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再復「共鑒『五四』──與李澤厚、李歐梵等共論『五四』」,香港三聯書店。
劉再復在《共鑑五四》一書中讚揚魯迅,認為魯迅的精神和作品風格非常接近尼采,某些作品甚至跟尼采一樣,也就是說:把魯迅的名字隱去,掛上「尼采」,人們可能認不出來,不過作為魯迅和尼采作品讀者的我,總覺得兩者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
一、
兩人都自視甚高、性情孤傲,不過尼采寫文章,不常使用假名、綽號,也很少匿名攻訐他人,具有日耳曼貴族普遍講究的正大光明決鬥的氣質;反觀魯迅一生使用一百四十多個假名,不少假名是用來寫作那些批評時局,或是具有人身攻擊意涵的文章,而且往往只用一、兩次就不再使用。
魯迅之所以使用多個假名寫作,是因國民政府的言論管制,以及對左翼人士的無情迫害,而不得不採取這種策略,情有可原,但是他對於「新月派」成員、梁實秋及其他立場不同者,仍然以假名發表文章評論、還擊,那就不是那麼光明磊落了!至少我們不能說他與尼采具備同樣的風範。
二、
尼采以寫詩起家,魯迅則以雜文寫作為主,其新詩、傳統詩文相較於短篇小說、雜文,成就較不突出。尼采一生的成就以哲理詩《查拉圖斯特拉》,以及《悲劇的誕生》、《反基督》之類的評論為主,魯迅則以短篇小說及雜文見長。
三、
尼采一生的言論雖然沒有自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是一堆片段文字的大集合,但他關注的議題非常明確,大部分文章圍繞在幾個議題──基督教批判、探討人類的倫理道德起源、批判當時的德國文化、嘲諷反猶太主義、議論十九世紀中葉興起的商業文化及民主制度。相形之下,魯迅的雜文、散文、傳統漢文不論其主題及文章結構,顯得支離破碎,可能是整個中國政局動蕩不安、個人身心劇烈變化等原因造成。
四、
尼采的著作雖然情緒性字眼很多,不過大致論証嚴密、不含糊,當然能否通過哲學系所師生的檢驗,又是另一回事,魯迅卻不是如此。綜觀魯迅一生創作的雜文,1919年前後所寫的雜文,多數結構完整,篇幅較長,雖然有些地方有一點邏輯上的毛病,不過就整體而言,沒有太大的問題。然而,1930年以後所寫的雜文,與之前的作品相較,內容顯的拉雜鬆散許多,偷換概念、東拉西扯隨處可見,他的雜文品質有每況愈下的趨勢,尤其是邏輯的粗疏、對意見不同者的人身攻擊。難怪後世有幾位作家,如:劉曉波,就感嘆:魯迅晚年加入左聯是一個重大失誤。
五、
尼采的議論雖然常緣事而發,但不會拘泥在那些浮面的人事物,而是對自認為重要的問題進行嚴密的推理或論證,儘管作者反對形而上學,其文章卻具有「形而上」的色彩。魯迅有時則會指桑罵槐,拘執在論敵的若干言詞、行為及譬喻。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也許與兩人成長所受的教育有關吧?尼采到底是生在哲學與神學傳統深厚的日耳曼地區,讀過大學,也曾在大學任教。魯迅求學的歷程就比較曲折坎坷,其身處的清帝國及留學的日本,學校的課程不像歐美那樣重視神學、哲學與邏輯訓練,魯迅的推理、論證、獨立思考等能力,可能受到限制,不容易提升。
六、
尼采的著作雖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仍舊提出許多迄今仍能發人深省的觀點,而且作者擁有一些明確的信念,有別於同時代的人,例如:以歷史的眼光考察人類倫理道理的形成與發展;洞察十二使徒與保羅對耶穌生前教誨的扭曲;指出一些基督教早期不為人知的事跡(如:吸收許多在羅馬帝國境內流傳的宗教儀式與傳說);深信「超人」的出現,以及預言他們對世界帶來的改變等等。
反觀魯迅,他的文章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是:習慣性質疑別人與自己的信仰。我能歸結出三點,第一,左聯時期的魯迅曾經真誠地相信社會主義者標榜的階級鬥爭學說,以及左翼的美學觀、文藝觀。第二,魯迅終其一生排斥文化保守主義者及其理念,不過對於後起的左翼青年,仍不太有信心。第三,魯迅對雜文創作的態度,在當時獨樹一格,將之視為「投槍匕首」,卻不認為這些「投槍匕首」真能在這個黑暗的中國社會發揮多大的作用,而寄情於共產黨發動的無產階級革命,直到臨死之前,才在親友面前發出他對中共的質疑。魯迅的世界觀、人生觀、宗教觀……我覺得相當難以捉摸,勉強找一個名詞概括形容,叫作「犬儒主義」。
七、
尼采為文筆調與講話口吻,「菁英心態」始終如一;魯迅則是在「啟蒙」與「反啟蒙」之間猶疑不定。
八、
尼采的作品字裡行間較少流露抑鬱不安、彷徨感傷之類的負面情緒,內心的喜悅、昂揚、激情時露筆端;而魯迅除了抑鬱不安、彷徨感傷之情瀰漫,還有同時代人罕以匹敵的陰冷,其小說、雜文、散文詩作品都可見到這種情調。
知名的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