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尼采和魯迅的差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劉再復「共鑒『五四』──與李澤厚、李歐梵等共論『五四』」,香港三聯書店。
劉再復在《共鑑五四》一書中讚揚魯迅,認為魯迅的精神和作品風格非常接近尼采,某些作品甚至跟尼采一樣,也就是說:把魯迅的名字隱去,掛上「尼采」,人們可能認不出來,不過作為魯迅和尼采作品讀者的我,總覺得兩者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
一、
兩人都自視甚高、性情孤傲,不過尼采寫文章,不常使用假名、綽號,也很少匿名攻訐他人,具有日耳曼貴族普遍講究的正大光明決鬥的氣質;反觀魯迅一生使用一百四十多個假名,不少假名是用來寫作那些批評時局,或是具有人身攻擊意涵的文章,而且往往只用一、兩次就不再使用。
魯迅之所以使用多個假名寫作,是因國民政府的言論管制,以及對左翼人士的無情迫害,而不得不採取這種策略,情有可原,但是他對於「新月派」成員、梁實秋及其他立場不同者,仍然以假名發表文章評論、還擊,那就不是那麼光明磊落了!至少我們不能說他與尼采具備同樣的風範。
二、
尼采以寫詩起家,魯迅則以雜文寫作為主,其新詩、傳統詩文相較於短篇小說、雜文,成就較不突出。尼采一生的成就以哲理詩《查拉圖斯特拉》,以及《悲劇的誕生》、《反基督》之類的評論為主,魯迅則以短篇小說及雜文見長。
三、
尼采一生的言論雖然沒有自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是一堆片段文字的大集合,但他關注的議題非常明確,大部分文章圍繞在幾個議題──基督教批判、探討人類的倫理道德起源、批判當時的德國文化、嘲諷反猶太主義、議論十九世紀中葉興起的商業文化及民主制度。相形之下,魯迅的雜文、散文、傳統漢文不論其主題及文章結構,顯得支離破碎,可能是整個中國政局動蕩不安、個人身心劇烈變化等原因造成。
四、
尼采的著作雖然情緒性字眼很多,不過大致論証嚴密、不含糊,當然能否通過哲學系所師生的檢驗,又是另一回事,魯迅卻不是如此。綜觀魯迅一生創作的雜文,1919年前後所寫的雜文,多數結構完整,篇幅較長,雖然有些地方有一點邏輯上的毛病,不過就整體而言,沒有太大的問題。然而,1930年以後所寫的雜文,與之前的作品相較,內容顯的拉雜鬆散許多,偷換概念、東拉西扯隨處可見,他的雜文品質有每況愈下的趨勢,尤其是邏輯的粗疏、對意見不同者的人身攻擊。難怪後世有幾位作家,如:劉曉波,就感嘆:魯迅晚年加入左聯是一個重大失誤。
知名的中國新文學作家魯迅。本名:周樹人。
五、
尼采的議論雖然常緣事而發,但不會拘泥在那些浮面的人事物,而是對自認為重要的問題進行嚴密的推理或論證,儘管作者反對形而上學,其文章卻具有「形而上」的色彩。魯迅有時則會指桑罵槐,拘執在論敵的若干言詞、行為及譬喻。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也許與兩人成長所受的教育有關吧?尼采到底是生在哲學與神學傳統深厚的日耳曼地區,讀過大學,也曾在大學任教。魯迅求學的歷程就比較曲折坎坷,其身處的清帝國及留學的日本,學校的課程不像歐美那樣重視神學、哲學與邏輯訓練,魯迅的推理、論證、獨立思考等能力,可能受到限制,不容易提升。
六、
尼采的著作雖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仍舊提出許多迄今仍能發人深省的觀點,而且作者擁有一些明確的信念,有別於同時代的人,例如:以歷史的眼光考察人類倫理道理的形成與發展;洞察十二使徒與保羅對耶穌生前教誨的扭曲;指出一些基督教早期不為人知的事跡(如:吸收許多在羅馬帝國境內流傳的宗教儀式與傳說);深信「超人」的出現,以及預言他們對世界帶來的改變等等。
反觀魯迅,他的文章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是:習慣性質疑別人與自己的信仰。我能歸結出三點,第一,左聯時期的魯迅曾經真誠地相信社會主義者標榜的階級鬥爭學說,以及左翼的美學觀、文藝觀。第二,魯迅終其一生排斥文化保守主義者及其理念,不過對於後起的左翼青年,仍不太有信心。第三,魯迅對雜文創作的態度,在當時獨樹一格,將之視為「投槍匕首」,卻不認為這些「投槍匕首」真能在這個黑暗的中國社會發揮多大的作用,而寄情於共產黨發動的無產階級革命,直到臨死之前,才在親友面前發出他對中共的質疑。魯迅的世界觀、人生觀、宗教觀……我覺得相當難以捉摸,勉強找一個名詞概括形容,叫作「犬儒主義」。
