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我很好」,是因為我選擇相信我很好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情緒感受?

「我覺得我真的很失敗」
「我很愧疚」「我永遠不夠好」
「我覺得我永遠不會成功」
這些話語,幾乎是我們每個人時常繞著在心裡的自我對話,
有的時候油然而生的不甘心,
更加加重了這些對話:

「我不甘心我就只能這樣」
「憑甚麼他可以我不行」
在課堂裡或是與客戶做指引服務時,
我們時常會提及「信念」對人的影響。
它來自於從小到大的人生經驗,與各種事件的經歷,
這一切的累積,就讓我們時常在無意識時一直影響我們做出選擇,
所以,在我們一早起床時,我們就已直接進入到自動化運作。
我們人的腦會一直透過情緒與感覺做記憶,
會一直不斷的去連結過往產生那些情緒與感覺的人事物,
就像是小時候一直被逼著吃飯,
讓自己對於食物與吃飯場景有著負面的情緒與感受,
長大後看到食物,和與他人吃飯時,容易連結過去的經驗,
容易體驗不到食物的美味,
取而代之的是過往的負面情緒與感受。
同樣的,如果我們從小聽到的語言是「你不好」,
不論長大之後自己成就了些甚麼,
內在那股「你不好」的體驗,仍然持續被觸動。
這並不代表人就會接受這樣,
但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更改這樣的狀態,產生更多的抗拒情緒。
然後隔天一早起床,
繼續自動化運作,也再次加上對自己人生的不甘心。
當我們無法協助自己辨識情緒與感受的來源以及事實時,
它就會一直影響著人的視角與選擇,
它會讓我們一直看著那些影響自己的障礙點,
因為我們會習慣性的做出滿足自己信念的選擇,
我們相信自己不夠好,就會一直不斷地找出不夠好的證據,
做出讓自己不夠好的選擇,
然後持續用自己創造出來的結果,讓自己相信自己不夠好,
一直如此循環,
一直讓負面情緒與感受領導著我們。

而無法扭轉負面信念的人,更有可能是因為這信念帶來的安全感,
是的,安全感,
那是「可預知的結果」的安全感,
這與這個結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無關,
單純只是覺得,「我不舒服,但是我可以預測」,
於是,更害怕突破,更害怕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我們人的意識,95%受到過去信念的驅使,5%受到想突破現狀的刺激,
所以為何能突破自己現狀的人如此之少,
這是顯而易見的。
於是,Coach的出現,就成了扭轉負面信念的幫手。
要打敗一個運轉了一輩子的信念,自然不是一蹴可成的,
它會來自於許多的鍛鍊,以及釐清區分,
Coach的任務,是透過提問,讓受到過往負面信念控制的人,
從新的角度思考事情,

「你真正想要的是甚麼」
「你認為自己不夠好的來源是甚麼」
「你認為的好的標準是甚麼」
「你認為不夠好是事實,還是習慣認為不夠好」
「你已經具備的好的部分,是甚麼呢」
「當再次出現不夠好的聲音時,你會如何帶領你自己」
這一切的種種,都在開拓著那想突破的5%,
也在降低受過往影響的95%,
Coach的同理與耐心,一直不斷的將數值調整,
我們不只是問了問題,
我們更多的時候是在陪伴,
這些提問,都在不斷的將受到過去負面經驗的人們,拉回到現在,
專注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
陪伴著客戶,透過實際的行動去創造新的信念迴圈,
新的迴圈的塑造,需要大量的新的選擇與新的人事物的連結來厚實經驗,
直到它變成新的自動化模式。
人並非因為有了新的信念,就能完全排除過往舊信念的影響,
這些埋藏在潛意識內的小蟲,永遠都在你不經意的時刻蠢蠢欲動,
「人是不會變的,會變得是選擇」—這句話是學習Coaching的人都要理解的,
這會提醒著我們,
提升覺察,在做出舊信念的行動之前,引領著自己選擇新的信念,
我們才能創造真正屬於自己的結果。
直到有一天,你能像個第三者的角度去看過往的自己時,
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遠了。




27會員
48內容數
透過十多年來連續創業的歷程,以及指引創業者於創業路程中完成創業目標的使命,透過文字希望能協助更多追尋夢想的人在創業的道路上更順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莉莉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深層傷口的修復旅程(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的生命,延續著妳的生命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是你,你不是你的父母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切都太遲,是自己允許的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好好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選擇為善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作為一個精神病患)我告訴自己這樣已經很好了,這樣活著就很好了 週六,大家都在補班補課,為了即將來到的中秋連假。 我在清晨四點左右吃下睡前的藥,4:35am躺下睡覺,9:30左右醒來。我睡了四個多小時,這是我睡眠的長度與時間。 醒來先確認感受,well,身體好像是可以動彈的,沒問題,精神也沒有太低落,我可以起來。
Thumbnail
avatar
Peggy Wang
20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