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葉底看季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茶葉有趣與深奧的地方,在於每片葉子都是天、地、人的結合。氣候與環境的影響會反應在葉片上,製茶師傅的巧手將其中蘊藏的美味引出來。自然界對於植物的影響會在葉片上形成各種徵兆,沖泡之後的葉片舒展開來,更有利於我們觀察到各種自然或非自然的痕跡,接下來便對其中常見的諸多跡象略加說明。至於品種葉片特徵的部分,坊間已經有太多可供參考的資料,在此不多贅述。
一年四季的日照時間長短,不僅影響在葉片軟硬度的部分;春天最柔軟、冬天肥厚、夏天偏硬。茶葉中的咖啡因、兒茶素也會受到日照時間的影響;長時間的日照會提高葉片裡的咖啡因含量。日本綠茶會採用黑網遮蔭的 “覆下栽培法”,目的即是要提升茶葉中的葉綠素和胺基酸、降低咖啡因,讓茶湯的滋味更好。而台灣烏龍茶以春、冬的烏龍茶較佳,夏秋的茶味道較易苦澀,日照時間有相當大的關係。進一步來說季節與茶湯口感、葉片柔嫩的關聯。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葉片柔嫩,所以茶湯口感相較其他季節更為柔順。夏天日照時間長,葉片纖維化的速度也變快,枝梗較硬,因此咖啡因含量也相對較高,茶湯中苦澀味較強。秋冬的日照時間介於春夏之間,葉片的軟硬度也居於兩者之間,茶湯表現不如春冬優異,高海拔茶區通常做為休養調整茶園狀況的時期。冬天的氣溫較低,植物過冬的機制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將養分存於根系,等待來年春天發芽,另一種則將養分存在於葉片之中,降低含水量,提升細胞的濃度。前者是為什麼有些蔬果在冬天特別好吃的原因,而茶葉偏向後者,由於含水量較低、養分濃度高,所以冬天的茶湯香氣強。
台灣烏龍茶界有句話說『春水冬香』就是從季節來看茶湯的差異特色。而這種特徵也會隨著緯度、海拔有所不同,所以在中國大陸的烏龍茶反倒以秋茶更勝於冬茶,便是因應氣候條件狀況不同的緣故。市場上也有所謂 “冬片茶”,主要是在冬天的時候突然回暖的天氣,讓植物誤以為春天來了,除了原本濃郁的葉片之外還帶有新生的嫩芽,使得茶湯不僅香氣強口感也甘甜順口。這種情況尤其在低海拔地區反而更容易明顯感受到氣溫突然的變化。冬片則是冬騙(植物被騙,以為冬天過了)的轉字。
從季節來看紅茶以夏茶為佳,綠茶以春茶為佳,烏龍茶以春冬為佳。這是因為紅茶發酵度高,夏茶的滋味強勁反而成為適宜的原料。綠茶因為不發酵的製程,更接近植物的自然原味,春天的柔嫩葉片更能做出好品質的綠茶。烏龍茶則以春、冬的原料在香氣口感上有較佳表現。雖然季節、發酵程度、葉片柔嫩程度等因素都會影響茶葉中咖啡因的含量,但若將三者的咖啡因來排列,基本上紅茶大於烏龍茶大於綠茶[1]
總的來說,葉片的軟嫩硬度是判別季節最簡單的方式[2]


[1] 關於茶葉咖啡因的討論,在<茶與養生>的篇章會更詳細一點討論。

[2] 有些茶農也會透過夏茶嫩採的方式來提升茶葉的品質,不過在實際操作上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夏季氣溫偏高,要跟植物生長速度競賽相當費時費工,價格上的優勢又有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會員
143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烘焙對於茶葉有多重影響,本圖是將毛茶以100度烘焙12小時,110度烘焙8小時,120度烘焙8小時。在不同階段採樣檢驗所描繪的數值。資料來源為茶業改良場。
經過茶葉分類、命名原則的說明之後,我們可以知道茶葉的發酵與烘焙製程對於成品影響甚鉅。但由於我們並非茶農,對於細節過多的著墨有可能反而扼殺對茶葉的興趣,接下來對於這兩個過程只是約略說明。
茶葉馥郁芬芳,種類繁多,該如何命名是個大學問。 古代茶葉的命名大多與品種、產地、外觀的意象連結為主要原則。現今的命名方式與古代也相差無幾,但往往品種與產地,或者產地與製程夾雜。例如阿薩姆紅茶種植在印度的阿薩姆省而聞名。但其實 “阿薩姆”涵蓋了許多不同的樹種,彼此之間多少也有一些差異。
現今茶葉以六大分類的方式為主流,即: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這是依據製作方式特色的區分方式。
馬可波羅,義大利旅行家,商人,他的遊記開啟歐洲對東方的探索。台灣甚至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連鎖麵包店。 紅茶能成為世界的寵兒自然有其獨特之處,從包裝來看,古代茶葉的運送不像現在大多採用真空包裝,當時多半壓成圓餅的形狀,利用乾燥的竹葉[1]來包裝,除了搬運方便,數量的計算也比較容易,通常採用七片包
同樣是 "茶",透過海路與陸路不同方式傳播,而有了不同的名稱 關於紅茶,目前公認紅茶起源為1610年中國福建武夷山桐木關的正山小種[1]。前述有提及,當茶葉由藥飲進入品飲的時代,對於品種藥性的關注便降低許多,主要命名方式多以地名為主。這種地區性全村動員的方式一旦打出名號,經濟上生活也有了依靠。但是
烘焙對於茶葉有多重影響,本圖是將毛茶以100度烘焙12小時,110度烘焙8小時,120度烘焙8小時。在不同階段採樣檢驗所描繪的數值。資料來源為茶業改良場。
