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教學現場|ESL創客課程:紙箱實驗室(下)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四季兒童教育專刊49期
班級/Level 2B
課程引導/Karen & Dana
整理.文/王詠慧
編輯/陳佩勤
「創造的動機是最重要的。創作的概念一定要是孩子覺得好玩、有在裡面投入自己的想法。」
這是藝術教師認為最重要的創作精神。從最薄的紙、有磅數的紙,到孩子自己帶來的回收紙箱等素材創作中,孩子目前已經歷了三次與不同夥伴的小組創作,這些團隊合作經驗讓孩子逐步發掘自己與他人的協作能力,並了解自己適合怎麼樣的工作模式。因此,在最後的這個專題,藝術教師不僅要讓孩子自主思考要建構的主題,也讓孩子自行選擇與他人的合作方式。


紙•構(一)展開紙箱計畫

期末的專題製作中,孩子可以根據先前與同學的合作經驗,找出最適合與自己合作的夥伴,或是決定自己獨立製作。同時,孩子也展開對於專題主題的討論與計畫。
在先前的課程中,美創課程的美語討論與引導帶領,協助孩子解決了很多困難的問題,所以在最後的專題企劃中,藝術教師也希望與美創有更緊密的結合。這一次,藝術教師將提供單一素材──紙箱,並從美創課程開始,由教師幫助孩子回想先前看過的紙板創意作品,在欣賞不同的作品型態或是功能類型後,與孩子一起聚焦在「Cardboards can be made into .....? (紙箱可以做什麼?)」這個議題,孩子也使用美語展開發想提案,提出了包括「a watch(手錶)、a board game(桌遊)、a pencil case(鉛筆盒)、a doll house(娃娃屋)、a chair(椅子)、clothes(衣服)」等想法。針對孩子們提出的想法,大家接著延伸討論這些提案是不是可行?可以怎麼做呢?經過整合後,淘汰了孩子現階段能力無法達到的項目,也由孩子選出了自己有興趣去執行製作的專案。
來到了藝創課程,藝術教師在得知孩子於美創的討論結果後,準備了各式各樣的紙箱作品,透過展示向孩子帶入結構、美感的概念,與孩子一同思考紙箱的結構是如何構成可轉彎、柔軟等型態;而其中的美感又是如何在軟與硬之間的視覺調合中呈現......。接著,孩子將依據自己感興趣的專案類型正式分組,有的小組由兩至四位孩子組成,有的孩子選擇自己一個人獨立作業;最後,大家也開始著手討論、畫出設計圖等準備工作,並將初步規劃完成的設計圖帶回到美創教室裡,朝著「如何展開專題製作」來進行思考,包括了工作的步驟、需要的工具,同時動手搜尋自己所需要的資訊,來幫助整體的規劃。
在美創課程中,孩子經歷了大量的資料搜尋、觀察與記錄,並不斷的與同儕討論、發想關專題細節等歷程,其中也包含了美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例如:在欣賞他人的作品、傾聽他人的提案時,孩子會以美語表述自己觀察到的優點並給予建議,無形中將逐漸累積擁有的單字字彙量,並增進美語口說能力;除此之外,孩子在思考專題作法的同時,也需要嘗試使用精準的關鍵字詞,搜尋需要的圖片、素材等資訊,以美語進行整合記錄,增進自我的美語閱讀與書寫能力。
經過在美創課程的詳細規劃,藝術教師發現孩子開始在藝創課程著手執行專題的時候,沒有出現預想中可能爭執不休的討論聲,也許是因為先前多次與他人的合作模式,讓孩子了解了所謂的「合作」就是要一起解決問題;因此,大家都能事先理解自己的工作範圍、開心的進行創作,即使是決定一個人獨立創作的孩子,他們也能享受獨立創作時,自主思考、發現、嘗試解決問題等歷程。
專題的初步操作過程中,孩子根據事先的討論開始進行分工合作,有了先前面具主題的操作經驗,孩子面對問題時已經學會從紀錄、討論、修改等模式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紙•構(二)合作、思考、解決問題

