是隨時隨地,自己內心跳出小聲音的時刻, 那些從心裡跑出的感受,是需要我們刻意去注意的, 沒有任何評論,沒有任何對錯好壞, 也許一開始很混亂,不知道方向答案,都沒有關係的, 當我們開始面對內在的自己時, 就更能認識真正的自己,並進而去接受那個自己。
  2. 重塑情緒反應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類似這樣的經驗— 回到家,看到爸爸抬著頭盯著自己看,問起工作收入狀況, 很直覺的認為爸爸又要來煩自己了, 就好像小時候考完試回家後,爸爸問自己成績如何,場景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馬上內心產生了抗拒, 情緒也直接進入到煩燥… 當我們面對某些固定的場景時會很容易被挑起情緒, 那些情緒會讓自己在那當下失去判斷變成自動化反應, 而讓問題一直無法有效解決,不斷重複發生, 最後只好變成逃避。 逃避,從來都不是每個人所希望的, 總是在不知道該如何解決之後,只能出此下策。 所以,當我們開始注意到自己內在真正的聲音之後, 就可以開始探索, 那些挑起我們情緒的每個場景,到底來源為何呢? 我們無法停止不斷的讓同樣的場景產生, 但是我們可以重新塑造面對場景時的心態, 這不是容易的事, 因為我們所面對的人並不會理解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做溝通, 偶而我們會感受到「似乎只有我一個人努力」,這是很孤獨的。 雖然如此,都依然希望大家開始重塑一個新的面對方式吧~ 因為唯有自己開始願意不同,對方也才能逐漸被影響而採取不同的方式溝通。 當我們能探索到引發情緒的場景的來源時, 需要協助自己去釐清,在那個事件裡,對於自己而言的好消息是甚麼。 例如,一個從小就因為父母忙於工作,必須要自己照顧自己長大的孩子, 在面對被忽略的場景時,特別容易起了情緒, 我們不會否定這樣的成長狀態,會讓一個人感受到孤獨與辛苦, 但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其正面的意義, 也許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更能理解孤獨的人的感受, 也或許更為堅強,獨立自主。 正向與負向的影響從來都不會單一存在, 只不過我們時常被負向影響了一切, 忘了同一件事情對我們來說仍然擁有價值。 擁有那些正向的價值,是可以有效的紓緩我們被挑起的情緒的。 再者,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應對, 也許過往會用發脾氣或是抵抗的方式, 這次,可以選擇正面溝通— 「爸,你常常問起我的工作,我也常常回答你的問題, 但是你好像還是會一直問, 可以告訴我,你真的想知道的是甚麼嗎?」 去明白對方那當下一直沒有說出口的話, 這都是將此固定模式做了更換與進展的開始。 又或者是,轉換另外一種溝通的方式, 如果面對面容易互相影響, 文字溝通也許就給予兩人之間一個整理思緒的空間了。 不論是甚麼方式, 讓彼此開啟新的面對模式, 都是讓彼此脫離那情緒風暴的好方法。
  3. 思考「我想成為甚麼樣的人」 當我們開始重新聆聽內在的聲音,去接受真正的自己, 並且對某些固定模式開始有了新的應對方式後, 思考著「我想成為甚麼樣的人」就變成建構新的人生模式的〃Why〃了。 在指引的世界裡,非常著重於「起源」與「為何而做」。 這些目的,是一個人的人生燈塔, 唯有當自己清楚明白後, 才知道要為自己的人生要往何處去。 有一些人也許從一開始就很清晰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是更多的人卻是模糊的, 沒有人問過他們這樣的問題、甚至於可能自己都沒有想過, 那人生隨波逐流也是可想而知的。 現在,就是一個開始思考這件事情的時刻了, 「我想成為甚麼樣的人」一旦清晰之後, 就需要開始檢視, 自己目前走的路,是否都有朝這樣的方向前進呢? 自己目前的運作,是否都在建構這樣的自己呢? 如果有,很好, 那就問問自己「如果還有提升的機會,我想提升的是甚麼?」 如果沒有,也很好,這是一個重啟的時刻, 問問自己, 「想成為那樣的人,我的第一步是甚麼呢?」 然後,就前進吧~
  4. 持續探索真正的自己 建構屬於自己的人生模式這條路是永遠的課題, 會依照不同的環境與不同的經驗累積後,有不同的體悟, 持續的探索,能夠對自己的建構更加完整,並且有進展, 對自己的人生更有擁有感, 試想著,我們總有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 那時候的我們,想用甚麼樣的面貌離開呢?
活出自己,對許多人而言是需要勇氣與自信的, 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困難與不舒服, 但是,既然現狀不是自己想要的, 何不就勇敢這一次呢? 這一切都很值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關係泛指自己與他人之間所有的連結互動,所有的關係,皆深刻的影響著自己。當關係得以優化,更能支持我們獲得想要的目標,也活得更自在、更舒適。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