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來自內在的事-談正念減壓的避區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20年來,台灣有一群心理師引進了美國治療系統的一派,以「正念」為題,輔導團體成長的活動課程,「正念減壓」一詞,在團體成長、心理治療領域,亦蔚為一類風潮。有許多人是從世俗、心理成長的管道來接觸學習,正念減壓、正念培育,逐漸學習到靜下來、身心共存的原理。
網路圖片-一般公司的正念減壓講座
不過,站在佛法修行的角度,萃取佛陀教導或靜坐冥想傳統,幫助人們的忙碌生活,一方面是非常好的文化現象,但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提倡「正念減壓」的相關課程-書籍,在宣傳引導上,由於相關推廣人尚未深入佛法領域,而可能帶來的淺碟化「正念」課題。因為一般人而言,看到「壓力」所聯想、感受到的相關概念-思維,試圖「減壓」的奢望,隱含著「逃避辛苦」的動機,往往就是加強促進心理不平衡的慣性現象。
在世俗用語的討論中,「正念減壓」,其中的「減壓」,容易讓人聯想導向「放鬆」與「舒緩」。而不太容易使人進入根本佛法的滅苦層級。有「壓」的身心不適,其實多半來自於自己的行為選擇和作意模式,執取模式。在「苦諦」生命逼迫的--真實性下,壓力本質上就是一直存在不會停歇的,而除了物質-色法本身的壞性現象導致的難以常「好」的逼迫性、不滿意外。真正內心經驗的「壓」,來自於「自我」慣性的造作「衝動反應」,也就是「行蘊」的那種渴、迫、要、避、斥,等等的種種「動機」作用力。
以法的角度來說,真正身心「減壓」的核心實際是「無我」的證悟過程,而在訓練過程當中,對於自然現象的如實觀察,就是佛傳之法。【如實】--意味著態度要是接受、知道、清楚,對於所有現象不急著反應,而是能夠先自制性的「忍耐」「等待」和「保持情緒距離」的觀察身心反應、身心現象的變化,逐漸體知--無我,這樣才能淡化「抓取」--心持續「造作」的慣性壓力。
總結,對於提昇智慧、心靈成長的角度,比較好的世俗語言,我覺得可能是「正念接納」「耐心正念」「當下知道」。正念減壓,因為世俗語言的壓力有「外在」之意思,很容易把身心問題看作是外力。變成轉換壓力的技巧,切入欲樂、輕鬆的氛圍模式。
佛法的修行道路,必定是要如實接受有「壓力壓迫」,觀察根源、使心量提升擴大,才能夠明白真相的突破「自我感」,超越框架我們思路的「常樂我淨」慣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根緣療癒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H. Erickson ,是美國百年來催眠治療領域的泰斗,著名於催眠技巧快速處理心理問題,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催眠治療師。他洞悉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說故事」巧妙的植入隱喻是他的專長,是他的心理治療主要模式。
    「原來我是這樣的人!」這樣的經驗累積下來以後,成就了我們的自我概念的產物。如果我們要去追溯失敗經驗的歷程,那麼可以發現,長期遭遇挫折的人進而缺乏自信的朋友,有很大部分是因為由扭曲的「自我概念」,累積、循環而來的。
    我們的人際魅力,讓人喜歡與否、容易互動與否的能力;跟在原生家庭當中,你花多少力氣引起誰的關注、努力的讓誰喜歡你、想辦法讓誰給你愛,有非常大的關係!因為你從小就在這個家庭裡學習人際互動,所以你擅長的伎倆,也在現實其他的人際關係中複製著。
    所謂的「象徵語言」,根據榮格的想法,其來功能是方便人類用簡單的符號來表達甚深的意義。「由於有太多事情超越了人類的理解範圍,我們便經常用象徵語言來表述我們無法界定或完全理解的概念。」(榮格主編,2015:3)。
    《「開創式共創模式」:創連、創流、創變實務》在社群網絡時代,新創商業的遊戲規則早和過去競爭自利最大化的模式截然不同。 新創領域的共享經濟、社會型企業、企業社會責任、社群營銷,這些新的商業範疇自然也需要新一代的商業理論模型來探討。
    「近代自我」意義是生活在現代社為中,作為個人認識自我的一種基礎。自我,這樣的設定框架,在佛法裡面被視為是「無明」,因著自我錯覺的框架,執著於種種設定,是痛苦的根本來源。
    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H. Erickson ,是美國百年來催眠治療領域的泰斗,著名於催眠技巧快速處理心理問題,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催眠治療師。他洞悉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說故事」巧妙的植入隱喻是他的專長,是他的心理治療主要模式。
    「原來我是這樣的人!」這樣的經驗累積下來以後,成就了我們的自我概念的產物。如果我們要去追溯失敗經驗的歷程,那麼可以發現,長期遭遇挫折的人進而缺乏自信的朋友,有很大部分是因為由扭曲的「自我概念」,累積、循環而來的。
    我們的人際魅力,讓人喜歡與否、容易互動與否的能力;跟在原生家庭當中,你花多少力氣引起誰的關注、努力的讓誰喜歡你、想辦法讓誰給你愛,有非常大的關係!因為你從小就在這個家庭裡學習人際互動,所以你擅長的伎倆,也在現實其他的人際關係中複製著。