經過茶葉分類、命名原則的說明之後,我們可以知道茶葉的發酵與烘焙製程對於成品影響甚鉅。但由於我們並非茶農,對於細節過多的著墨有可能反而扼殺對茶葉的興趣,接下來對於這兩個過程只是約略說明。
茶葉馥郁芬芳,種類繁多,該如何命名是個大學問。 古代茶葉的命名大多與品種、產地、外觀的意象連結為主要原則。現今的命名方式與古代也相差無幾,但往往品種與產地,或者產地與製程夾雜。例如阿薩姆紅茶種植在印度的阿薩姆省而聞名。但其實 “阿薩姆”涵蓋了許多不同的樹種,彼此之間多少也有一些差異。
現今茶葉以六大分類的方式為主流,即: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這是依據製作方式特色的區分方式。
馬可波羅,義大利旅行家,商人,他的遊記開啟歐洲對東方的探索。台灣甚至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連鎖麵包店。 紅茶能成為世界的寵兒自然有其獨特之處,從包裝來看,古代茶葉的運送不像現在大多採用真空包裝,當時多半壓成圓餅的形狀,利用乾燥的竹葉[1]來包裝,除了搬運方便,數量的計算也比較容易,通常採用七片包
同樣是 "茶",透過海路與陸路不同方式傳播,而有了不同的名稱 關於紅茶,目前公認紅茶起源為1610年中國福建武夷山桐木關的正山小種[1]。前述有提及,當茶葉由藥飲進入品飲的時代,對於品種藥性的關注便降低許多,主要命名方式多以地名為主。這種地區性全村動員的方式一旦打出名號,經濟上生活也有了依靠。但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許多人感到生活中困擾,似乎有人天生就是人生贏家。本文解析了成功祕密,揭示能力×效率×槓桿的公式,幫助你開啟更有效的人生模式。文章提供了具體的行動建議,讓你的能力獲得提升,效率獲得優化,並利用槓桿來突破限制。透過掌握這些元素,將你的生活調整為更有意義和可持續的模式。這是一個讓你掌握自我、撬動人生的指南
Thumbnail
Hamilton Helmer 提出了七大市場力量,點出企業建立持久優勢的關鍵。這七大力量分別是規模經濟、網路效應、反向定位、轉換成本、堅實品牌、壟斷性資源與流程效能。從不同角度理解《7大市場力量:商業策略的基礎》,讓概念更能應用到現實中。
我本身是喜歡冒險的個性,所以在當完兵後工作兩年就決定創業。 雖然結果看起來不算太差,但只要同學聚會問到要不要創業的話題, 我都建議不要創業。 只要還在問要不要,那就是一律建議「不要」。 會問要不要、還在求建議,那就代表內心不夠堅定, 而且帶有一絲懷疑,那結果都會是可預見的失敗。 ​ 就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猛暑中的臺灣青草茶是一種清涼解暑的選擇。文章分享瞭如何利用後院的香草製作自製的青草茶,並附上簡單易行的香草冰淇淋配方。探索後院中的天然香草及其獨特風味,讓你的夏天更加清爽可口。這裡還介紹了紐約的The One Bakery店面,讓讀者能夠親自體驗美味的冰淇淋和臺式珍珠奶茶。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有關企業與員工之間財富分配的討論及相關策略,並分析供貨、定價、邊際交付時間等商業行為相關議題。
Thumbnail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
Thumbnail
許多人感到生活中困擾,似乎有人天生就是人生贏家。本文解析了成功祕密,揭示能力×效率×槓桿的公式,幫助你開啟更有效的人生模式。文章提供了具體的行動建議,讓你的能力獲得提升,效率獲得優化,並利用槓桿來突破限制。透過掌握這些元素,將你的生活調整為更有意義和可持續的模式。這是一個讓你掌握自我、撬動人生的指南
Thumbnail
Hamilton Helmer 提出了七大市場力量,點出企業建立持久優勢的關鍵。這七大力量分別是規模經濟、網路效應、反向定位、轉換成本、堅實品牌、壟斷性資源與流程效能。從不同角度理解《7大市場力量:商業策略的基礎》,讓概念更能應用到現實中。
我本身是喜歡冒險的個性,所以在當完兵後工作兩年就決定創業。 雖然結果看起來不算太差,但只要同學聚會問到要不要創業的話題, 我都建議不要創業。 只要還在問要不要,那就是一律建議「不要」。 會問要不要、還在求建議,那就代表內心不夠堅定, 而且帶有一絲懷疑,那結果都會是可預見的失敗。 ​ 就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猛暑中的臺灣青草茶是一種清涼解暑的選擇。文章分享瞭如何利用後院的香草製作自製的青草茶,並附上簡單易行的香草冰淇淋配方。探索後院中的天然香草及其獨特風味,讓你的夏天更加清爽可口。這裡還介紹了紐約的The One Bakery店面,讓讀者能夠親自體驗美味的冰淇淋和臺式珍珠奶茶。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有關企業與員工之間財富分配的討論及相關策略,並分析供貨、定價、邊際交付時間等商業行為相關議題。
Thumbnail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