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深情無悔  吳大猷為我上的「物理」課

  二三十年前,我曾和當時已退休的中研院院長吳大猷有過同桌吃飯之緣。依稀記得他談了不少話,我做晚輩的只有聆聽的份。雖然已忘了他說什麼,但對他的平易近人、沒架子、西裝老舊,倒是印象深刻。
  吳大猷有「中國物理學之父」的稱謂,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李政道都是他的學生,德高望重,但卻絲毫沒有國際級知名學者(而且還當了官)的身段,不知道的人乍見他,恐怕會以為是個不太得志的退休小公務員。
  我看過一則關於他的報導:有一次,他要到大陸去參加學術會議,所攜帶的行李箱竟然已經有三十年以上的歷史。箱子不僅老舊,連鎖都不見了,所以用繩子綑綁。到機場送行的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建議他到香港換個新箱子,他卻堅持說:「不用換了,這個箱子好好的,還可以用啦!」隨行採訪的記者開玩笑說:「這個箱子配上他的滿頭白髮,還真像個漫畫型的人物哪!」
  記者大概認為他的這個造型代表了「古板守舊」,但更多人會說那是因為他「節儉念舊」。吳大猷當然買得起新箱子,在需要花錢時也毫不吝惜,「節儉」不足以形容他;而他也不是什麼舊的都喜歡,與其說他「念舊」,不如說他「重情」。因為三十多年來,這只皮箱陪他走遍世界各地,已形同一位知心老友;人家嫌它老舊,但他對它卻懷抱深情,不離不棄。
  不只皮箱,服飾也是如此。吳大猷雖然有三、四套西裝,但也都有三、四十年的歷史(還好他的體型也很「念舊」)。他曾經說,一件衣服、一條領帶、一雙皮鞋、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