七、
尼采為文筆調與講話口吻,「菁英心態」始終如一;魯迅則是在「啟蒙」與「反啟蒙」之間猶疑不定。
八、
尼采的作品字裡行間較少流露抑鬱不安、彷徨感傷之類的負面情緒,內心的喜悅、昂揚、激情時露筆端;而魯迅除了抑鬱不安、彷徨感傷之情瀰漫,還有同時代人罕以匹敵的陰冷,其小說、雜文、散文詩作品都可見到這種情調。
知名的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有兩篇文章,我覺得不錯,想介紹給大家!一篇文章是 陳器文〈魯迅的歷史形象與現代意義〉,另一篇是 蘇敏逸〈魯迅小說中的人物〉……
魯迅的雜文與時事牽連甚深,不是身歷其境的人往往很難真正了解他的寫作動機,以及一些文章的真正涵義,因此後世的魯迅迷、魯迅研究者容易將魯迅的作品斷章取義,把一些文章內容「絕對化」,變成可以跨越時空挪用的大道理,或是憑魯迅的一面之詞去評斷那些不同立場者的是非對錯,甚至武斷地論定他們的人品及一生的成就……
一些論者為了反中、反共,把「魯迅」當成是兩者的化身,寫作態度不夠客觀。一些中國學者或出於崇敬,或想拉攏台灣知識人,或想利用「魯迅」作為溝通東亞各國左翼知識圈的橋樑,近乎無條件肯定魯迅,把他的作品當《聖經》一般宣傳。一些中國學者過於高估魯迅的思想境界。
儘管有學者將賴和譽為「台灣的魯迅」,肯定其文章展現的批判精神,我還是覺得魯迅與賴和的個性與寫作風格大不相同,不宜貿然比附。
法農(Fanon)在〈有色女和白男〉中透過分析瑪約特‧卡佩西亞的作品,揭露黑人在白人充滿種族歧視的統治之下,有尋求「白色胴體」的性迷思。……法農對這些現象的思考,僅只於黑人白人之間的不平等關係,沒有考慮到「性別」和「政治」的關係……
以下是個人閱讀《野葡萄文學誌》的幾點感想。我不認為大環境是讓它消失的主要原因,因為它某些重要的設計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因此只能吸引住讀者的短暫注意力而不能讓人的目光停留……
以下有兩篇文章,我覺得不錯,想介紹給大家!一篇文章是 陳器文〈魯迅的歷史形象與現代意義〉,另一篇是 蘇敏逸〈魯迅小說中的人物〉……
魯迅的雜文與時事牽連甚深,不是身歷其境的人往往很難真正了解他的寫作動機,以及一些文章的真正涵義,因此後世的魯迅迷、魯迅研究者容易將魯迅的作品斷章取義,把一些文章內容「絕對化」,變成可以跨越時空挪用的大道理,或是憑魯迅的一面之詞去評斷那些不同立場者的是非對錯,甚至武斷地論定他們的人品及一生的成就……
一些論者為了反中、反共,把「魯迅」當成是兩者的化身,寫作態度不夠客觀。一些中國學者或出於崇敬,或想拉攏台灣知識人,或想利用「魯迅」作為溝通東亞各國左翼知識圈的橋樑,近乎無條件肯定魯迅,把他的作品當《聖經》一般宣傳。一些中國學者過於高估魯迅的思想境界。
儘管有學者將賴和譽為「台灣的魯迅」,肯定其文章展現的批判精神,我還是覺得魯迅與賴和的個性與寫作風格大不相同,不宜貿然比附。
法農(Fanon)在〈有色女和白男〉中透過分析瑪約特‧卡佩西亞的作品,揭露黑人在白人充滿種族歧視的統治之下,有尋求「白色胴體」的性迷思。……法農對這些現象的思考,僅只於黑人白人之間的不平等關係,沒有考慮到「性別」和「政治」的關係……
以下是個人閱讀《野葡萄文學誌》的幾點感想。我不認為大環境是讓它消失的主要原因,因為它某些重要的設計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因此只能吸引住讀者的短暫注意力而不能讓人的目光停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1924年距今恰100年了。這是一個老作品。讀其書,需融入當時的背景,其論述之詞相對於今,我感觸最深的是每一句之構成較長,用詞是古典的,想法是含蓄的,表達是深層的。不過,不管是古或今,一位成功的作家,其文學造詣均為上乘,思想是有深度的,只是表達的手法不同而已。總之,此書我感覺是於其他作品大異其趣!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以魯迅為主角的小說《惜別》最受冷淡對待,甚至最飽受日本左派文學評論家們炮火齊射的批評,說這是一部多麼失敗的小說,簡直是在扭曲魯迅的偉大形象,等等。   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之前,我未正式閱讀該作原文之前,亦是含糊地接受這些「高見」,並沒有質疑其著名專家的觀點是否站
Thumbnail