當孩子投入專題製作的同時,也會根據實際操作的經驗,持續運用美創課程的時間進行設計圖的記錄跟修改。隨著每個小組的專題主題不同、組成人員不同,孩子們偏好的紀錄方法也有所不同,有的著重在步驟書寫、有的在意圖畫的描繪、有的在意工具與材料的紀錄,而紀錄中會使用到的許多單字,大多是孩子利用網路自行搜尋而來的;而教師也會協助將大家常常需要使用卻不理解的單字,在白板上統一寫下並與孩子說明。另一方面,為了專題持續找資料的過程中,孩子也會運用關鍵字線上搜尋圖片,以製作「Tree House(樹屋)」專題的小組為例,他們搜尋了各種不同的樹屋圖片,教師則幫助他們將圖片下載、列印出來,方便孩子從圖像資料產生更多創作靈感。
專題的執行過程中,每個小組都不停的再修正自己的設計圖表,也產生出不同的紀錄模式
有了前期課程的經驗累積,孩子在最後專題的製作上,已經不太需要藝術教師提供卡榫操作、固定綁法等技巧的說明;也能在教師的提醒下,以時時刻刻注意安全的心態來使用工具,培養不同工具的操作能力,也幫助自己為作品增加組裝的變化性。
此外,由於每一小組要設計的作品造型皆不一樣,而不同的造型結構所會產生的問題也不同,孩子也會透過討論、不斷嘗試找出如何切割、如何拼接的方法,更在討論聲中找出問題發生的可能原因。為了幫助孩子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能反覆的觀察問題點、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藝術教師決定加入錄影的方式幫助孩子記錄。例如:做房子的小組發現他們的作品總是站不穩,而後發現原來是前面的結構比後面更重,讓它容易往前倒;做小農舍的孩子發現用白膠作為黏著劑雖然最強壯,但白膠乾燥得很慢,會讓他的建築物一直垮下來;還有想要做出椅子的小組,但卻因為不斷遭遇椅腳不平的問題,只要人一坐上下去椅子就會倒下,重做了五、六次以上.....。透過圖文、影片紀錄的方式,孩子也把這些問題帶回美語創客再度討論。
孩子在藝創課程發生的問題,有的無法立刻找出解決的方法,教師也幫助孩子以影片拍攝的方式,將這些情景記錄下來,讓孩子可以反覆的觀察與討論。


持續改善:交流與建議

每一組孩子遇到的問題有的相似、有的不同,為了能與更多夥伴產生更廣泛的討論,從小組內部拓展到小組與小組之間,每一組孩子透過將問題書寫、圖畫製作成一張大海報,以海報方便閱讀的呈現方式,展開了跨團隊的互動與討論。另外,由於藝創課大家總是忙著操作,沒有機會看看其他小組的作品,藝術教師也提出讓孩子利用美語創客時間,將作品搬到教室裡,開放給大家彼此觀摩。
除了小組內的討論,孩子為了能夠跨組別尋求更多的建議,也將自己的設計圖與問題點一一畫出、書寫下來,並製作成較大的海報,方便進行跨組的討論與展示。
因為有了跨組討論以及作品觀摩的機會,孩子可以從他人的作品中找出優點、甚至是自己可以運用的技法,也可以給予他人建議。教師提供孩子每個人數張便利貼,將自己想給他人的建議與鼓勵寫下來、傳達給該作品的創作者。「It’s cool because it has a slide. I like this project.(這很酷,因為它有溜滑梯,我喜歡這個專題。)」、「You can stick more leaves onto your tree house.(你可以在你的樹屋上黏上更多的樹葉。)」這樣的便利貼巧思,除了可以讓孩子找到創作的成就感,得到他人角度客觀的建議,也能學會去欣賞他人的優點、讓自己產生感多靈感。

在專題最後修正的階段,孩子們透過彼此觀摩、給予彼此建議和鼓勵,孩子也藉此增加與同儕的討論與互動、產生更多的靈感。
而在專題最後的實作階段,藝術老師為了持續引發孩子在作品中的細節美感,根據孩子的主題、找出了相關藝術家的創作作品,讓孩子透過觀察有美感的作品中,發現其中不同細節與造型的表現。



專題作品

作品欣賞
  • (左)「阿花椅」小組,解決了椅腳不平均的問題,最後成功的做出平穩、不會倒的堅固椅子。
  • (中)「樹屋」作品中,在房屋建築上打通了許多窗戶並裝飾許多樹葉,加入了好玩的溜滑梯作為通行樹屋的設施。
  • (右)「彈珠台」作品真的可以玩喔!
作品欣賞2
  • (左)由一個孩子獨立創作的「單腳鞋子」,做出了完全符合自己腳型的鞋子。
  • (右)「小農舍」作品跳脫矩形的限制,加入了不同的建築造型,只要在內部加入小燈,就會展現不同的風貌。

