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與堅持(濃縮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人的一生中,有許許多多的命限、許許多多的無奈,其中「人生的寂寞」就無可避免。人生的寂寞,並非與熱鬧對反,而是指能理解自己的抱負、志向、理想的人,實在不可多得,此所以李白謂「自古聖賢皆寂寞」。此外,更有甚者,被中傷、被離間,以致含冤莫白,憂鬱終老,此所以范仲淹謂「憂讒畏譏」啊。以上所提到的,孔子都一一經歷過!

一個不被理解的平常人

有人說孔子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也有人說孔子是一個理想的政治家,因為他希望能實現「天下為公」。即使孔子在活著的當時,就有人語帶奚落孔子,說「博學而無所成名」,即譏笑孔子「話雖博學,但都不是什麼出名的專家」。
其實,孔子不是一個專家,他只是一個踏踏實實的平常人而已。
在孔子他們過著走難的那些日子,有好幾次要問路,都被那些避世之士,反譏孔子天天講道,竟然要向我們這些隱士問道。
為什麼一個踏踏實實的平常人,為了一個「天下大同」的理想,到處飄泊,顛沛流離,竟然受到如此的誹謗、如此的譏諷、如此的不理解呢?
不但一般人不理解孔子,就是及門受教的弟子,理解孔子的也不多。
弟子當中,子路曾有好幾次發孔子的脾氣;子貢也曾有幾次不理解孔子的做法;子游不理解孔子的幽默,竟然對孔子較真;至於子夏、子張、子游等人,居然在孔子死後,曾把另一個弟子——有若,假想為孔子的替身,天天行師禮。難怪,孔子生前就慨嘆出「莫我知也夫」!

孔子究竟怎樣面對人生的寂寞?

孔子深知,世人所以不理解他,不是因為他不可被理解;而是世人迷失自我,以功利的角度來看人看事,以致不能理解一個真實人性的平常人。
假如孔子肯改變他的信念、改變他的理想,肯屈就世人,所謂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隨波逐流,假作熱鬧,也許孔子的生活沒那麼棲遑,沒那麼多人誤解!
所以,一般人認為,要多朋友,就需要隨俗,必要時就寧可委屈自己,以酒食徵逐、笑鬧起鬨等方式與人交往;甚至賣身投靠,虛意迎合。此即《論語》說: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衛靈公16】
但,表面上彼此雖交往頻繁,煞是熱鬧;實質上卻無真實的生命、無真切的感情可言。話說得再多,都只是浮面的閒話;交接再頻繁,無非都是虛意應酬。這樣的朋友再多,彼此都只是建基於「互利」而已。一旦失勢,失去利用價值,就會「樹倒猢猻散」。
由此可知,這些強顏歡笑、起鬨應酬,都不是真實的人生,都只是浮光的假相罷了!
而孔子深信,任何人只要懇切修養自己,對人對事要真切誠懇,敬虔度日,充實生活,就會與天(神)同行,此即孔子所謂「丘之禱久矣」的意思。這樣的人生,又怎會寂寞呢?
所以,他曾堅定地說:「德不孤,必有鄰。」【里仁25】
鄰,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修德之人,有文化理想的人,不會孤單寂寞,因他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猶如咫尺。