《尼采與哲學》是在教導我們把批判性當工具,植入事件內部,找到價值,再藉由批判性橫向連通、縱向貫穿,再找到思維的系譜,最後看見永恆的邏輯。 而批判與價值都只是路上的風景,肯定價值後再漠視價值,只為不要讓價值所迷惑,還要活著,強烈地活著。
Thumbnail
  尼采哲學(Nietzsche, 1844-1900)的問題意識同柏格森哲學(Bergson, 1859-1941),除了對抗歐陸傳統哲學以理性主義為依歸,視經驗為普遍的,並排除非普遍的差異外(類似當今的科學),更欲對抗黑格爾哲學(Hegel, 1770-1831)指向同個目的、精神化的統
Thumbnail
  本書原文《尼采到底有多後現代?——從與哈伯馬斯的論爭中尋找答案》為作者李晏佐之東海社會博士論文。本研究從哈伯馬斯(Habermas, 1929-)的現代性計劃及其對後現代的系統性批判出發,哈伯馬斯將尼采(Nietzsche, 1844-1900)與後現代定位為拒絕啟蒙之解放訴求的審美取向
Thumbnail
「我們閱讀尼采,不是為了追隨他,而是要追隨自己」 德國哲學家─尼采(1844-1900),原計畫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分為6部分出版,最後只出版了4部分,未寫的最後兩部為描寫查拉圖斯特拉的布道工作以及最後的死亡。其不同部分完成於不同的年代,出版的日期為1883年至1885年。尼采以查拉圖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Thumbnail
本文泛談羅智成早期詩集中,建構一位理想傾聽者,以訴說作自我探索的作品特徵。
Thumbnail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Thumbnail
1924年距今恰100年了。這是一個老作品。讀其書,需融入當時的背景,其論述之詞相對於今,我感觸最深的是每一句之構成較長,用詞是古典的,想法是含蓄的,表達是深層的。不過,不管是古或今,一位成功的作家,其文學造詣均為上乘,思想是有深度的,只是表達的手法不同而已。總之,此書我感覺是於其他作品大異其趣!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以魯迅為主角的小說《惜別》最受冷淡對待,甚至最飽受日本左派文學評論家們炮火齊射的批評,說這是一部多麼失敗的小說,簡直是在扭曲魯迅的偉大形象,等等。   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之前,我未正式閱讀該作原文之前,亦是含糊地接受這些「高見」,並沒有質疑其著名專家的觀點是否站
Thumbnail
《尼采與哲學》是在教導我們把批判性當工具,植入事件內部,找到價值,再藉由批判性橫向連通、縱向貫穿,再找到思維的系譜,最後看見永恆的邏輯。 而批判與價值都只是路上的風景,肯定價值後再漠視價值,只為不要讓價值所迷惑,還要活著,強烈地活著。
Thumbnail
  尼采哲學(Nietzsche, 1844-1900)的問題意識同柏格森哲學(Bergson, 1859-1941),除了對抗歐陸傳統哲學以理性主義為依歸,視經驗為普遍的,並排除非普遍的差異外(類似當今的科學),更欲對抗黑格爾哲學(Hegel, 1770-1831)指向同個目的、精神化的統
Thumbnail
  本書原文《尼采到底有多後現代?——從與哈伯馬斯的論爭中尋找答案》為作者李晏佐之東海社會博士論文。本研究從哈伯馬斯(Habermas, 1929-)的現代性計劃及其對後現代的系統性批判出發,哈伯馬斯將尼采(Nietzsche, 1844-1900)與後現代定位為拒絕啟蒙之解放訴求的審美取向
Thumbnail
「我們閱讀尼采,不是為了追隨他,而是要追隨自己」 德國哲學家─尼采(1844-1900),原計畫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分為6部分出版,最後只出版了4部分,未寫的最後兩部為描寫查拉圖斯特拉的布道工作以及最後的死亡。其不同部分完成於不同的年代,出版的日期為1883年至1885年。尼采以查拉圖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Thumbnail
本文泛談羅智成早期詩集中,建構一位理想傾聽者,以訴說作自我探索的作品特徵。
Thumbnail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