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很好」,是因為我選擇相信我很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情緒感受?

「我覺得我真的很失敗」
「我很愧疚」「我永遠不夠好」
「我覺得我永遠不會成功」

這些話語,幾乎是我們每個人時常繞著在心裡的自我對話,
有的時候油然而生的不甘心,
更加加重了這些對話:

「我不甘心我就只能這樣」
「憑甚麼他可以我不行」

raw-image

在課堂裡或是與客戶做指引服務時,
我們時常會提及「信念」對人的影響。
它來自於從小到大的人生經驗,與各種事件的經歷,
這一切的累積,就讓我們時常在無意識時一直影響我們做出選擇,
所以,在我們一早起床時,我們就已直接進入到自動化運作。

我們人的腦會一直透過情緒與感覺做記憶,
會一直不斷的去連結過往產生那些情緒與感覺的人事物,
就像是小時候一直被逼著吃飯,
讓自己對於食物與吃飯場景有著負面的情緒與感受,
長大後看到食物,和與他人吃飯時,容易連結過去的經驗,
容易體驗不到食物的美味,
取而代之的是過往的負面情緒與感受。
同樣的,如果我們從小聽到的語言是「你不好」,
不論長大之後自己成就了些甚麼,
內在那股「你不好」的體驗,仍然持續被觸動。

這並不代表人就會接受這樣,
但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更改這樣的狀態,產生更多的抗拒情緒。
然後隔天一早起床,
繼續自動化運作,也再次加上對自己人生的不甘心。

當我們無法協助自己辨識情緒與感受的來源以及事實時,
它就會一直影響著人的視角與選擇,
它會讓我們一直看著那些影響自己的障礙點,
因為我們會習慣性的做出滿足自己信念的選擇,
我們相信自己不夠好,就會一直不斷地找出不夠好的證據,
做出讓自己不夠好的選擇,
然後持續用自己創造出來的結果,讓自己相信自己不夠好,
一直如此循環,
一直讓負面情緒與感受領導著我們。

而無法扭轉負面信念的人,更有可能是因為這信念帶來的安全感,
是的,安全感,
那是「可預知的結果」的安全感,
這與這個結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無關,
單純只是覺得,「我不舒服,但是我可以預測」,
於是,更害怕突破,更害怕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我們人的意識,95%受到過去信念的驅使,5%受到想突破現狀的刺激,
所以為何能突破自己現狀的人如此之少,
這是顯而易見的。

於是,Coach的出現,就成了扭轉負面信念的幫手。

要打敗一個運轉了一輩子的信念,自然不是一蹴可成的,
它會來自於許多的鍛鍊,以及釐清區分,
Coach的任務,是透過提問,讓受到過往負面信念控制的人,
從新的角度思考事情,

「你真正想要的是甚麼」
「你認為自己不夠好的來源是甚麼」
「你認為的好的標準是甚麼」
「你認為不夠好是事實,還是習慣認為不夠好」
「你已經具備的好的部分,是甚麼呢」
「當再次出現不夠好的聲音時,你會如何帶領你自己」

這一切的種種,都在開拓著那想突破的5%,
也在降低受過往影響的95%,
Coach的同理與耐心,一直不斷的將數值調整,
我們不只是問了問題,
我們更多的時候是在陪伴,
這些提問,都在不斷的將受到過去負面經驗的人們,拉回到現在,
專注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
陪伴著客戶,透過實際的行動去創造新的信念迴圈,
新的迴圈的塑造,需要大量的新的選擇與新的人事物的連結來厚實經驗,
直到它變成新的自動化模式。

人並非因為有了新的信念,就能完全排除過往舊信念的影響,
這些埋藏在潛意識內的小蟲,永遠都在你不經意的時刻蠢蠢欲動,
「人是不會變的,會變得是選擇」—這句話是學習Coaching的人都要理解的,
這會提醒著我們,
提升覺察,在做出舊信念的行動之前,引領著自己選擇新的信念,
我們才能創造真正屬於自己的結果。

