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ge+:在模擬商戰遊戲中學習管理技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報導於:2018-02-08
編採:謝增 責任編輯:鄭詠心


Bridge+最終是想成為一個連接學生和企業的橋樑,能夠讓雙方實現更大程度上的匹配。

在雜學校本次展覽團隊中,Bridge+算是一個很特別的團隊,許多團隊的主要業務重心都是以臺灣本土而主,而Bridge+的市場主要在中國大陸,創始人Andy3年前從交大畢業後去大陸開始創業,這次帶著自己的創業成果回來,藉著雜學校這樣一個創興教育的平台,與家人、朋友、同學及臺灣的民眾一起分享團隊的教育創新理念及成果。

臺灣少年勇闖大陸創業圈

Bridge+創始人Andy在3年前剛好大學畢業,為了尋找到比較好的工作,他向學長姐多方打聽,了解不同工作的具體情況,在這個過程中他學到了很多,也發覺並不是所有的畢業生都會像他這樣這麼認真去思考、解決自己的職業問題,而是直接扎入職場,因此會碰到各種問題。其實這些前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非常瑣碎,如果能夠有一個方法幫他們了解,就會非常有幫助,於是他產生了在教育行業裡創業的念頭。

剛好當時遇上哈佛在亞太地區的創新創業大賽,Andy和曾經參加AIESEC社團的幾個好朋友一起報名參加了比賽,結果不僅拿到了獎項,同時還拿到了投資。創業本來就是非常看重時機的,Andy來不及猶豫,在沒有找好任何住宿的情況下,拎著一個行李箱離開臺灣去上海開始闖蕩創業圈。

打造遊戲化學習系統

在做前期市場調查時,Andy發現在畢業生找工作時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不對等,也就是企業對人才的能力要求和人才本身的能力并不太相符,儘管招聘網站提供了海量的職位,可是在這裡面找到適合的職位卻是效率很低,匹配度也很低。

在採訪了接近30~50間企業的HR之後,他們發現企業或是市場最需要就是技術型人才和銷售型人才,而後者市場的需求量更大,尤其是管理培訓型人才,於是Bridge+決定以此為切入點。Bridge+最吸引的地方就是在遊戲化的過程中達到學習的目的。每次的課程就是一場4個小時的遊戲,由5個人組隊完成,他們要在整個商戰模擬系統中,和團隊一起經營一間公司,遊戲結果以公司的淨利潤來評判。

專業教練進階提升能力

每位同學的遊戲數據都會被記錄下來,Bridge+會從48個維度去衡量每位同學的學習成果,遊戲次數越多,留下的數據越多,則對於該同學的綜合能力分析越全面。對於那些想更進一步提升自己能力的同學,還可以再線上預約專業教練,這些教練都有15-20年的知名企業HR經驗,可以獲得領導力、行動力、職業發展、心態建設等方面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當然Bridge+最終是想成為一個連接學生和企業的橋樑,能夠讓雙方實現更大程度上的匹配,以這種更科學化、有數據作為基礎推薦方式,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結果,已經在同學和企業中獲得了極大的好評。

不過說起在創業過程中感動的故事,Andy提到曾經有一次活動結束之後,收到了同學發來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是在網咖,4個人並排而坐在一起玩商戰模擬遊戲,而後面的其他人在打網絡遊戲。那些原來我們認為不可能學習的地方卻成為了可以學習的地方,只有線上教育能夠做到這樣的事情,也讓他堅信自己在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義的。