小結

雖然孔子不為時人所理解,他卻對千秋萬世開放了自己,而在中華文化的歷史流傳中,啟發了無數真人,獲得了無數知己。他們不斷重證了孔子之道,也一再安慰了孔子的堅持。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至今仍活著!
(原講於2006-10-04及2006-10-11於儒學社)
(重寫於2020-10-1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於「君子與小人」這個老話題,過去談了不少;但都只是片言隻語,就沒有把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全面地釋述。於此,老朽藉着有生之年,為大家好好地再講一講,希望能隨緣地把這一點點薪火承傳下去。
有一則《論語》不難解,只要了解對話當時的背景,就很容易明白的。但要深入地體會個中的人生智慧,就得好好疏解疏解。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事的問題,古往今來都是如此的。無論是聖哲,抑或是神人,都逃不了這個人生的考驗。 當處於人事傾軋的環境之下,被孤立、被針對、被排擠、被中傷、被莫須有,一般人,都難免會憂鬱自怨,驚疑惶惑,以致戚戚度日。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學而11】 這則《論語》,打從「新文化運動」以來,可能是最受人質疑和詬病的。
俗語說:「後生可畏」;其實這句話是出自孔子的。
剛才晾衣服的時候,又想起【替孔子說句公道話】那篇雜文,說:「這幾十年,在大陸、在香港,能替孔子講句公道話的,實在幾稀!」同時也想起另一篇【要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說:「許多讀文史哲的人,都覺得《論語》字數少,而且是一些零散的語錄,不值得花功夫;即使花了功夫,也不見得有什麼看頭。」
關於「君子與小人」這個老話題,過去談了不少;但都只是片言隻語,就沒有把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全面地釋述。於此,老朽藉着有生之年,為大家好好地再講一講,希望能隨緣地把這一點點薪火承傳下去。
有一則《論語》不難解,只要了解對話當時的背景,就很容易明白的。但要深入地體會個中的人生智慧,就得好好疏解疏解。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事的問題,古往今來都是如此的。無論是聖哲,抑或是神人,都逃不了這個人生的考驗。 當處於人事傾軋的環境之下,被孤立、被針對、被排擠、被中傷、被莫須有,一般人,都難免會憂鬱自怨,驚疑惶惑,以致戚戚度日。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學而11】 這則《論語》,打從「新文化運動」以來,可能是最受人質疑和詬病的。
俗語說:「後生可畏」;其實這句話是出自孔子的。
剛才晾衣服的時候,又想起【替孔子說句公道話】那篇雜文,說:「這幾十年,在大陸、在香港,能替孔子講句公道話的,實在幾稀!」同時也想起另一篇【要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說:「許多讀文史哲的人,都覺得《論語》字數少,而且是一些零散的語錄,不值得花功夫;即使花了功夫,也不見得有什麼看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看完這部內心充滿空虛是讚美!不要一個人看比較好!
Thumbnail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孤獨與寂寞之間的區別,強調孤獨可以是一種積極的自我反省和心靈成長的狀態,而寂寞則是源於情感缺失的痛苦體驗。孤獨有助於個人提升自我認識與情感清晰度,而寂寞則可能導致焦慮與情感困擾。我們應學會享受孤獨,以促進自身的成長與韌性。理解這兩者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和情感幸福感。
Thumbnail
小資族海鷗的00878存股目標為:希望十年內能打造平均月配息1萬元的現金流;截至2024年第三季末,達成率為…?除了投入本金,也希望透過股利再投入功能享受複利效果,持續推進理財目標。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從孔子的時代就有生來就知道的人,所以這樣的人並不獨特,反而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Thumbnail
山裡的食農課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這天的陽光躲在雲朵後,帶著涼意的風吹向涼井生態園區。耳熟的鳥鳴聲就在我前方,抱著「該不會......!」的期待抬頭一看,居然是兩隻台灣特有的五色鳥!  前一天晚上跟女兒一起看Youtube上的台灣野鳥影片,才羨慕的說著:「原來這是五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看完這部內心充滿空虛是讚美!不要一個人看比較好!
Thumbnail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孤獨與寂寞之間的區別,強調孤獨可以是一種積極的自我反省和心靈成長的狀態,而寂寞則是源於情感缺失的痛苦體驗。孤獨有助於個人提升自我認識與情感清晰度,而寂寞則可能導致焦慮與情感困擾。我們應學會享受孤獨,以促進自身的成長與韌性。理解這兩者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和情感幸福感。
Thumbnail
小資族海鷗的00878存股目標為:希望十年內能打造平均月配息1萬元的現金流;截至2024年第三季末,達成率為…?除了投入本金,也希望透過股利再投入功能享受複利效果,持續推進理財目標。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從孔子的時代就有生來就知道的人,所以這樣的人並不獨特,反而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Thumbnail
山裡的食農課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這天的陽光躲在雲朵後,帶著涼意的風吹向涼井生態園區。耳熟的鳥鳴聲就在我前方,抱著「該不會......!」的期待抬頭一看,居然是兩隻台灣特有的五色鳥!  前一天晚上跟女兒一起看Youtube上的台灣野鳥影片,才羨慕的說著:「原來這是五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