    所謂的「象徵語言」,根據榮格的想法,其來功能是方便人類用簡單的符號來表達甚深的意義。「由於有太多事情超越了人類的理解範圍,我們便經常用象徵語言來表述我們無法界定或完全理解的概念。」(榮格主編,2015:3)。
    《「開創式共創模式」:創連、創流、創變實務》在社群網絡時代,新創商業的遊戲規則早和過去競爭自利最大化的模式截然不同。 新創領域的共享經濟、社會型企業、企業社會責任、社群營銷,這些新的商業範疇自然也需要新一代的商業理論模型來探討。
    「近代自我」意義是生活在現代社為中,作為個人認識自我的一種基礎。自我,這樣的設定框架,在佛法裡面被視為是「無明」,因著自我錯覺的框架,執著於種種設定,是痛苦的根本來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身心健康與工作達成平衡這件事變成首要追求的目標。無論是為了紓解壓力、提升專注力,還是單純尋求內心平靜,都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達到這些目標。其中,氣功、冥想以及頌缽等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因為它們能從不同層面為身心帶來正向的改變。
    Thumbnail
    上週三晚上到臺大的博雅館聽北醫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吳昌衡教授講《正念解壓說》,身為心理師我雖然熟悉正念,但「累積知識」和「累積經驗」兼具的現身說法,仍在有限約一小時裡傳遞了新的印象: 先說結論:每天數分鐘的「專注於呼吸」的正念的活動,有助於滋養大腦、清心解壓。 1. 介紹了大腦的「預設模式(簡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生活中壓力的來源,強調壓力並非來自外在環境,而是源於我們內在的思想和信念。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並調整內心的想法時,可以減少痛苦和煩惱,讓生活變得更加輕鬆愉快。透過自我反思和覺察,改變內在投射,我們便能創造出不同的生活經歷。瞭解內心的感受如何影響外在實相,是實現內在和外在和諧的重要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正念療法是一種重視自我教育,注重當下的心理療法,「治」是指介入方法,「療」是指結果的療效。其核心概念是通過觀察和接受當前的思想、感覺和經驗,以培養內在的平靜和覺察。 這種療法源自於禪修,但已經被現代心理學廣泛運用。在正念療法中,重要的是要以開放、非評判性的態度來接納一切內在和外在的感受,無
    Thumbnail
    在一場講座中和正處於轉職與待業階段的夥伴們分享了如何透過正念,好好的照顧自己。 帶大家一起練習正念呼吸,許多夥伴在練習後都表示變得很放鬆,即使腦袋對於未來還是有擔憂的念頭,也更能接納自己了。做正念伸展練習時,有夥伴覺察到自己身體的緊繃,發現每天花點時間伸展身體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身心健康與工作達成平衡這件事變成首要追求的目標。無論是為了紓解壓力、提升專注力,還是單純尋求內心平靜,都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達到這些目標。其中,氣功、冥想以及頌缽等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因為它們能從不同層面為身心帶來正向的改變。
    Thumbnail
    上週三晚上到臺大的博雅館聽北醫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吳昌衡教授講《正念解壓說》,身為心理師我雖然熟悉正念,但「累積知識」和「累積經驗」兼具的現身說法,仍在有限約一小時裡傳遞了新的印象: 先說結論:每天數分鐘的「專注於呼吸」的正念的活動,有助於滋養大腦、清心解壓。 1. 介紹了大腦的「預設模式(簡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生活中壓力的來源,強調壓力並非來自外在環境,而是源於我們內在的思想和信念。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並調整內心的想法時,可以減少痛苦和煩惱,讓生活變得更加輕鬆愉快。透過自我反思和覺察,改變內在投射,我們便能創造出不同的生活經歷。瞭解內心的感受如何影響外在實相,是實現內在和外在和諧的重要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正念療法是一種重視自我教育,注重當下的心理療法,「治」是指介入方法,「療」是指結果的療效。其核心概念是通過觀察和接受當前的思想、感覺和經驗,以培養內在的平靜和覺察。 這種療法源自於禪修,但已經被現代心理學廣泛運用。在正念療法中,重要的是要以開放、非評判性的態度來接納一切內在和外在的感受,無
    Thumbnail
    在一場講座中和正處於轉職與待業階段的夥伴們分享了如何透過正念,好好的照顧自己。 帶大家一起練習正念呼吸,許多夥伴在練習後都表示變得很放鬆,即使腦袋對於未來還是有擔憂的念頭,也更能接納自己了。做正念伸展練習時,有夥伴覺察到自己身體的緊繃,發現每天花點時間伸展身體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