這次回來參展,Andy看到臺灣有這麼多在創新教育事業上面投入的同行,讓他對自己家鄉在教育行業的前景充滿了希望,他也期待能夠盡快把Bridge+的模式帶回臺灣,讓更多的臺灣年輕人能夠在遊戲中學習到真的本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學校的沙龍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雜學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05
過台灣中輟生、走過美國普林斯頓校園、迦納村落、海地難民營、和監獄教書的日子。繞一圈,「教育」始終是創辦人劉安婷放不下的議題。二○一三年,她告別高薪與舒適圈,和林普晴共同捲起袖子,創辦TFT。每年,TFT招募熱情的年輕人,培訓一個月後送到偏鄉當兩年老師,提供輔導,解決台灣偏鄉教育師資缺乏的問題。
Thumbnail
2020/06/05
過台灣中輟生、走過美國普林斯頓校園、迦納村落、海地難民營、和監獄教書的日子。繞一圈,「教育」始終是創辦人劉安婷放不下的議題。二○一三年,她告別高薪與舒適圈,和林普晴共同捲起袖子,創辦TFT。每年,TFT招募熱情的年輕人,培訓一個月後送到偏鄉當兩年老師,提供輔導,解決台灣偏鄉教育師資缺乏的問題。
Thumbnail
2020/06/05
走進雜學校主場館,在眾多新創教育團隊攤位中,你會看到一整間酒吧矗立其中,以 ZA Bar(雜酒吧)之名,帶著〈如果這世界酒消失了〉的主題影片,與特地為展場設計的調酒ZA Punch,Punch是派對常見的調酒類型,SELFPICK以一杯杯帶有不同口感的微醺體驗在雜學校中登台......
Thumbnail
2020/06/05
走進雜學校主場館,在眾多新創教育團隊攤位中,你會看到一整間酒吧矗立其中,以 ZA Bar(雜酒吧)之名,帶著〈如果這世界酒消失了〉的主題影片,與特地為展場設計的調酒ZA Punch,Punch是派對常見的調酒類型,SELFPICK以一杯杯帶有不同口感的微醺體驗在雜學校中登台......
Thumbnail
2020/06/05
2017可謂「網紅經濟」崛起的爆炸年,以影音平台Youtube為首,拍攝影片拍出名堂來的Youtuber儼然成為年輕人聊天時的熱門話題。作為台灣第一位破百萬訂閱的知識型Youtuber,阿滴英文頻道三年來的心血,一併在雜學校呈現給所有觀眾。
Thumbnail
2020/06/05
2017可謂「網紅經濟」崛起的爆炸年,以影音平台Youtube為首,拍攝影片拍出名堂來的Youtuber儼然成為年輕人聊天時的熱門話題。作為台灣第一位破百萬訂閱的知識型Youtuber,阿滴英文頻道三年來的心血,一併在雜學校呈現給所有觀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位從事房仲工作後轉向教育訓練的個人故事,探討了他的動機以及對教育訓練的看法。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位從事房仲工作後轉向教育訓練的個人故事,探討了他的動機以及對教育訓練的看法。
Thumbnail
最近接觸到一位中國的求職者, 他剛從國外知名大學的整合行銷科系畢業回到中國求職, 有著好看的學歷以及曾在國際知名精品公司實習的經驗, 但卻一直找不到行銷相關的工作。也許可以透過這個案例來重新思考「怎麼樣的實習對求職才有幫助」。
Thumbnail
最近接觸到一位中國的求職者, 他剛從國外知名大學的整合行銷科系畢業回到中國求職, 有著好看的學歷以及曾在國際知名精品公司實習的經驗, 但卻一直找不到行銷相關的工作。也許可以透過這個案例來重新思考「怎麼樣的實習對求職才有幫助」。
Thumbnail
因為不管你走的是哪一條路,你的所學終將會為你所用。
Thumbnail
因為不管你走的是哪一條路,你的所學終將會為你所用。
Thumbnail
真的很慶幸看到學院有「讓知識有光」的計畫, 就趕緊手刀報名,很契合我年初所設定的目標, 想要多斜槓出講師的身分,同時也希望把我這幾年的所學, 融合成能夠應用的知識架構。
Thumbnail
真的很慶幸看到學院有「讓知識有光」的計畫, 就趕緊手刀報名,很契合我年初所設定的目標, 想要多斜槓出講師的身分,同時也希望把我這幾年的所學, 融合成能夠應用的知識架構。
Thumbnail
這部影片想跟各位分享 我從營養系完全不懂程式 轉職成為Android APP軟體工程師的心路歷程 ... 這部影片的重點有 我為何轉職工程師的三個原因 我是如何學習第一個程式語言 以及依照自身經驗 分享非本科轉職成功的三點要素 .......
Thumbnail
這部影片想跟各位分享 我從營養系完全不懂程式 轉職成為Android APP軟體工程師的心路歷程 ... 這部影片的重點有 我為何轉職工程師的三個原因 我是如何學習第一個程式語言 以及依照自身經驗 分享非本科轉職成功的三點要素 .......
Thumbnail
近期幫一群大學生上課,其中一部分是了解自己、職涯及創業的認識,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畢業之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許,現在的大學錄取率接近100%,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幾乎都可以上,加上在就讀高中時得到的一些資訊、以為大學就是玩四年。 這四年看似精彩的生活,你真的有得到什麼或是學到什麼
Thumbnail
近期幫一群大學生上課,其中一部分是了解自己、職涯及創業的認識,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畢業之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許,現在的大學錄取率接近100%,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幾乎都可以上,加上在就讀高中時得到的一些資訊、以為大學就是玩四年。 這四年看似精彩的生活,你真的有得到什麼或是學到什麼
Thumbnail
大學文憑是一張基本門票,畢業之後,大家又回到同一起跑線重新起跑。
Thumbnail
大學文憑是一張基本門票,畢業之後,大家又回到同一起跑線重新起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