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日治時期前輩作家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本統治時代,台灣有一批優秀的詩人、小說家,可惜因二戰、228、白色恐怖等事件,失去他們的舞台,並逐漸被後人遺忘。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人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文學有『大』迷思的人,常有以下的想法: 1、總認為文學發展歷史比較悠久的國家,文學研究比較好做。 2、先入為主認定:以台灣的人、事、物為創作題材,或把台灣某個地方當作小說背景,代表作家眼界比較狹小,作品意境不那麼高。 3、以為:『本土化』將會讓自己矮小,讓作家的眼界及思考受到侷限。 但真是如此嗎?
提到新竹市、竹北市,大家會想到什麼呢?米粉、台積電、科技業、高鐵……其實在清代與日治(日據)時期,那裡曾是一個詩社林立、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我要分享的影片,演講的題目訂的很大,但實際上是一位文人曾秋濤的故事,講他如何教育子孫、學生,經營詩社,並且用漢詩文呈現故鄉之美的故事。
看似平凡的夜空,其實瑰麗多變!光是顏色,就有許多令人回味的畫面與故事。小時候我以為夜空是純黑色,每次畫畫,總是將畫面塗黑;長大以後,發現夜空有深灰、深褐、深青、深紫、深橄欖等等的顏色... ...
 若有一家電信業者會通陰、陽兩界,而我與林語堂也有它的門號,一場知性對談,將以此為開場……
當你走進書店看上一本書時,你也被書看上了!它喜歡你的微笑……
對文學有『大』迷思的人,常有以下的想法: 1、總認為文學發展歷史比較悠久的國家,文學研究比較好做。 2、先入為主認定:以台灣的人、事、物為創作題材,或把台灣某個地方當作小說背景,代表作家眼界比較狹小,作品意境不那麼高。 3、以為:『本土化』將會讓自己矮小,讓作家的眼界及思考受到侷限。 但真是如此嗎?
提到新竹市、竹北市,大家會想到什麼呢?米粉、台積電、科技業、高鐵……其實在清代與日治(日據)時期,那裡曾是一個詩社林立、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我要分享的影片,演講的題目訂的很大,但實際上是一位文人曾秋濤的故事,講他如何教育子孫、學生,經營詩社,並且用漢詩文呈現故鄉之美的故事。
看似平凡的夜空,其實瑰麗多變!光是顏色,就有許多令人回味的畫面與故事。小時候我以為夜空是純黑色,每次畫畫,總是將畫面塗黑;長大以後,發現夜空有深灰、深褐、深青、深紫、深橄欖等等的顏色... ...
 若有一家電信業者會通陰、陽兩界,而我與林語堂也有它的門號,一場知性對談,將以此為開場……
當你走進書店看上一本書時,你也被書看上了!它喜歡你的微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文豪Japan 太宰治、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人,是日本文學史上的名家,各自憑藉自己那獨特風格與思路,開創出明治-大正時代文學裡的璀璨盛事。 每當閱讀這些名家的著作,從溫馨日常般擬人視角敘述,到人心詭變的警世語,讓我深切感受到那專屬於日式,獨有的隱晦不明的暗喻與溫婉省悟。 而世間的萬物常理與運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白色恐怖是台灣歷史非常悲傷的一頁,而且實際上白色恐怖的遺緒至今依然存在,陰魂不散。 1947年發生二二八大屠殺,之後三月清鄉,台灣人死傷無數, 但落後民族統治文明民族的原則不會改變,就是殺。 於是文明水準完全跟不上台灣人的國民黨政權,只能用更殘暴的方式對待。 當年國民黨人拿手槍搭霸王車、拿手
台灣民主世代的變化,如果以20年區別: ★1930~1940年代出生,戰亂生存世代,無所謂民主。經歷日本戰敗,中華民國佔領,228跟國共內戰全面撤退台灣的族群。 ★1950~1960年代出生,爭取民主世代,雖然是少數人,卻成為台灣第一波民主化的主力,但也是支持黨國體系最多的世代。陳水扁、馬英九、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文豪Japan 太宰治、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人,是日本文學史上的名家,各自憑藉自己那獨特風格與思路,開創出明治-大正時代文學裡的璀璨盛事。 每當閱讀這些名家的著作,從溫馨日常般擬人視角敘述,到人心詭變的警世語,讓我深切感受到那專屬於日式,獨有的隱晦不明的暗喻與溫婉省悟。 而世間的萬物常理與運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白色恐怖是台灣歷史非常悲傷的一頁,而且實際上白色恐怖的遺緒至今依然存在,陰魂不散。 1947年發生二二八大屠殺,之後三月清鄉,台灣人死傷無數, 但落後民族統治文明民族的原則不會改變,就是殺。 於是文明水準完全跟不上台灣人的國民黨政權,只能用更殘暴的方式對待。 當年國民黨人拿手槍搭霸王車、拿手
台灣民主世代的變化,如果以20年區別: ★1930~1940年代出生,戰亂生存世代,無所謂民主。經歷日本戰敗,中華民國佔領,228跟國共內戰全面撤退台灣的族群。 ★1950~1960年代出生,爭取民主世代,雖然是少數人,卻成為台灣第一波民主化的主力,但也是支持黨國體系最多的世代。陳水扁、馬英九、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