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持續一陣子讓人沮喪的新聞,昨天一早又看到日本女星自縊的新聞,讓我震驚也沉思了好久。相關的報導陸續出來,研判女星得產後憂鬱,身心壓力過大,才會選擇走上此路。
「離世前受訪正面積極」、「封面人物雜誌才上市」、「IG復工照展笑顏」、「年初才產下次子」,日媒指出,女星發言正面、看似美好溫馨,不知為何會想不開?有個朋友看到這新聞也問我:「為什麼會產後憂鬱啊⋯生理影響心理嗎?有了寶寶不是應該很喜悅嗎?」我一時間也無法完整回答,只簡單說產後的賀爾蒙會影響生理狀況,如果沒有適當的協助或正確的對待,加上心理的壓力,確實容易產後憂鬱。不過,讓我們換個角度想想,是什麼樣的情況和壓力,讓媽媽想離開的決心大於擁有寶寶的喜悅?
「產後憂鬱症」這個名詞我們並不陌生,但我們到底了解多少,或是我們是否有採取對的應對方式呢?記得剛生下二寶的我,對於育兒的不安,以及重返職場的壓力,確實讓我意識到我的情緒有點不受控,我的沮喪和淚水比平時來的多很多......
那時就上網對產後憂鬱的知識做些了解,關於生理上的改變:孕婦身體會分泌一種快樂荷爾蒙,主要成分就是腦內啡,會讓媽媽感到很快樂、放鬆,但分娩後腦內啡急速下降,就像一直在打嗎啡,但卻突然沒有了,所以身體會有很劇烈的改變。而心理上的改變,這又是更複雜的影響,產後新手媽媽各種育兒壓力迎面而來;若是職業婦女,更有對於重返職場和經濟壓力的不安,而平時個性就比較壓抑、自我要求高的女性更容易引發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發生比率大概是12%左右,每10名產婦,就有1.2名有發生的機會;高峰期是產後兩個月內,但事實上產後一年內,都有可能發生。不過一年過後,媽媽的角色並不會改變,接踵而來面對的教養議題、職場壓力、經濟和社會壓力,會有所緩解嗎?老實說,現在我還不確定,只知道,也許有個憂鬱學名,不應該侷限在產後,而應該叫做「媽媽憂鬱症」。
針對很多外在的挑戰,包含整體育兒環境、社會褔利、社會價值觀、神隊友或是豬隊友?或是家有後援或幫傭等?我們能控制的力量有限;但我們如何讓內在的自己更自在、更有力量,提供以下經驗,我想是媽媽們可以互相鼓勵的。
接納自己狀態,不比較
「覺察」是認識自己的第一步,這個有點深奧、常被心理師使用的名詞到底是甚麼意思?維基百科解釋,覺察是一種心理過程,目的是在沒有判斷的情況下,有意識地將注意力轉移到當前發生的經驗上。舉例來說,我覺察到我是個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的人、我是個在乎別人眼光的人、我是個想把事情做到完美而焦慮的人;當知道自己是甚麼樣的人,不帶批判、情緒或任何勉強的態度來接受這個自己,是最重要的。不論自己當下的情緒或狀態是什麼?我們都該允許自己、並陪伴這最真實的自己。別刻意地把自己和他人做比較,妳羨慕她當媽媽時的優雅、但妳看不到她背後的家庭後援,也許也不知道她更羨慕妳獨自帶小孩的自在。
擁有固定信仰,多交託
不單單指的是宗教信仰,而是價值觀的信仰;當妳擁有一個歸屬依靠,也許是上帝、媽祖娘娘、或是宇宙等等,妳會更有心裡的穩定感,因為妳不再把事情、或是自己的情緒放到最大,妳知道會有一個更大的造物主守護著妳,每一個階段都是最好的安排,順著這個生命的流走,一定會看到很好的自己。
適時丟出假單,享自我
很多公司有著生理假、甚至情緒假,也鼓勵員工要多善用休假,來調整最佳身心狀態,才能在工作上有更專注的表現。當媽媽的我們也是,要適時的向媽媽這個身分請假,而回歸到自己,做想做的事、或不做什麼也都好。我相信有很多業界女強人的分享或是相關著作,教媽媽如何善用每天時間、在工作上有好表現、又是稱職好媽媽、還能運動健身,正面又積極;我真心的佩服這些三頭六臂又自律的女性,但我接納我自己不是這樣的人,我無法將24小時過得像48小時,相反的,我是個很喜歡留白的人,所以我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也許是天性使然,媽媽這角色很常被定義於犧牲奉獻的偉大,但要先為自己澆澆水,才能預備他人的營養,若自我仍排解不了,找專家諮詢絕對是必要的;分享正向教養的學習經驗,確實是我開這個平台的目的,但回到最根本,正向教養的落實,絕對必須依靠媽媽們安定的身心狀態。而在我學習鼓勵諮詢師後,對我而言,聊聊並排解媽媽的憂鬱、關心媽媽的身心,也讓媽媽真正的關心自己,也才是背後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