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公關最怕碰到的三種新創公司老闆類型……

新創公司因為通常規模小、組織扁平、人員少,能擔任對外發言人的通常不是創辦人就是創辦人團隊。因為資源稀少,多工也是常態,老闆身兼發言人、業務總監所在多有。
繼上次談到新創公司是否需要做公關,這次來談談做公關最怕碰到幾種新創公司老闆的類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1. 老闆獨資,我說了算:將自己所有身家(時間+資產)都投入創業的老闆,公司就是自己的生命,當然也會希望員工甚至是外部單位合作夥伴,也把公司當作自己的生命。談到要做公關,這類型老闆問的是,「我的公司一出手,哪有沒有報導的道理?」立竿見影是這類老闆的硬道理,做了一次、兩次媒體操作若效果不彰,通常也不會再跟公關公司合作,就會把錢用在更靠近市場(行銷)的地方。
2. 網紅老闆,老闆名聲響叮噹:老闆本身就有名,像是藝人或是富二代創業,挾著其他領域或家世的優勢踏入市場,一開始的媒體曝光不會少,然而,如何持續會是問題。特別是有藝人光環的老闆如果又搭上緋聞/負面新聞的話,公司產品記者會很容易走鐘變成澄清大會。
3. 不受控的老闆(不只是新創公司):公關的藝術其實就跟排戲一樣,最好的狀況就是寫好的劇本讓老闆照著演出,事前準備的訊息都有被報導出來,皆大歡喜。然而,在現在記者越來越不喜歡「隔著一層紗」的受訪者,而沒有受過發言人訓練卻愛出頭的不受控老闆,就會成為公關最怕的自走炮,就怕還沒打響公司名號就先開始進行危機處理。特別是在網路媒體盛行的時代,一言一行都會在網路留下足跡。幾篇負面的報導所留下的刻板印象,即便後來得以澄清,也只是停損而無法跌升反彈。
碰到以上幾種的新創公司老闆,幾個建議如下:
1. 務必為媒體發言人進行發言人訓練:為發言人上課了解媒體生態、媒體偏好與採訪須知,甚者,還可以進行模擬,讓發言人在鏡頭前不會變成誤闖叢林的小白兔。
2. 進行內部發言分工:最好的狀況是公司領導人、財務、產品各有代表發言人,除了可確保在專業領域內明確分工外,有明確的守備範圍也可避免誤踩雷區,有不恰當、訊息不正確的發言曝光。
3. 與業界信譽可靠的公關公司配合:公關公司的強項就在於對於媒體生態與議題的熟悉度,透過專業的團隊協助,可有效縮短試錯的過程。若能長期配合,讓公關公司成為了解企業產品與訊息的顧問團隊,長期來說可收穫品牌名聲穩健成長且打響媒體知名度的效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你常聽到公關卻不知道公關在做什麼嗎?你想進入公關業卻不知從哪裡開始嗎?代理商和品牌端的工作差在哪裡? 無論你是對於公關行銷職涯有憧憬的新鮮人,還是已有數年資歷期盼在職涯繼續突破的職場人,這裡就是屬於你的學習空間 透過業內人士親身經驗分享,為你的公關行銷與職涯道路點上一盞光,也透過交流討論拓展職涯視野,一同實踐理想生活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