教師想想:
孩子其實有能力去發展自己想要做的專題,因此藝創與美創教師接下來共同的目標,就是讓孩子自己思考要創作專題是什麼?並由孩子自行向教師提案。因此,孩子將需要產生更多對話與思考,包括想完成的專題與自己生活的關聯,並能向他人分享自己的點子,使用美語字彙、詞句書寫或是拍攝影片來進行提案。此外,孩子也必須預先思考,專題執行的成員是個人或團體,並規劃出工作的階段與進度,透過更完整的提案模式,發展出更深入的創客歷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26內容數
四季藝術創客教育以直接參與幼教與國小教學現場的報導模式,來呈現教學現場的歷程與教學背後的運作系統。期望為教育現場的工作者提供各種訊息資源與經驗分享,為幼教美學與藝術教育/兒童美語領域找到值得深入的議題、創新實驗的教學模式等。扮演分享教學成果與傳播開放式幼兒教育理念的角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四季藝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飛鳥班的孩子們想要解決平日搬運多樣物品或重物的困難。班級兩位老師透過觀察幼兒的需求,在教室加入各種能支持孩子聚焦思考與探究的鷹架;駐校藝術家也從美感與多元媒材表徵的角度,支持幼兒探究與搬運有關的概念與技能,實際嘗試改良或發明自己的搬運工具。
地瓜家族的特色、豆豆的祕密、烹飪區的食譜與料理步驟……,不同食物、不同班級研究的焦點都能在學習區的櫥窗或壁面上呈現。猜猜看,我們班探究的是什麼呢?
幼兒園的環境如若能支持孩子的探究經驗,同時幫助孩子感知美、體會美,在潛移默化之下,美感自然能夠內化到孩子的學習當中,甚至能夠加深加廣孩子對人、對事、對物的不同視野。
四季國小課後ESL讓孩子在豐富有趣的美語情境中,投入深度的主題探究,展開動手做專題的創客經驗。這一次,以Level 2B的紙箱實驗室課程為例,邀請大家一起看見教師如何帶領學童動手玩專題,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藉由實作的歷程來解決問題,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小創客。
四季藝術的大班國小銜接課程主要在幫助孩子們提前體驗、理解國小一年級的學校生活。除了協助孩子在生活方面的適應,另一方面也會著重孩子在課業方面的學習,學習適應部分涵蓋課程內容、學習環境、學習方式的轉變。 我們將從知能培養、學習觀摩、家長的正確態度說明大班國小銜接的學習關鍵。
由於幼兒園與小學在各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容易導致幼兒對新生活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引發小一症候群的產生。也因為幼兒園與小學生活兩者間的明顯差異,由幼兒園跨越到小一的難度,往往會大過於小一進入到小二的階段。
飛鳥班的孩子們想要解決平日搬運多樣物品或重物的困難。班級兩位老師透過觀察幼兒的需求,在教室加入各種能支持孩子聚焦思考與探究的鷹架;駐校藝術家也從美感與多元媒材表徵的角度,支持幼兒探究與搬運有關的概念與技能,實際嘗試改良或發明自己的搬運工具。
地瓜家族的特色、豆豆的祕密、烹飪區的食譜與料理步驟……,不同食物、不同班級研究的焦點都能在學習區的櫥窗或壁面上呈現。猜猜看,我們班探究的是什麼呢?
幼兒園的環境如若能支持孩子的探究經驗,同時幫助孩子感知美、體會美,在潛移默化之下,美感自然能夠內化到孩子的學習當中,甚至能夠加深加廣孩子對人、對事、對物的不同視野。
四季國小課後ESL讓孩子在豐富有趣的美語情境中,投入深度的主題探究,展開動手做專題的創客經驗。這一次,以Level 2B的紙箱實驗室課程為例,邀請大家一起看見教師如何帶領學童動手玩專題,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藉由實作的歷程來解決問題,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小創客。
四季藝術的大班國小銜接課程主要在幫助孩子們提前體驗、理解國小一年級的學校生活。除了協助孩子在生活方面的適應,另一方面也會著重孩子在課業方面的學習,學習適應部分涵蓋課程內容、學習環境、學習方式的轉變。 我們將從知能培養、學習觀摩、家長的正確態度說明大班國小銜接的學習關鍵。
由於幼兒園與小學在各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容易導致幼兒對新生活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引發小一症候群的產生。也因為幼兒園與小學生活兩者間的明顯差異,由幼兒園跨越到小一的難度,往往會大過於小一進入到小二的階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本篇重點 : 為什麼選擇成為線上老師?|遠距上課的優缺點|面授課&遠距課的比較 開始線上教學也差不多第五個年頭,加上在校實習也七年左右了,雖然不是十年、二十年的資深老師,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與心得, 想紀錄一下自己一路走來的血淚史((˃ʍ˂)),希望也能幫助到想從是華語教學工作的人。
