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譬如臉書、艾居、抖音、油管等平台都是現代人展現自己創意、表達自己、記錄生活日常等的地方。我覺得看一個人的社交媒體可以大致看出一個人的潛在個性、愛好甚至生活方式。友人不認同地說:我並不認為社交媒體上的人都在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那是刻意營造出來的形象。
我不否認,尤其是需要靠形象吃飯的藝人、歌手、模特兒甚至是網紅,他們的社交平台,或多或少都是策略性的po文。健美型的當然會大show自己的美好身材,進而吸納相關的廣告商。這是他們的工作,他們吃飯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表現自己的定位。你說他不真實?
在我看來,如果一個健美型的人自律地管理好自己的身材,分享的是自己的日常,我覺得這是他的lifestyle。反之,明明不愛運動卻要表現自己愛運動、陽光的一面,那才虛。露body需要通過角度調整、照片裡的人魚線或馬甲線得經過修改才放在社交媒體上,並宣稱自己怎樣通過運動來瘦身,那才假。肌肉線條美是最騙不了人的,需要堅持運動搭配健康的飲食習慣才會“顯形”。想造假?除非沒人在路上認得出你。不然鬆垮垮的body,最打臉自己。
問問身邊的朋友對於社交媒體的看法,大部分的人說:啊都只是放美好的照片,讓別人羨慕妒忌恨。旅遊的人愛打卡卻沒認真看風景、書沒讀完的人拍張照配上一段文字——假文青、拍美食但其實沒在認真吃的人——假吃貨。。。
21世紀的我們活在“你有多少個follower?這代表你的受歡迎指數。”、“你的照片有多少個LIKE?這表示你的吸引力指數。”、“你被人家unfollow?unfriend?很大可能你很討人厭。”、“別人已讀不回你的訊息?這說明人家不愛你。”。。。
以上都是我在和不同的人接觸後,得到的一些反應。曾經有一位朋友因為別人已讀不回他的訊息而發難說對方沒禮貌。一經了解,那是朋友最後的回复——謝謝。友:至少回复:不客氣或是給我們一個emoji。我不好意思笑笑。因為我或許會像他的朋友一樣,也是不會回复。
我始終覺得網路世界是虛擬的,時代再怎麼改變,網絡再如何方便人們,我認為人與人還是需要面對面的溝通和真實的相處。網路提供的是方便,並不是要使人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遙遠。說實在話,從大學開始擁有的第一支智能手機,我就曾經忘記帶手機出門好幾次。這樣的“壞習慣”延續至今。熟悉我的人嘖嘖稱奇,覺得我是山洞人——居然還有人在21世紀忘記帶手機出門。不相信我的人,我再解釋還是不被相信。那又何必多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