直到有一天,你能像個第三者的角度去看過往的自己時,
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遠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莉莉安的沙龍
30會員
48內容數
透過十多年來連續創業的歷程,以及指引創業者於創業路程中完成創業目標的使命,透過文字希望能協助更多追尋夢想的人在創業的道路上更順意。
莉莉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4
過往,我有著自己的見解與立場,選了一邊站, 如今,我選擇相信不同立場的人都是善良的, 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不足以能了解事實的全貌, 放下自己的世界觀,拾起謙虛, 負自己的責任。
Thumbnail
2021/06/04
過往,我有著自己的見解與立場,選了一邊站, 如今,我選擇相信不同立場的人都是善良的, 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不足以能了解事實的全貌, 放下自己的世界觀,拾起謙虛, 負自己的責任。
Thumbnail
2021/05/09
一個人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所有資源,早已在自己身上, 我們的特質、我們的優勢、我們的資源, 當我們越認識自己,知道如何在適當的時間、地點來發揮自己, 目標的達成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2021/05/09
一個人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所有資源,早已在自己身上, 我們的特質、我們的優勢、我們的資源, 當我們越認識自己,知道如何在適當的時間、地點來發揮自己, 目標的達成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逐漸自我探索後,我開始踏上成為教練的學習旅途。而我學習的第一站,是從認知行為治療開始。我認為它的迷人之處在於清楚點出人們之所以痛苦往往不是因為某件事,而在於我們的信念。有趣的是,我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也掉入許多自我詆毀信念的陷阱中。雖然我尚未完全擺脫這些念頭,但我想與大家分享近期啟發。
Thumbnail
在逐漸自我探索後,我開始踏上成為教練的學習旅途。而我學習的第一站,是從認知行為治療開始。我認為它的迷人之處在於清楚點出人們之所以痛苦往往不是因為某件事,而在於我們的信念。有趣的是,我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也掉入許多自我詆毀信念的陷阱中。雖然我尚未完全擺脫這些念頭,但我想與大家分享近期啟發。
Thumbnail
人一生的成就,無法超越自己的信念 一個人活得是否快樂、舒坦,取決於你的思想,而長期的思想就會累積成信念,成為你的行動準則,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就是那些會阻礙我們發展、行動的信念,進而限制我們去做某些選擇。
Thumbnail
人一生的成就,無法超越自己的信念 一個人活得是否快樂、舒坦,取決於你的思想,而長期的思想就會累積成信念,成為你的行動準則,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就是那些會阻礙我們發展、行動的信念,進而限制我們去做某些選擇。
Thumbnail
練習集 2.感覺基調&信念 創造之喜悅從你心中流出,就如同呼吸一樣自然,毫不費力。創造自己經驗的能力,是一項最最神奇的稟賦。 這個練習要求你關注自己的感覺基調,也就是你對自己、對生活和對周遭世界的整體感受。同時,它也要求你注意自己的信念,因為這些信念會影響你的感覺基調和你的生活體驗。 首先,找一個寧
Thumbnail
練習集 2.感覺基調&信念 創造之喜悅從你心中流出,就如同呼吸一樣自然,毫不費力。創造自己經驗的能力,是一項最最神奇的稟賦。 這個練習要求你關注自己的感覺基調,也就是你對自己、對生活和對周遭世界的整體感受。同時,它也要求你注意自己的信念,因為這些信念會影響你的感覺基調和你的生活體驗。 首先,找一個寧
Thumbnail
分析自我狀態(應然/實然、自信/自卑或偏執等),認識特殊心態,金句選集。
Thumbnail
分析自我狀態(應然/實然、自信/自卑或偏執等),認識特殊心態,金句選集。
Thumbnail
6.4/講師:嚴照恩/講題:你創造你的實相 我只要感覺受傷了,跟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有關 當一個人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需求,就不容易受傷了
Thumbnail
6.4/講師:嚴照恩/講題:你創造你的實相 我只要感覺受傷了,跟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有關 當一個人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需求,就不容易受傷了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Thumbnail
為了邁向成功的路上,不少人都著力在個人成長、發揮自己的天份潛能上,但正如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提過,「鑰匙其實不會在門鎖附近,它總在別的地方。」而《成功心態》的著者告訴我們,「心態才是驅動一切的根本。」讓我們停滯不前/未如理想進程的原因,就在我們的心中。
Thumbnail
為了邁向成功的路上,不少人都著力在個人成長、發揮自己的天份潛能上,但正如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提過,「鑰匙其實不會在門鎖附近,它總在別的地方。」而《成功心態》的著者告訴我們,「心態才是驅動一切的根本。」讓我們停滯不前/未如理想進程的原因,就在我們的心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