Thumbnail
分享閨蜜參加霧脣教學課程的實錄,描述了體驗過程中的變化和感受。閨蜜因自身的醫美背景,對於霧脣技術充滿信心,並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她的變身吸引了更多對霧脣有興趣的朋友們,希望能幫助更多黑脣人士,提升自己的美麗。文中也提到疼痛感低,讓學習過程輕鬆愉快,教學內容實用且深入。
Thumbnail
罐子老師是一位專注於書法教育及身心靈潛能開發的專家,擁有國立東華大學的碩士及博士學位。透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教授多元化的書法與寫字課程,特別針對兒童、成人及樂齡學習者,強調正念與靜心的結合,旨在推動書法藝術的普及和心靈的成長。文章詳細介紹了老師的背景、研究領域、現職和近期的教學紀錄。
Thumbnail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發現一個學習悖論:學生不知道他們知道什麼,也不知道他們不知道什麼。因此,有些人覺得下方這段引言很有意思:教師的存在只是為了提供學生他們原先沒有的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的存在只是為了向學生提出問題,而後幫助他們找到答案,但過程並非那麼輕而易舉。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偶爾的下午時光,孩子們會在教室的角落區遊戲著,有時是培養建構能力的組裝積木;有時是促進邏輯的拼圖;有時是運用精細動作的串珠;有時是團體遊戲的桌遊,每一組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故事產生!這周孩子們搭建了可愛的積木,並述說、扮演著每個區域的功能,讓老師覺得非常有趣呢! 昱全:「嗯─列車要進站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本篇重點 : 為什麼選擇成為線上老師?|遠距上課的優缺點|面授課&遠距課的比較 開始線上教學也差不多第五個年頭,加上在校實習也七年左右了,雖然不是十年、二十年的資深老師,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與心得, 想紀錄一下自己一路走來的血淚史((˃ʍ˂)),希望也能幫助到想從是華語教學工作的人。
Thumbnail
分享閨蜜參加霧脣教學課程的實錄,描述了體驗過程中的變化和感受。閨蜜因自身的醫美背景,對於霧脣技術充滿信心,並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她的變身吸引了更多對霧脣有興趣的朋友們,希望能幫助更多黑脣人士,提升自己的美麗。文中也提到疼痛感低,讓學習過程輕鬆愉快,教學內容實用且深入。
Thumbnail
罐子老師是一位專注於書法教育及身心靈潛能開發的專家,擁有國立東華大學的碩士及博士學位。透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教授多元化的書法與寫字課程,特別針對兒童、成人及樂齡學習者,強調正念與靜心的結合,旨在推動書法藝術的普及和心靈的成長。文章詳細介紹了老師的背景、研究領域、現職和近期的教學紀錄。
Thumbnail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發現一個學習悖論:學生不知道他們知道什麼,也不知道他們不知道什麼。因此,有些人覺得下方這段引言很有意思:教師的存在只是為了提供學生他們原先沒有的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的存在只是為了向學生提出問題,而後幫助他們找到答案,但過程並非那麼輕而易舉。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偶爾的下午時光,孩子們會在教室的角落區遊戲著,有時是培養建構能力的組裝積木;有時是促進邏輯的拼圖;有時是運用精細動作的串珠;有時是團體遊戲的桌遊,每一組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故事產生!這周孩子們搭建了可愛的積木,並述說、扮演著每個區域的功能,讓老師覺得非常有趣呢! 昱全:「嗯─列車要進站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